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澳洲華人的官方媒體
時隔五年,
2016年澳大利亞人口普查又一次到來了!
無論你是遊客、學生,TR、還是PR或者澳洲公民,
每個在澳洲境內的人必須要參與這份調查!
並在當晚11點59分之前,完成調查,否則將被處以180澳元的罰款!
8月1日之後,
我們將收到有關用在線普查來取代傳統人工遞交方式的宣傳內容。
我們的口號就是:「8月9日,上網普查!」
2016澳洲人口普查關鍵日期:
2016年8月1日:寄送人口普查信件和表格
2016年8月9日:人口普查夜
2016年8月26日:一線調查員開始走訪家庭
2017年4月:2016 人口普查數據公布
人口普查是澳洲最大、最重要的線上活動,
參與度比大選還大。無論你是澳洲公民、
永久居民,或者持工簽、留學簽證的臨時居民,無論何種原因,
哪怕你只是那天剛好人在澳洲境內的遊客,
都需要在當天的11:59pm前完成填表(外國使節和他們的家人除外)。
人口普查是什麼?為何要興師動眾?
澳洲定期的人口普查始於1981年,每5年進行一次,由聯邦國家統計局負責。
本次人口普查統計局將對全澳境內超過1000萬個家庭、
2400萬來自約200個不同國家、
講著300多種不同語言的各個社區中的每個人進行調查!
其中包括所有在澳洲的人士,
留學生、TR、PR和澳洲公民!
甚至連黑民也被納入了人口普查的範圍!
2016年人口普查將首次取消由員工親自遞送文件到每家每戶的模式。
相反,他們會投遞信件給約1000萬居民,
向他們提供1個代碼來在網上完成普查,或者索求傳統的紙版表格。
約有200萬戶家庭,例如在邊遠地區的,
將享受熟悉的親自上門遞送服務, 但也可以選擇在線模式,如果不想填紙版文件的話。
據悉, 這次的人口普查將採用更多數位技術,
問題也將更精準更拓寬,
如將包括有血緣關係的父母的出生國家,
而上次普查只是簡單的問父母是否在澳洲或海外出生,
這樣將得到澳洲第二代移民更加清晰的信息。
人口普查數據不會共享:移民局、稅務局、警察局都無法獲得信息
澳洲法律規定,
居民在人口普查中提供的個人信息不會與其他任何政府部門或機構共享。
移民局、警察局、稅務局和福利局等都拿不到。
本次的人口普查,
澳洲統計局將第一次要求每一個被調查者提供姓名和地址,並將存檔。
一直以來,回答人口普查的問卷都可以採取匿名方式。
我們知無不言地回答了生在哪、住在哪、干哪行、賺多少,
甚至信哪個神、拜哪座廟。 但統計局從來不會索要答卷人的姓名。
這是因為,人口普查收集的應該是統計數據,
而不是個人信息
(雖然從10年前開始,他們開始要我們填寫確切的出生日期,而不只是年齡)。
但這一次,填寫姓名將成為強制性的。至少,統計局是這麼號稱的。
不過,如果有人拒絕給出真名實姓,貌似統計局也沒法找出什麼法律依據來起訴對方。
在「人口普查和統計法(The Census and Statistics Act)」下,
統計局既擁有要求人們提供「統計信息」的權利,
也需要履行「公布這些收集到統計數據」的義務。
統計局表示,他們會將把姓名地址和其他普查信息分開存放,
保留最多4年時間,
並只向「由高級委員會批准, 且受到嚴格保密條款限制」
的項目進行「匿名」提供。
等這些數據對社區已無任何用處後,姓名和地址信息將被銷毀。
8月9日的人口普查夜之後,在8月26日起,
還會有調查員開始走訪一些家庭,到2017年4月,
本年度普查數據將會正式公布。
統計結果不會以可能辨別任何個人或家庭身份的方式發布。
誰必須參加人口普查?任何人都必須參加!
澳洲統計局指出,8月9日晚,任何在澳洲的人都必須參與人口普查,
無論你住在什麼地方,無論你是否是一名海外遊客,或者在偏遠的郊區。
如果當天晚上我與家人或者朋友一起居住
如果你當天晚上與家人或朋友居住,
那麼你務必要將你的資料和他們的資料一起遞交。
如果當晚我在外居住?
如果你當天晚上在例如酒店、公寓、房車公園等地方居住,
那麼你所在的酒店的服務提供方會在您抵達的時候給您一張表格。
如果當晚我在海外?
如果當晚你在海外,那麼您就無需參加人口普查。
如果我是海外遊客?
如果你是海外遊客,但是於人口普查當晚在澳洲,
那麼您就必須參與人口普查,
您的住宿提供機構將會向您提供一份表格或者您可以上網填寫資料。
如果我不是澳洲公民,我是否必須完成人口普查?
是的,只要您8月9日在在澳洲,
包括遊客在內的所有人都必須完成人口普查。
不過,外交人員和他們的家人可以豁免
不參加人口普查:逾期一天罰$180
根據澳洲統計局人口普查的官方網站資料顯示,
如果有人沒完成人口普查,
那麼澳洲統計局將會對其發出通過。如果他/她仍然拒絕進行人口普查,
那麼他每天都將會被處以180澳元的罰款,直至完成人口普查為止。
在一些情況下,如果提供虛假或者誤導信息的人士,
將有可能會被處以高達1800澳元的罰款!
澳洲人口破2400萬
澳大利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16日凌晨1點,澳洲人口總數突破了2400萬人。
據《天空新聞》報道,統計局人口統計主任貝達爾表示,
目前全澳人口總數每過1分31秒便可增加一人,
但不清楚這第2400萬名澳大利亞人是在境內還是海外出生。
聯邦助理財長霍克稱,人口總數突破2400萬之際,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
讓政府反思國家的經濟、文化和社會力量。
澳大利亞去年全年的人口增長中,大部分來自海外移民,約佔比53%。
澳洲移民詳情一覽:
英國:1,221,300人
紐西蘭:617,000人
中國:447,400人
印度:397,200人
菲律賓:225,100人
越南:223,200人
義大利:201,800人
南非:176,300人
馬來西亞:153,900人
德國:129,000人
澳洲華人薪水
澳洲統計局(ABS)第一次公布了移民2009-2010年度的個人收入詳情,
統計數據對象為2000年1月1日後入境的15歲以上持永久和臨時簽證移民,
結果顯示澳洲華人的收入在移民中處於較高水平,技術移民更加有利。
在2009-10財年,共有16.9萬移民合法進入澳洲,
包括10.8萬技術移民,6.02萬家庭移民。家庭移民大部分來自英國、中國和印度。
納稅移民在2009-2010財年的總收入是377億(澳元,下同)。
約55%的納稅移民是男性,總收入244億。
相比女性納稅移民的總收入為133億元。
納稅移民多是主申請人(75%),境內和境外遞交申請的移民約各佔一半。
工資收入佔總收入的92%,其中255億元來自技術移民。
他們的平均工資收入比全國均值48,907元高出約5000元。
相比之下,家庭移民和難民的平均工資收入遠低於全國平均數,分別為37,520元和24,725元。
性別也是影響移民收入的重要因素。約六成納稅移民的主申請人是男性。
但無論是否主申請人,男性移民的平均收入和中值收入都高於女性。
女性納稅移民最多的是家庭移民(56%),然後是技術移民(42%)。
除昆州和塔州外,移民的平均收入低於澳洲均值。
這個差別在澳洲首都領地(ACT)特別明顯,
移民的平均收入比整體均值低12,177元,主要是因為工資較低。
大約三分之二的有薪移民是技術移民,
男性多於女性(58%比42%),中值收入是44,287元。
無論持何種簽證,移民初到澳洲的頭幾年,特別是頭兩年,
中值工資收入都不高。技術移民的中值工資收入在頭7年中穩定增長到51,283元的峰值,
此後基本穩定在50,000元到51,000元之間。
家庭移民的中值工資在第6年達到第一個峰值36,304元。
之後3年基本穩定在36,000元到37,000元。居住10年以上後進一步增至37,900元。
2009-10年,
納稅移民中比例最高的依次是英國、印度、中國、南非和菲律賓。
英國移民收入最高,總計88億(23%),
絕大部分是工資收入(79億)。中國移民總收入27億,其中25億是工資。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