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俄60年後再聯手 日本被逼倉皇逃出釣島

國際頭條| 2016-08-04| 檢舉

我們首先來看三條新聞:

第一、據中國軍方在8月1日下午發布的消息,中國海軍三大艦隊在東海舉行士兵實彈演習。這次演習,有百餘艘艦艇、數十架戰機參演,涉及水面艦艇、潛艇、航空兵、岸防部隊等。


中國三大艦隊東海聯合演習現場

根據媒體報道,這是一次在複雜電磁環境和水聲環境下組織的實兵實彈演習。有消息稱,原本部署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的日本海警船,在演習開始後已經逃離釣魚島。

第二、8月3日,韓軍聯合參謀本部證實朝鮮當天向日本海方向發射了一枚「蘆洞」(朝鮮稱火星-7)飛彈,隨後日本方面稱該飛彈落在了秋田縣男鹿半島以西250公里處的專屬經濟區內。


8月3日的朝鮮飛彈發射示意圖

從飛彈的飛行距離判斷,本次試驗就很可能是火星-7的首次全程彈道飛彈試射,相比之下,此前朝鮮歷次中程和中遠程飛彈試射都採用高彈道,實際飛行距離並不遠。

如果說今年早些時候連續試射「舞水端」(火星10號)飛彈主要是突破飛彈技術的科研試飛,那麼最近幾次試射就有很強針對「薩德」的威懾意味了。

第三、28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表示,根據中俄雙方達成的共識,中俄兩國海軍將於9月在南海相關海空域舉行代號為「海上聯合-2016」的聯合軍事演習。

這是兩軍的例行性演習,旨在鞏固發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深化兩軍務實友好合作,增強兩國海軍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的能力。「演習不針對第三方。」


熟悉國際關係的人可以看出,這些動作不可能是孤立的,而是中俄朝早就商量好的聯合行動。我們知道,最近以來,美日韓在亞太地區非常活躍,先是在南海挑事,並乘中國無暇他顧時突然敲定在韓薩德部署問題。

想逼迫中國接受既成事實,進一步蠶食中俄朝的戰略空間。卻沒料到在中東歐百試百靈的招數在東北亞撞到了鋼板,中朝俄大有在抗美援朝之後再度聯合的態勢。


資料圖:薩德反導系統

2016年7月8日,韓美兩國軍方在首爾發表聯合聲明,稱由於朝鮮的核武器和飛彈威脅,雙方決定在駐韓美軍基地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中國政府就美韓部署「薩德」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著名軍事專家羅援少將一針見血的指出:「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它根本不是針對著朝鮮去的,它是以朝鮮進行核試驗,發射衛星來說事兒,實際上是想在我國周邊部署一個弧形的反導鏈。」

羅援從三個方面分析了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真正意圖。首先,從美國的戰略意圖來看,「現在中國對美國構成最大的戰略威懾就是我們的核戰略能力,所以它們就想要把我們封堵在西太平洋以西」。

羅援表示,美國對中國已經形成了「弧形」反導鏈,不僅是在韓國,它早前就在日本部署了兩座「薩德」反導系統,在關島部署了一座反導系統,而韓國也是這個反導鏈的關鍵一環。

其次,從反導系統本身的作用來看,「薩德」反導系統主要用於攔截3500公里以上的中遠程飛彈,而朝鮮半島從北到南也才1100多公里,這完全超出了「薩德」的反導範圍,而把威懾範圍延伸到了中國與俄羅斯境內;

「薩德」反導體系中的X波段雷達可以探測到我國東北境內縱深的一些軍事設施,窺視我們的軍事訓練和戰備行動,對我方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威脅。

再次,從朝韓軍事現狀來看,韓國最擔心朝鮮的並不是它的核武器,而是其常規武器,因為朝鮮向韓國投放核武器會產生影響範圍相當廣的核輻射,處於地理位置考慮,朝鮮向韓國投射核武器無異於自殺。

羅援認為,這次美國採取這樣的手段是「一石三鳥」。第一,對中國構成了圍堵之勢,形成戰略遏制,減殺中國的核威懾能力;第二,離間中韓之間的關係。

因為前段中韓之間的關係一度回暖,但是現在美國利用朝鮮的核試驗為藉口,以部署「薩德」反導體系為名,在中韓之間楔入了一個楔子,對中韓關係造成負面影響;第三,為其重返亞太鋪平道路,尋找戰略支撐點,是其在亞太軍事存在的立足點。

羅援還以俄羅斯應對北約在波蘭、捷克部署反導系統為例,提醒我們要堅決反對「薩德」陰謀,揭露美國的真實意圖,以軍事和外交雙管齊下,加強我們的核威懾能力和戰略武器的突防能力。

他還援引了毛澤東主席講過的一句話「睡榻之畔豈容他人鼾聲四起」來強調美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危害性,「別人在我們這裡打呼嚕我們都不允許,美國把一個反導系統抵進到我們家門口,我們能允許嗎?」

韓國民眾抗議在韓部署薩德

中俄忍無可忍決定對韓國動手!

7月28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對韓國部署薩德發出嚴重警告。

同日,中俄宣布9月在南海舉行軍演。

資料圖:韓國總統朴槿惠

7月29日,解放軍報發表罕見措辭的文章:必須停止部署薩德,中國絕不忍氣吞聲。

韓國趁火打劫背後捅刀

美韓誤判了形勢。正如英國路透社分析:美國官員曾稱,若中國不理會有關南海的裁決,將集合聯盟「重創」北京的國際聲譽。然而,裁決宣布才過去兩周,美國的戰略似乎就在瓦解了。

如今,美國呼籲的統一戰線似乎並無進展,只有6個國家加入華盛頓,一道堅稱裁決應具有約束力。忙於英國脫歐後問題的歐盟,雖發表聲明稱注意到裁決,但避免直接提到北京或裁決具有約束力的任何說法。

中國還在本周較早些時候斬獲另一大外交勝利:東協在寮國舉行的外長會議結束時發表的聯合聲明,隻字未提裁決之事。

美國務卿克里27日表示,東協公報不提仲裁併不影響其重要性,裁決「不可能」變得無關緊要。但分析人士說,它現在面臨的恰恰是這種風險,尤其因為華盛頓未能成功地與盟友力推該問題。

正是這種誤判讓美國花巨大本錢說服韓國總署薩德系統。而韓國也認為正是趁火打劫的時候,中國遭遇國際空前孤立和圍剿,就顧不上韓國。韓國就從背後捅了中國一刀。

朴槿惠會見歐巴馬

朝鮮躍躍欲試

中國的憤怒是難以遏制的。

令韓美沒有想到的是,南海仲裁案很快被中國平息,中國很快騰出手來收拾韓國。

朴槿惠與安倍握手

中國迅速成功進行反導試驗,就是對韓美薩德的反擊。

中國最好的牌是朝鮮。中朝關係迅速回暖,朝鮮看中時機,連續發射飛彈,當然是對中國的支援。

韓國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甚至亂了方寸。28日,韓國在朝鮮門口的白翎島和延坪島進行軍演,對著朝鮮開炮,這一危險舉動,預示朝鮮半島到了一觸即發。

薩德系統讓朝鮮看到了機會,金正恩變得更加強硬,躍躍欲試。

如果朝鮮此時發起統一戰爭,中俄可能不會阻止,更有可能出兵相助。

29日《解放軍報》的評論說:「在此,我們鄭重告誡:美韓必須停止「薩德」反導系統部署進程,不採取導致地區形勢複雜化的行動,不做損害亞太各國戰略安全利益的事情。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絕不會在各種挑釁面前逆來順受、忍氣吞聲。

美日韓三國首腦會晤

任何人都不能低估中國保衛國家安全利益的決心和意志。新中國在成立之初一窮二白的時候都沒有向強權霸權屈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打敗了裝備精良的「聯合國軍」,現在的中國人民和中國軍隊更有決心和能力扞衛國家的安全利益」。

中國重提抗美援朝,可見問題到了何種程度。

朴槿惠訪問中國

中俄軍事聯手

韓國薩德促成了中俄聯盟。

由於共同面對美國的逼迫和壓力,中俄在經濟、軍事、外交各方面的合作已經既成事實,只是沒有公開宣布戰略聯盟。

但是,6月8日,中俄軍艦共同進入東海釣魚島海域,中俄軍事合作浮上檯面。

28日又正式宣布9月將在南海舉行中俄軍演,雖然是在南海,則劍指朝鮮半島。這說明中俄在朝鮮半島可能實現軍事同盟。29日,中俄第四次東北亞安全磋商,則直接針對韓國薩德。當年韓戰,中俄朝是一方,美韓是一方。現在這種戰爭格局再次出現。

29日《解放軍報》的評論說:「韓國方面需明白,真正能夠保護韓國安全的,不是一兩件像「薩德」這樣的武器,更不是遠在萬里之外的美國,而是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

同意部署「薩德」,充當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馬前卒」,無異於引狼入室,必將害人害己。正如韓國有識之士所指出的,「薩德」如果最終在韓得以部署,不僅將損害韓國與中國、俄羅斯的關係,也將對地區局勢穩定乃至韓國自身安全造成嚴重負面影響。

朝鮮發射火箭(資料圖)

中國歷來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政策,但中國絕不會容忍損害自身戰略安全利益的行為」。

「美國想通過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來玩一場危險的遊戲,最終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如果韓國執迷不悟,一意孤行,將打開東北亞危機的潘多拉魔盒,韓國自身也必須承擔相應的後果」。

相信韓國聽明白了中國的警告。朝鮮半島是中國最有利的戰場。美國南海仲裁已經是氣息奄奄,但我們卻看到了從日本、韓國、台灣、菲律賓、澳大利亞,一條圍堵中國島鏈。南海仲裁案美國失敗了,但美國絕不會甘心失敗,還會做出下流的事來。

越來越強大的中國海軍

也許,只有一戰,才能解決中美衝突,打破美國包圍。南海、台灣和朝鮮半島是最有可能爆發戰爭的地方。把美國拖進了朝鮮半島,在朝鮮半島打,就是中國再好不過的戰場。

中國是陸地進攻,也可以說是本土作戰。比起60年的那場戰爭,中國軍隊已經是天壤之別,不只是武器和美軍差不多,後勤保障再不是上次戰爭那樣被動。

如果統一朝鮮半島,就是太好的戰果。如果順帶打擊前來參戰的日本,戰果更大,一勞永逸地解決東亞問題。而台灣問題和南海問題也就都解決了。

而美國遠離本土,雖然在日韓有駐軍和基地,但是和中國的軍力相比,優劣明顯,60年前的失敗就會重演。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043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