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首相翻臉北京 英媒:沒中國我們活不了(圖)

曾洵真| 2016-08-06| 檢舉

英國新政府臨時決定推遲對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最後決策,而該項目是習近平(專題)去年訪英促成的王牌項目,此舉引發北京不滿。英媒急了,稱沒有中國,我們活不了。

英國《每日電訊報》8月3日在題為《英國將不得不學習與中國共處——冒犯他們並非最佳開端》的文章中稱,香檳已被冰鎮,董事會已批准……這些都是為欣克利角C——英國數十年來的最大核電站——動工做準備的。

然後,唐寧街10號突然宣布重新考慮該項目。到底怎麼回事?面對後「脫歐」時代的不確定,英國經濟急需此類大型投資推動。知情人士說這是首相個人的決定。但該決定受到一份簡報的嚴重影響。這份由首相資深顧問撰寫的簡報,凸顯對中國在英國影響力的安全擔憂。一個將尊重(即「面子」)視為國與國關係至關重要組成的國家受到了嚴重冒犯。

該簡報對「安全」方面的憂慮顯然充斥疑神疑鬼的論調。我們誠然應保護自己免受種種「威脅」。但除非英國想要孤立中國,否則必須學會與其共處。況且,中國是孤立不了的。全球化時代,英國經濟會受到中國的深刻影響。商業、貿易和金融是與中國共處的最佳途徑。難點在於如何最大程度地從中受益。購買中國商品是一種途徑,在至關重要的項目上接受他們的投資則是另一種途徑。

英國新任首相叫停中英核電項目(圖源:Getty/VCG)

過去千年,除上世紀外,中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經濟體。如今他們回來了,正重歸正軌。且鑒於其體量如此龐大,無論你怎麼轉都會處處碰見他們。上周末,我在東蘇塞克斯——在萊伊、溫切爾西和大迪克斯特,所到之處都有中國遊客,有些是學生,但大都是新中產階層成員。沒有中國,我們活不了。所以,我們最好能學會更明智地與他們相處。懷疑、影射和冒犯皆非正途。

英國叫停欣克利角核電計劃 北京不滿

經過一波三折,法國電力集團(EDF)董事會7月28日終於通過了在英國興建數十年來第一座核電站欣克利角C決策,以期取代老舊將除役的欣克利角A 和B 。未來,欣克利角C將提供全英國7%/的核能電力。然而,這項決策,7小時後,遭到英國政府以「需要時間重新評估各個組成項目」為由被迫叫停,中核廣、法國電力集團和英國政府原擬於29日在英國舉行的項目簽約儀式也因而取消。消息傳出,震驚各方。

特雷莎·梅(Theresa May)政府基本上對卡梅倫政府的中國政策是抱持高度保留態度。

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去年10月訪問英國時,親自與英國前首相卡梅倫簽署的最重要合作項目,英國新政府如今決定延遲批准這項計劃,不啻打臉習近平和中國。對於中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將揭開中國在已開發國家投資興建核子電站先例,是中國推展國際核電布局的一個重要橋頭堡。在整個協商和法國方面出現融資爭期間,中方始終保持低調沉默和高度耐心。

除擔心中國投資英國核電威脅國家安全外,特雷莎·梅(Theresa May)政府基本上對卡梅倫政府的中國政策是抱持高度保留態度,這也使得英中兩國在習近平去秋訪英後開啟的「黃金十年」,益發顯得脆弱。

對於英國新任首相的翻臉行為,中國外交部8月1日發表聲明敦促英方儘早作出決定,確保有關項目順利實施。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則發表英文評論表示,中國不容忍有人對中國在英國投資進行「無端指責」。

中共喉舌《環球時報》在題為《相信英國會珍惜信譽不違對華承諾》的社評中稱,除非國際政治的基本邏輯變了,否則特雷莎·梅一上台就拿中英關係開刀,這跟她朝自己內閣的前途開刀,幾乎差不多。特雷莎·梅沒有任何理由拿降低中英關係為她的執政剪彩。

與此同時,英國路透社專訪英國工程僱主聯合會(EEF)主席斯卡勒(Terry Scuoler)發布文章稱,英國必須尊重中國投資者,他們的投資可能對英國經濟的未來至關重要。

路透援引斯卡勒稱,特雷莎·梅推遲就該項目作出決策可以理解,但不能因此而使中國投資者不敢將英國急需的資金投資到各個領域,譬如英國老化的電廠網絡。

斯卡勒稱,倘若資金投資方向符合兩國利益,那麼中國可能會在幫助英國重建基礎設施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中國在英國的投資至關重要,中國的投資正在增長。中國政府如今是全球最大的主權財富基金。」

斯卡勒還說:「應當且希望能在合作夥伴關係的基礎上獲得這樣的投資,這對我們的經濟非常重要,但必須是在真正的合作夥伴關係的基礎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0700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