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抗議」幾乎成了日本官方對華發出的最主要聲音。根據日媒的公開報道,在5-7日這三天裡,日本通過不同途徑至少向中方提出了6次抗議——它不滿中國公務船「入侵日本領海」,但這被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以「(釣魚島)是中國固有領土,(航行)沒有問題」駁斥;它驚呼13艘中國海警船和約230艘漁船進入釣魚島毗連區海域,但就連日本自己也不得不承認,這既不違反國際法,也沒有破壞兩國之間的漁業協定。在日媒跟著炒作的聲音中,最刺耳的要屬「中國正在讓東海變得和南海一樣軍事化」。日本政府稱首次確認中國在東海油氣田開採平台上安裝了雷達,擔心中方將這裡發展成軍事據點。日方對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情頻繁說三道四,被中國專家批是「既無理,也無權的抗議」。有媒體猜測中方的意圖,認為可能是不滿日本不斷插手南海問題且跳得很高,也可能是針對日本新任的右翼防衛相。卡達半島電視台7日評論說,這是中國傳統的提醒方式,在告訴日本,配合霸主美國要付出代價。
對中國意圖的N種猜測
雖然不斷向中國提出抗議,但對於中國為什麼會採取這樣的行動,日本官方沒有給出說法。日本NHK電視台7日報道稱,日本政府在強化警戒的同時,正在加緊分析中方的意圖和目標。
不少日本媒體都將此與日本政府在南海上的姿態聯繫起來。日本《每日新聞》說,中國在釣魚島的示威行動升級,是對日本三番兩次要求中國接受南海仲裁案結果的抗議。日本時事通訊社稱,對於日美等迫使中國接受全面否定其南海主權的裁決結果,中國不得不防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對日本的嚴厲批評中甚至提及歷史問題,稱日本不是當事國,又有不光彩的歷史,沒有權利說三道四。
也有猜測稱,中國打算令東海局面「既成事實化」,以此加大對日本的壓力。有日本媒體認為,中國這是在瓦解日本對釣魚島的實際控制,從而儘早推進在海洋上勢力範圍的擴大。《每日新聞》說,為在東海、南海周邊爭取獲得制海、制空權,中國公務船進入「日本領海」已經常態化。
「針對新任防衛相?」「德國之聲」7日說,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行動可能是針對日本新任防衛相稻田朋美。她被視為自民黨中的鷹派人物,在就職後接受媒體訪問時,她聲稱「不認為(南京大屠殺)存在『百人斬』」。對於侵華戰爭和二戰,她說「侵略還是非侵略,不能一概而論」。有日本媒體評論稱,改組內閣時的「右傾化」、發布譴責中國海洋活動的防衛白皮書都讓中國對於安倍政權的對華態度感到不滿。
這些猜測都沒有得到證實。半島電視台7日援引日本問題專家庫切克的話說,這是中國傳統的提醒方式。中國想把大規模糾紛分拆為可控的較小糾紛。一個方法就是提醒日本,配合霸主美國要付出代價。(李珍 辛斌 白雲怡 蘇靜 甄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11615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