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個消息來得有點蹊蹺!韓大禍臨頭

最近,「限韓令」的消息炒得沸沸揚揚。一時間有人驚呼:以後見不到韓國歐巴了?

消息有點兒蹊蹺。一方面,境外媒體、尤其是韓國媒體高度關注,因為他們聽說,部分涉韓影視娛樂節目近期在中國播出及製作受阻,懷疑這與北京不滿薩德有關;另一方面,消息的當事方,也就是中國的廣電總局,至少到目前為止依然低調。

怎麼回事?

措施

封殺韓星?

雖然中國沒有官方文件,但《首爾經濟日報》8月4日的報道倒是很詳細。

該報稱,中國政府對限制韓國藝人和節目的的舉措全面開啟,包括:禁止Bigbang、Exo等團體中國演出;停止新的韓國文化產業公司投資;停止韓 國偶像團體面向1萬名以上觀眾演出;禁止新簽韓國電視劇、綜藝節目合作項目;禁止韓國演員出演電視劇在電視台播放等多項規定的措施已經傳達到各電視台,並 要求在9月1日開始實施。

大貨韓劇

其實,這消息7月底就已開始小道流傳。之後,韓國娛樂企業市值應聲蒸發,韓國藝人簽證被拒,宋仲基在華上億片酬的機會據說也因此打了水漂。

到目前為止,根據各方消息,「限韓令」還只是停留在口頭傳達的層面,沒有明文指示出台。但畢竟當口敏感,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牽動資本和內容市場。

大家都知道,自從韓國宣布部署「薩德」系統以來,中國政府已經表示了明確的反對(事前也一直反對),認為會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和東北亞地區的戰略平衡態勢。這一點,俠客島已經多次解讀過。

如果說「限韓令」跟薩德完全有關係、或者完全沒關,其實都有點兒說不過去。而如果我們把它視作中國對韓反制措施的一部分看待的話,事情或許會有更深層次的呈現。

韓國娛樂公司股價走勢韓國娛樂公司股價走勢

背景

雖然說政治是政治、文化是文化,但是文化與民間的交流,通常也離不開大的政治環境背景。這方面,韓國也不是沒有遇到過先例。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孫佳山就舉例說,在《來自星星的你》、《繼承者們》、《太陽的後裔》這一批韓劇之前,在中國最成功的韓劇是什麼?《大長今》。 可那已經是好幾年前了。在《大長今》和《太陽》之間,又發生了什麼?「東北文化工程」、「江陵端午祭」等一系列爭議性很強的公共事件,讓韓國的形象極其負 面;當時韓國影視劇中醜化中國形象、歪曲歷史也屢見不鮮,自然韓流在中國也就沒有市場。而當年韓流在日本遭到毀滅性打擊時,也是因為日韓之間「獨島事件」 的爆發。

中國公司大量投資韓國經濟公司

換句話說,最近幾年來韓國明星在中國的走紅,固然有韓國娛樂產業做得不錯的專業原因,但更重要的大背景大氣候,是中韓兩國關係的「蜜月期」。

一旦「限韓令」真的如傳說那般成真,會對中韓兩國造成怎樣的影響?

毫無疑問,受損失的企業、個人中,有中國的,也有韓國的。相對於可能受損的中資企業來說,韓國的利益可能更加攸關一些。畢竟,在2013年,文化產業在韓國的GDP中占的比例已達15%。

韓星全智賢

孫佳山介紹稱,朴槿惠上台後的經濟增長思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創造經濟」,風靡全球的韓流文化是主要抓手之一。其目標是到2020年,文化內容出口額提高到224億美元,占據全球5%的市場份額——而韓國依賴的主要增長市場,就是中國。

中國是韓國影視劇的最大出口市場。2014年,韓國電影和電視節目的對華出口規模,分別占到相應類別出口總額的42%和43%;相應地,2014年,韓國電視節目中主要出口內容就是電視劇,占比超過73%。

韓星林秀香

中國的演藝市場對韓國重要性更高。據《先驅經濟》報道,一位音樂界人士擔憂地說:「如果現在失去中國市場,打擊會是日本市場的三四倍,而且關鍵是,沒有可替代市場,無法找到新的突破口。」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0822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