從南海仲裁和"薩德"部署看美國對華戰略圖謀

「南海仲裁案」鬧劇已揭曉。中國對南海及其有關島礁的主權聲索,於史有據,於法有理。中國在國際輿論戰場上展開有理、有利、有節的強勢反擊,運用鐵的事實,狠揭美菲唆使「問題法官」拼湊「草台班子」枉法胡判的老底,聯合國和真正的國際法院紛紛站出來宣布與「草台班子」劃清界限,全球迄今已有90多個國家宣布支持中國立場。

2010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及國務卿希拉蕊高調宣布:美國將重返亞洲。自此,美國製造的一個個夢魘朝中國壓了過來。

2011年下半年,中日韓東北亞自貿區談判即將瓜熟蒂落之際,美國邀請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訪美,對這個美國人恨了20年的日本右翼政客待若上賓。美國人與這個日本人之間談了什麼,世人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此人自美返日之後,立刻高調宣布由東京都出錢從私人手中購買釣魚島,由此拉開中日釣魚島爭端的大幕,結果,中日韓自貿區的大好前景戛然而止,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也自然隨之放緩。

2012年,自幼生長於美國的菲律賓總統阿基諾,以一個並不引人注目但意味深長的舉動開始了他的對華「戰爭」:他先是宣布中國領土黃岩島為菲律賓所有,繼而又宣稱要把南中海更名為西菲律賓海。後更派其士兵與越軍官兵聯歡,兩國在強占中國領土領海問題上遙相呼應。

韓國民眾在首爾集會抗議,反對美軍在韓部署「薩德」防導系統。

這些挑釁理所應當地遭到中國的有力回擊。但結果是讓本來正進展得如火如荼的東協10+3(中日韓)的經濟合作迅速降溫,使東北亞與東南亞整合為「東亞自貿區」的願景化為泡影,從而為美國推進TPP(跨太平洋合作夥伴協定),重新主導亞太經濟,鋪平了道路。

2015年9月,朴槿惠總統力排阻力,借到北京參加「勝利大閱兵」之機,與習近平主席簽署了「中韓自貿區協議」。中韓經濟關係有望更上一層樓。但好景不長,今年初,美國借朝鮮所謂試爆氫彈並發射衛星,成功利用韓民眾的恐慌心理,讓韓國同意在其領土上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此舉當然會招致中國政府和人民的強烈反對,其結局正在顯現:中韓自貿區岌岌可危,中國借雙邊貿易化解TPP於無形的意圖亦將受阻。

以上帳目一筆筆算下來,日、韓、菲,除安倍政權借釣魚島爭端成功迫使日本社會右轉,接近完成修憲目標外,由於與中國關係的惡化,使以上幾國均成了輸家。而真正的贏家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

就動機而言,美國這麼做的原因有二:

一是對「修昔底德陷阱」的擔心,從中國外儲世界第一、GDP世界第二之後,美國就把中國鎖定為「最有可能挑戰其霸權的對手」,必欲壓制中國的勢頭而後快。

二是金融危機後,美國使出渾身解數以自救,至今未能爬出經濟衰退的泥淖。這與美國實體經濟早已嚴重空心化有關,所以它只能仰賴連續QE(量化寬鬆)和給別人製造各種麻煩,惡化其他地區和國家的經濟形勢和投資環境,以造成「水落石出」的效果,凸顯美國經濟形勢相對較好,以吸引國際資本回流美國,開啟美國的又一個「強勢美元」周期。

為達到這一目標,美國人在手中的有效工具所剩無幾的情況下,唯有重拾地緣政治武器,通過給一個又一個地區和國家製造地緣政治麻煩,來為自身經濟脫困。

2013年,我們寫了一本書——《新戰國時代》。在這本書里,我們曾極力主張針對美國「自救美元」的圖謀推進東亞元或者亞元。但是幾年之後,我們全都「背叛」了這個主張。現在我們堅決反對中國推進區域性貨幣,因為如果推進區域性貨幣,歐元區的教訓前車可鑑。歐元從1999年正式啟動,至今17年,還是軟貨幣,為什麼?因為歐盟沒有一個國家願意向歐洲委員會及其央行交出自己的財政主權。不交出財政主權,你的貨幣就不能影響你的財政政策,你的貨幣就必然是軟貨幣。

這就是為什麼歐元與美元雖然都是重要的國際通幣和儲幣,但歐元至今不能和美元平分天下的重要原因,所以我們不能推進亞元、東亞元。那我們要推進什麼?在2011年之前,我們也許可以推進亞洲雙貨幣,人民幣和日元。現在中日關係降到了40年來的冰點,誰也不會買誰的帳。

這種情況下,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推進人民幣的國際通幣和儲幣地位。何況以中國現有的實力,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GDP超過10萬億美元的國家,而中國又是製造業第一大國和外匯儲備第一大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足夠的力量讓人民幣成為亞洲的結算貨幣,起碼我們應該有這個目標。我們對這個前景看得很清楚。美國人能看不清楚嗎?而這一前景對美國如此至關重要,因為一旦人民幣成為亞洲的區域性貨幣,立刻就會出現這樣一種局面:世界貨幣三分天下,美元、歐元、人民幣。

三分天下,對於中國來講是錦上添花,因為我們從來沒有過國際貨幣的地位。而對美國來講,三分之一的美元霸權還叫霸權嗎?沒有了美元的霸權還叫美國嗎?所以美國斷然不會容忍東北亞自貿區的出現。這就是為什麼在東北亞自貿區談判出現曙光之際,會冒出釣魚島之爭,中日關係迅速降溫,成功摧毀了東北亞自貿區的前景。

美國人達成攪局東北亞自貿區的目的後,並不收手。2012年4月,中菲黃岩島之爭跟在釣魚島後浮出水面,黃岩島之爭的結果是什麼?包括一直延續到今天的南海仲裁,它成功地使東協國家對中國的崛起感覺到了某種程度的不快,為美國推進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鋪平了道路。

用地緣政治手段惡化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美國人這一手玩得如魚得水。自東北亞自貿區的談判擱淺之後,我們退而求其次,爭取建立中韓自貿區。2015年9月3日,我們邀請韓國總統朴槿惠到中國參加勝利大閱兵。閱兵之後,中國國家主席和韓國總統簽署了中韓雙邊自貿區協議。雖然說中韓雙邊自貿區遠不及東北亞自貿區對我們更有利,但其重要性不在中韓雙邊的自由貿易,而在於如果中韓自貿區能夠搞成,就意味著我們成功地往美國主導的TPP里,打進了一隻楔子。

今年初,美國人利用朝鮮試驗氫彈和發射衛星,使韓國民眾對於來自北方的威脅產生強烈的恐懼,迫使韓國人同意部署「薩德」系統。對此,我們當然會強烈反對,因為「薩德」系統對韓國防範北方威脅並無實際效用,「薩德」系統即使再先進,對於來自北方的攻擊,也幾乎沒有預警時間。它的部署,顯然是針對中國和俄羅斯的。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薩德」問題?毫無疑問,「薩德」系統是美國人的一種先進作戰能力,但能力並不完全等於實力,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力和實力是兩回事。能力可以說明你在某種技術上的突破和掌握,而實力則是你有多少資本和資源,能造出足夠多的這種武器系統?

對美國來說,你能掌握「薩德」反導技術,與你能製造出多少枚「標準」-3飛彈、多少套的「薩德」系統來攔截中國的數千枚各種型號的飛彈,以及中國鋪天蓋地的無人飛行器,並不是一回事。連美國人都擔心,即使在韓國和關島部署了幾套「薩德」系統,美國也沒有足夠多的「標準」-3飛彈攔截中國的飛彈和無人飛行器。也就是說,美國人沒有這個實力。

美國人打科索沃戰爭、打阿富汗戰爭,兩次打得它自己沒有了巡航飛彈。尤其是阿富汗戰爭,打到一半時,居然把巡航飛彈打光了,最後五角大樓不得不下令打開核武器庫,取出核巡航飛彈,摘掉核彈頭,換上普通彈頭,才把這場戰爭打完。現在,美國即使有足夠的反導能力,也不可能把它全用在與中國對決上。

示威民眾聚集在美國駐菲律賓使館前舉行抗議。他們高舉旗幟和標語,戴上面具裝扮成阿基諾三世和歐巴馬,抗議阿基諾三世訪美、尋求加強菲美軍事聯繫。

歐債危機,烏克蘭危機,中東顏色革命及ISIS的崛起,難民潮等等,無不如是。中日釣魚島,中菲黃岩島,中國與南海相關國家的海洋權益之爭,再加上剛剛上演的「南海仲裁案」鬧劇,更是如此。上述所有事端,雖未盡如美國人意,達到把國際資本從危機地區「敲山震虎」地攆出來,驅趕到美國的意圖,但卻成功地給以上所有國家製造了地緣政治危機,撕裂了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原有地緣政治格局。

現在,美國又借兩支航母換崗之際,有意讓其同時出現在中國的南海,擺出一副泰山壓頂,大戰將臨的陣勢,無非是要做一場大秀給全球投資人看,讓他們以為,在美國的強大軍事壓力下,中國的經濟形勢會持續下行,中國的投資環境將嚴重惡化,因此,看誰還敢把資本繼續留在或投向中國及其周邊地區?從而形成一股資本恐慌性撤離的浪潮,在全球形勢一片狼藉的情形下,唯有相對安全的美國一條路可走的局面,去支持至今遲遲未能如願加息的美元。

如此,既搞慘了對手,又充盈了自己,美國人的大帳算得真可謂夠細、夠精、夠狠!

看穿了這一點,我們對所謂的「南海仲裁」的實質就看得更清楚了,它不過是在美國打壓中國這盤大棋中,給中國臉上抹上一道黑而已。其氣勢洶洶,大兵壓境,也決不是想要與中國通過一場戰爭一決高下。

美國人比誰都清楚,與中國這樣的國家,不可能用戰爭解決問題,因為兩敗俱傷的結局將徒使觀戰者——歐盟、俄羅斯、日本、印度這些國家獲利,這筆帳,美國這個在一戰二戰中,都因先當觀戰者而大獲其利的國家,比誰算得都明白。因此,擺出「今晚就要做好與中國開戰」(哈里斯語)的架勢,正是為了嚇阻對手,而把美國的利益最大化。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與狼共舞,陪美國玩一場世界波的表演秀?在這種關節口上,西方有句俗話說得好,誰眨眼誰輸。美國輸不起,中國也輸不起,這時考驗的就是雙方的戰略定力和策略水平。

而我更看重的是,此番較量之後還將持續下去的中美博弈,希望中國能經一戰長一智,領悟更多的地緣政治技巧,學會主動給麻煩製造者製造麻煩,給問題推動者帶去問題,一舉化被動為主動,贏得最終的棋局。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144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