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奧運地鐵」開通,成里約奧運加分項

曾洵真| 2016-08-02| 檢舉

治安不好,運動員和遊客被搶,基建不好,場館和奧運村被吐槽……如今,負面新聞纏身的里約奧運會終於迎來了一個好消息:本應在今年年初開通的里約地鐵4號線,終於宣布通車,8月1日,這條線路正式開通運營。

里約地鐵4號線上運行的列車全部是中國製造,而這並不是中國列車首次為在巴西舉辦的大型賽事服務。早在2014年世界盃期間,由中國提供的電動車組就曾為無數觀眾帶去了便捷的觀賽體驗。

「中國製造」帶來快捷便利

里約在沿海公路沿線修建的這條連接巴哈奧林匹克公園和市區的地鐵4號線計劃每天運送30萬人,高峰期每日減少2000輛路上行駛的汽車,從里約市區到奧運核心區的用時可縮短半小時左右。

地鐵4號線(奧運線)全部15組(90輛)列車均由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公司提供。

奧運期間,觀眾們將乘坐「中國製造」列車更加便捷地抵達奧運場館。巴西當地媒體記者試乘後說,「4號線上的中國列車行駛快速平穩,乘坐體驗非常好。」整個地鐵列車內的座椅為銀白色,看上去舒適大方。

關於地鐵的安全性,這條線路已經內部試運行一年多時間了。而所有用於4號線的列車在原有的1號線和2號線上已經進行了系統檢測,一切運轉良好。列車設計、製造和運營都符合國際標準。

在5月22日,4號線地鐵進行了一次全程試車,電力、通風、信號系統等都進行了測試。從6月中旬起地鐵公司與中車長客共同進行無乘客測試,對新隧道、軌道與車輛之間「磨合」模擬試運營,保證車輛與軌道完美結合。主要的試驗有限界、冷滑、熱滑、救援等。

中國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從2008年開始就一直密切關注著巴西市場。截止到目前為止,共簽訂了四個城鐵客車項目,累計簽約供貨車輛數量為604輛,合同總金額近60億元人民幣。

其中里約地鐵4號線項目簽訂於2013年,共15組90輛車,首列車於2015年2月到達里約,全部車輛在去年11月底已全部交付完畢。

除了地鐵4號線,中國製造的列車也運行在其他的線路上,占里約奧運會專線上列車的60%。

「奧運地鐵」建設一波三折

該工程最終耗時6年,創造直接及間接工作崗位3萬個。由於地貌狀況特殊,中間有高山阻隔,施工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在通過人口密集地區時,該線路採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以減少對當地居民及基礎設施的影響。約340家公司及200名專家和顧問參與了地鐵的建設及相關工作。

巴西交通部長維埃拉表示。里約市政府和州政府在奧運籌備交通改造方面共耗資145億雷亞爾(約合44.71億美元),僅地鐵就占總資金的三分之二,此外里約市還新建了城市輕軌、兩條新的快速公交線路,並改造了已有的地鐵站和一些城市道路。

中國地鐵「走出去」

近年來,中國軌道裝備和技術「走出去」步伐迅速,從阿根廷衣索比亞、從泰國美國,中國鐵路正在連通世界、服務全球。

美國西部快線高鐵項目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的中方聯合體與美國西部快線公司合資建設(中美合建美國西部快線高鐵項目)。鐵路全長370公里,預計工程於2016年9月底開工建設。

中國中車所屬北車(美國)公司14年中標波士頓地鐵項目,合同包括284輛地鐵車輛,總金額約41.18億元人民幣。美國本土沒有地鐵車輛製造商,北車在全球招標中提供了較高的性價比,新車將改善波士頓地鐵系統。

美國地鐵車廂的技術標準堪稱世界最嚴。歐洲、日本對於車體壓縮強度的要求在幾十噸,高鐵車廂的要求是120噸;而美國對地鐵車廂的要求是340噸。此外,即使車體底盤著火,45分鐘內不允許車廂變形。

中國技術「走出去」不僅是收穫產值,也是考驗技術標準的複製對接能力和經營管理能力。真正優秀的企業不僅能在國內生存,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該能生存。

在國外,中國鐵路面對西門子、日立和阿爾斯通等已經在英國「生根發芽」大廠商,只有通過我們自己的技術支持和開拓創新才有可能在強大的競爭對手面前脫穎而出。

中國地鐵「走出去」的發展趨勢將會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更加促進國際經濟的往來和交流,串起世界「經濟圈」,不斷促進社會日新月異的發展,提高科技創新水平,推動社會的共同進步!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2016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