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正在美國訪問,美新建交50周年的時間點烘託了他此次訪問的氛圍。歐巴馬給了李顯龍只有大國領導人和美國重要盟友才會得到 的禮遇,雙方對彼此重要性的強調和讚譽都使用了最高級的評價。在李顯龍的演講中,夾雜了不少讓中國民眾很不舒服的話。他直呼歐巴馬是美國的"首位太平洋總 統",大力讚揚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宣揚所有東南亞國家都歡迎美國這樣"搞平衡"。由於"亞太再平衡"很大程度上劍指中國,李顯龍說出這種話顯然表 明他的屁股已經在相當程度上坐到了美國一邊。
然而,還是李顯龍,他曾在媒體上公開聲明,稱中國對南海主權的索求是有理有據的,支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顯然,這位新加坡總理頗有幾分"變色 龍"的派頭,即"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李顯龍正在美國訪問,身為"客人"的身份決定了其必然要說幾句讓"主人"高興的話,不過其"背叛"的更深層原 因大概不止於此。那麼,為何新加坡在此時突然於南海問題上"背叛"中國?北京又該如何應對此種情況?請看花熊的分析:
對華開火的"好時機"--新加坡及時改變站隊立場
不知各位在近期是否有這樣一種感覺,即我們在對外博弈中似乎陷入了近乎"全面被動"的情況。在南海方向,隨著所謂的"南海仲裁案結果"的出爐,美國 攜一眾域內外國家開始了新一輪的對華攻勢;在朝鮮半島方向,儘管中國一再阻止,但韓方還是一意孤行地允許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直接損害中方利 益;在台海方向,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蔡英文拋出"很難接受'九二共識'"的言論,等於直接挑戰祖國大陸的底線。
在花熊看來,這並非偶然現象。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經歷了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其極大地增強了我們的綜合國力,在世界範圍內擴大了影響力。不過,有走上坡路的階段,到達頂點後就必然有下坡之路。為了防止走下坡路,北京著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領域進行全方面的調整優化。
改革之路必然伴隨種種艱難險阻,以經濟為例,中國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產業結構升級,以正面迎戰巨大的下行壓力。這種升級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且涉及 到多人多方的切身利益。對於未來的光景,我們都充滿信心,但在調整過程當中,中國經濟必然會經歷很大的波動,甚至是暫時性的小幅度倒退。
同時,即使美國再不願意,其也必須承認一點,即除了自己以外,東亞和東南亞域內各國或地區都不具備同中國正面抗衡的能力,即使它們聯起手來也難以阻 擋中國的崛起之路。這也就是說,這些同中國有利益爭端的國家或地區若想既占到便宜又保全自身,其能且只能抱住美國的大腿。而且,在"對華開火"時要儘量步 調一致才行,否則一個一個地上只會被中國逐一收拾服帖。
由此可見,在對華發力時,韓國、日本、菲律賓、台灣地區等都乘上了美國的"亞太再平衡"班車,在一段時間的矛盾激化後,選擇了近期集體爆發。同時, 抓准中國當前對經濟和社會進行各種調整的複雜時機,以期讓中國陷入措手不及、四面楚歌的困境之中。也就是說,在中國當下面臨的多方向圍堵升級的背後都有美 國的操縱。
新加坡不俗的軍事實力,但依然需要依賴美國
至於新加坡,花熊曾在《"華人之國"新加坡為何對華疏遠》一文中提到過,其受到來自鄰國馬來西亞的巨大戰略壓力。在自身實力難以長期支撐且毫無戰略 縱深的條件下,新加坡只能選擇緊貼美國,依賴美國的全球影響力以威懾馬來西亞,從而保全自身。所以,在美國操縱對華發力的"關鍵時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改變原先立場的原因也就不難理解了。
加快陸上通道開發--降低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度
新加坡之所以能夠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績,歸根結底還是因地處馬六甲海峽要道。無論如何,這個天然的優勢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占 便宜了。藉助馬六甲海峽,新加坡得以發展起龐大的港口物流貿易。從這個角度來說,若不是藉助馬六甲,就算新加坡人民再勤勞和智慧,恐怕也難以獲得今日的成 就。
對於新加坡,馬六甲海峽就是其同中國談條件的最大最好的籌碼。原因很簡單,只要中國在海運物流方面還嚴重依賴馬六甲海峽,其就必須在相當程度上顧及 到新加坡的態度。一個很無奈的事實就是,中國在世界影響力,尤其是世界海洋影響力上還遠不如美國,所以在新加坡的態度倒向問題上輸一局也是沒辦法的事。
不過,既然中國要崛起,就不可能甘於永遠被美國所壓制。雖說短時間內無力改變海洋影響力不如美國的現實,但我們可以選擇劍走偏鋒,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對某些特定海上通道的依賴,馬六甲海峽即是如此。
現在看來,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可把相當一部分海外貿易的物流通道轉移至陸上。同時,如同花熊在過去的文章中說到的那樣,以前每天通過馬六 甲海峽的中國貨船中,超過四成都是油輪。目前,隨著中國同俄羅斯的大宗石油貿易合作的深入,我們已經顯著降低了對海運石油的依賴程度。
一個無可爭辯的事實是,相比起海上,中國對陸上通道的影響力與控制能力要大得多。所以,通過加大對陸上通道的開發,等於中國緩解了"馬六甲困局"。
可以想像的是,隨著中國逐漸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過分依賴,新加坡的海上物流業或將受到影響。如此,其會加深心向美國的程度。不過花熊以為我們也不必 過分擔心,原因很簡單,新加坡身處南海邊緣位置,其與中國沒有直接的海洋利益爭端,更無直接介入的理由。換句話說,新加坡能令中國感到不快的也就只有對南 海放幾句厥詞而已,再無更多藉口和手段。但是,中國持續發展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卻是在確確實實地降低對馬六甲的依賴。如此,究竟誰得到了真正的實惠,想 必大家都能看清了吧。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