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總劈頭蓋臉的一句話 難怪日本挨中國訓斥
至於南海的航行自由,過去沒有,今後也不會有問題。中國首先是維護航行自由的堅定力量。王毅奉勸日方謹言慎行,不要一錯再錯,沒完沒了。
100多個字,可謂句句都是在訓斥,真不知道這個岸田桑是怎麼聽下來的,比如: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1、王毅說:日本不是南海爭議的當事國。
言下之意:這是我們和東協的問題,日本你這個域外國家跑來瞎摻合什麼,你算老幾?
2、王毅說:日本如繼續高調介入,蓄意炒作,只能坐實你們是別有所圖。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言下之意:日本你就是有狼子野心,另有企圖,我沒說錯吧。
3、王毅說:奉勸日方謹言慎行,不要一錯再錯,沒完沒了。
言下之意:日本你趕緊給我閉嘴,一錯再錯、沒完沒了,真是太不上路了。感覺王外長下一步要擼袖子的幹活了……
【2】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王毅一甩臉衝鋒在前,還有更高級的領導人在後面。
不久前的亞歐峰會,就在蒙古舉行,中國總理李克強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都去了,而且兩個人也見面了,但,一些細節,多少也有些不對味。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上面一張是去年11月兩人的會見,你笑,我就是不笑。
第一,我們總是要強調,應約,應約,應約。
不得不感慨中文的博大精深,這兩個字的外交辭令,你正反都可以理解,可以是說對方主動求見,也可以是我按照默契主動召見你,但在中日外交上,這個詞頻繁出現,原因當然也是很清楚的,都是你主動要求見一面,於是,我們很大氣地,賞個臉,見就見一面嘛。
第二,肢體語言很有意思,反正笑容很少見。甚至感覺不正眼瞧一下,就像下面幾張圖這樣。
瞧瞧手勢,當時的中日韓三國首腦會議,你可以握住朴槿惠的手,我就是不碰你安倍的手。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第三,也肯定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比如,在蒙古會談時,李總理就告誡安倍:在南海問題上,日方作為非當事國,應謹言慎行,不要炒作和介入。還有歷史問題,必定的要提的八個字:「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當然,最經典的,則是2014年北京APEC會議期間,習總與安倍的會見。
請注意,當時的中文新聞稿,也是有很大玄機的: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第一,強調是應約,也就是安倍主動求見;
第二,強調是會見,湊合見一下,不是正式會談(外交中,會見和會談是層次不一樣);
第三,習總劈頭蓋臉第一句話就是:中日關係出現嚴重困難的是非曲直是清楚的。(我們這叫直言不諱)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中國是東道國,當時對待其他領導人的表情,是這樣的。
最形象的,則是領導人當時的表情。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但會見安倍,雖然是破冰,很重要,表情卻是這樣的。
【3】
當然,這也可能都是拍攝角度巧合,但總是這樣的巧合,反映的也是一個老問題:中國最愛訓斥的,就是日本。
我估計,在國際上,可能也確實有些人嘀咕,你們中國人怎麼老是得理不饒人,沒完沒了呵,我們知道你們很愛面子,可日本政客,他們也是有臉的啊!
但這種事情,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很簡單,不訓斥日本,日本就更忘乎所以了。原因,至少有幾點吧: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第一,日本是戰敗國,它的侵略戰爭,給中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這是它的原罪。
第二,更主要的,日本還不思悔改,與德國的懺悔相差太大,反而在否定歷史、否定慰安婦等問題上不斷挑戰人類良知,不訓斥就是我們的原罪了。
第三,在釣魚島問題、在南海問題上,日本不斷侵犯中國國家利益,來而不往非禮也。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還有一點,則是筆者瞎猜的:
訓斥美國,美國好歹是老大,批評還好,訓斥好像有點不對勁;訓斥菲律賓,偶爾幾回可以,但老這樣,難免給人印象是在欺負小國;訓斥日本,這兩個問題都可以避免了,可謂恰到好處。
所以,王毅,這個學日語出身對日本最了解的外長,很多日本人印象挺不錯的知日派,其實是對日本訓斥最厲害最有看頭的。王外長連加拿大女記者都不放過,更何況他知根知底的這些日本政客了。
比如,去年6月世界和平論壇上上,對於中日關係的癥結,王毅毫不客氣地說:從根本上來講,問題是在於日本能不能夠真正接受和歡迎最大的鄰國——中國重新的發展和崛起。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去年抗戰勝利70周年期間,王毅更不留情地說:70年前,日本輸掉了戰爭,70年後日本不應再輸掉良知。
今年3月兩會期間,王毅敲打日本說:我們當然希望中日關係能夠真正地好起來。但是俗話說「治病要斷根」,對中日關係而言,病根就在於日本當政者的對華認知出了問題。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輸掉了良知的國家,侵犯中國合法權益的國家,也難怪一直要挨中國訓斥了。
不好好訓斥訓斥,可能真要「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9333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