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鐵心反華不知悔改:中國或將扶持此人上台
昨天,「朴槿惠取消中韓首腦會談」持續熱搜。據相關報道,在部署薩德問題上朴槿惠態度強硬,稱 「現在我們是時候停止圍繞部署薩德進行不必要的爭論了。」雖然關於「朴槿惠取消中韓首腦會談」的消息中國官方並未確認,但看消息好像並非空穴來風。
一國取消與另一國的首腦會談,這種事是兩國外交上非常嚴重的事,若非外交出現重大變故一般不會這麼做。而且,一個小國取消與大國的首腦會談更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資料圖:韓國總統朴槿惠
特別是對自己國家安全、經濟影響巨大的超級鄰國的首腦會談作為小國一般是打掉牙往肚子裡吞也不會取消兩國重要的外交活動,因為這會給兩國關係帶來巨大傷害,會給自己的國家帶來巨大傷害,可以說這是小國對大國外交的大忌。
很顯然,這則消息還未得到官方確認,如果韓國外交部宣布了就沒有迴旋餘地了,中國官方肯定會發消息,現在沒有消息表明這事可能還在協調之中。不過,結合當前中韓關係及韓國民眾對薩德態度給朴槿惠的壓力,朴槿惠完全有可能不冷靜地做出這樣的選擇。
薩德入韓
關於薩德的部署,韓國最近很強硬,朴槿惠特彆強調薩德反導入韓關係到韓國存亡,絕無爭論餘地!朴槿惠說,目前國家安全面臨巨大挑戰。在朝鮮的核威脅之下,沒有什麼比保衛國家、保護國民更重要,因此韓美決定部署「薩德」以加強反導能力。
我們都知道,關於薩德入韓部署的討論美韓已經進行了多年的拉鋸,韓國對此一直保持高度警惕,並且一直不願意接受美國在韓部署薩德。之所以不接受,占豪之前也分析過,根本原因是韓國不想自己成為中美角力的前沿,不想成為中美較量的著力點。為了達到對沖美國在韓部署薩德的壓力,朴槿惠上任後乾了三件事:
一、快速拉近與中國的戰略關係。
我們應該記得,朴槿惠還未就任就派特使首先訪華,當時還引起日本的不滿。一就任,她就立刻給習總打電話。可以說,朴槿惠2013年2月上任後一直到朝鮮2016年1月6日朝核試驗,中韓關係都一直非常好。
朴槿惠與習近平
2015年9月3日,朴槿惠不顧美國反對,毅然決然地登上了天安門觀看中國宏大的閱兵式,中國也給了朴槿惠僅次於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接待規格。這段時間,可以說是中韓歷史上關係最好的一個階段,中韓關係這一階段的發展與朴槿惠的國家戰略和中國的努力平衡半島南北關係是分不開的。
二、惡化與日本關係。
為了對沖美國部署薩德,拉近中韓關係,朴槿惠政府借安倍政府的激進因素進一步惡化了韓日關係。某種程度上說,惡化與日本的關係一定程度上對沖了美日韓聯盟的壓力。
惡化了韓日關係
三、給國民講半島統一的故事。
朴槿惠與中國快速戰略靠近引發國內親美勢力的反彈,也引發了美國的高度警惕,她為了安慰國內反彈力量和美國,編了一個很大很美好的預期——半島和平統一。關於這一點,2015年9月朴槿惠訪華前後說得最多。
在2015年9月3日訪華前和中國談,訪華後飛機上和媒體談,在回去後的記者會上繼續談,訪華後不久訪美時再次表示,為了實現朝鮮半島的和平與統一,韓國需要加強與國際社會上主要國家的合作。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朴槿惠上任後為了維持在中美之間的平衡的確做了很大努力,對這一點我們有必要充分認可。那麼,朴槿惠政府為何在2016年突然對華逆轉,甚至會誇張到要「取消中韓首腦會談」的地步呢?在占豪看來,這其中根本原因有四:
一、美國的巨大壓力。
如果說朴槿惠改變主意最大的原因在哪?從根上說還是在美國給予韓國的戰略壓力上。對美國來說,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是遏制中國的重要一步,是構建美日韓聯盟必須要做的事情,韓國持續頂著讓美國很不悅。
美國施加的巨大壓力
所以,美國一邊在外交上挑釁朝鮮做出一些過激反應,另一方面又向朴槿惠政府施加更大的壓力。當然,對美國來說,哪怕韓國政府不同意,理論上他也可以強行將薩德部署在美軍基地。試想,韓國連軍事指揮權都在美國手上,青瓦台根本沒有絕對阻止美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能力。
只是,如果韓國政府不同意,美國迎來會損害美韓關係,其美日韓聯盟的戰略目的也達不到,這才是為什麼美國一定要施壓韓國政府允許的根本原因。但不管怎樣,在占豪看來,促使韓國政府逆轉的根本原因還是美國政府的施壓。
朴槿惠
如果大家注意,可以發現在朴槿惠參加完9·3閱兵後,韓國內部反對朴槿惠政府的聲音就越來越大,直到2015年11月演變成大規模的示威。據媒體報道,當時爆發了7年來最大規模的示威遊行,遊行要求朴槿惠下台。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2015年11月朴槿惠政府面對美國的施壓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二、朝鮮核試的衝擊。
就在朴槿惠面對美國壓力瀕臨政治崩潰之時,朝鮮在2016年1月6日進行了第四次核試驗。這一下,成了壓垮朴槿惠政府的最後一根稻草。過去,朴槿惠為了拉近與中國的距離給國人描繪的和平統一前景,對美國說的緩和南北關係等等都成了泡影。
事實上,這使得朴槿惠開始無法向國民、向美國交待,他們顯然會質問朴槿惠「3年的努力」成果在哪裡?所以,客觀上說,朝鮮核試是壓垮朴槿惠的最後一根稻草。如果說沒有這根稻草,也許事情還有轉機;然而核試驗後,一切都改變了。
朝鮮核試驗
三、對中國抱有過高的期望。
朴槿惠上任後,對中國實際上是抱著一顆有過高期望的心在交往,她希望中國可以徹底遏制住朝鮮,迫使朝鮮接納韓國的條件,甚至拋出了和平統一。直白說,朴槿惠希望一勞永逸,即借中國力量徹底搞定朝鮮。
可是,問題在於,朝鮮真正聽過誰的?哪怕抗美援朝時期,中朝在抗美援朝戰爭軍事指揮權上都有過不可調和的分歧,直到史達林給出指示金日成才就範。所以,客觀地說,中國從來都不可能決定朝鮮的一切,指示對朝鮮有相應的影響力而已。
對中國抱著過高期望
在占豪看來,如果朴槿惠沒有抱有過高期望,對中國對朝鮮的影響力有一個客觀認識,那麼中韓合力一定會對半島局勢穩定能夠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但是,由於朴槿惠的過高期望,使得當她遇到金正恩潑的一盆冷水後,她將憤怒和怨言都轉拋給了中國。
四、朴槿惠的特殊心理。
與很多國家領導人不同,朴槿惠是個女人,是個多年缺少親情、愛情滋潤,經歷坎坷、心理有過重大創傷的女人。她在年輕時曾是總統的女兒,是眾人的掌上明珠,但又先後遭遇母親、父親被刺殺。
朴槿惠
朴槿惠的母親是1974被僑居日本的韓國人文世光刺殺(本來刺殺目標是朴正熙,但子彈卻射中了朴槿惠的母親,一些資料顯示兇手為朝鮮派出),父親是被自己的情報部長金載圭在1979年刺殺,有推斷認為兇手很可能是美國授意,原因是朴正熙不再「聽話」。
朴槿惠與自己的弟弟妹妹感情也不太好,也沒有結婚,她的自傳名字《絕望鍛鍊了我》。準確地說,她是一個在絕望中不斷磨練和成長起來的女人,一個外表看起來柔弱但內心卻很強的女人。
薩德系統
這樣一個心理的女人,在最初的時候頂住壓力、為了國家與中國發展關係,對中國寄予厚望,但最終結果卻是國民不認可她,對中國抱有太高期望又帶來巨大失望,甚至已經威脅到其政治生命,甚至不排除存在人身威脅。
在如此巨大壓力下,在如此變故下,這樣的女人心理上是不會有安全感的,一個沒有安全感卻又面對巨大威脅和壓力的女人,此時一定會有些歇斯底里,所做出的決定往往會比較極端。於是,我們看到她的一些選擇猶如歇斯底里的咆哮,對後果完全不管不顧。
上述四個因素,應該是今天這樣結果的根本原因。那麼,面對這樣的額局面,中國該如何應對呢?在占豪看來,應對需要有針對性,這個針對性一定需要針對朴槿惠的心理。
朴槿惠現在有些歇斯底里,對這樣的女人,如果是私事用一股愛的力量融化她可能擺平一切,但國家大事是冰冷無情的,所以誰也不可能用愛來溫暖她,能做的就是用更加嚴峻的形勢、更加冰冷的冰水來讓她清醒。
習近平主席
中國對韓的冰水是什麼?兩個層面:一個是經濟壓力,一個是安全壓力。
經濟壓力方面,考慮到韓國對中國經濟的依賴,中國手段應該很多,用經濟手段可以直接影響韓國財團、韓國民眾、韓國輿論。安全壓力方面,中國需要拿出一些特殊手段來影響韓國民眾,譬如中俄做出的一些選擇,中國自己做出的一些選擇,朝鮮的一些行動都可能引發韓國民眾的強力反彈。
潘基文
事實上,在占豪看來,現在能阻止薩德部署的只有韓國民眾。只要韓國民眾能給予青瓦台足夠的壓力,迫使青瓦台推遲薩德部署到朴槿惠任期結束或迫使朴槿惠提前下台,那麼薩德部署就可能被迫推遲到下任總統就任。
考慮到美國總統今年的大選,只要未來一兩年美韓不能完成薩德部署,待美韓下任總統時就會有更大變化空間。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可能參加下屆總統選舉,並且現在民調處於第一位,一旦潘基文當選,中韓關係可能又會發生新的變化。因此,在現階段,中國需要拿出一些行動做些什麼,迫使韓國政局發生一些變化!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8766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