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在南海仲裁案下一盤大棋 菲律賓越南傻眼
南海仲裁之後的局勢,大家都評論的很熱鬧。但有一個事情很蹊蹺,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就是南海仲裁法院其實是個野雞山寨仲裁庭,跟聯合國無關,也跟國際法院無關,其實是一個很古老的民間仲裁組織,跟聯合國在海牙租了同一棟樓而已。
這個仲裁庭屬於給錢就可以搞仲裁的那種,這回也是黑了心收了菲律賓三千萬美元(兩億人民幣),最後給了五百頁的仲裁結論,平均每頁四十萬人民幣。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南海仲裁案仲裁現場
這個野雞仲裁庭的身份本身不值得奇怪,就像很多搞建築設計規劃的公司,跑到建設部大院租一個房間,然後就聲稱自己有建設部背景是一樣的。這種事情中國人見得多了,國內干這個的人也不少。
真正不正常的是:這個野雞仲裁庭的身份,竟然是在仲裁結束以後,才被大力宣傳的。在此之前,中國的外交部門天天抗議,卻沒有大力揭露野雞仲裁庭的身份。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位於海牙的和平宮
南海仲裁到最後,連習總李總都出來講話了。這麼高規格的抗議,不要說野雞仲裁庭,有時候聯合國安理會討論中國問題都不一定能享受的到。
中國的外交機構、情報機構,有可能犯這樣低級的錯誤嗎?他們一直以為這是一個官方權威法庭?他們要一直等到仲裁結果出來之後,等聯合國官方微博和國際法院的官方網站出來闢謠之後,才突然明白原來這個仲裁庭就是個山寨機構?
這是不太可能的。外交部門情報部門那幫人,這點基本功還是有的,常設仲裁庭和國際法院有啥區別不可能不知道。
這個身份,又關係到仲裁結果的法律效力,外交部門天天嚷嚷仲裁結果是非法的,但就是不大力宣傳這個仲裁庭是野雞機構,而是含糊其辭,揣著明白裝糊塗,一臉傻白甜,這是為什麼?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聯合國否認和南海仲裁有關
仲裁這個事情,完全可大可小。小,可以當它不存在,就說這是個野雞機構,直接無視就完了。等它判決完成,外交部發言人再例行抗議一下,這個事情就過去了。一個民間機構的仲裁,難道還談得上多大的法律效力?
但是,在仲裁結果出來之前,中國在對外宣傳中很明顯在有意忽略仲裁庭的野雞身份,把事情搞大,不停的提抗議、放狠話,還拉上一堆第三世界的兄弟一起表態抗議,生怕有人不知道有這麼一個仲裁,搞得全世界風聲鶴唳,都以為南海要出大事了。中國要在南海動武了。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日本籍仲裁長
但最後仲裁結果真的出來了,中方也沒啥大動作,揭露了野雞仲裁庭的真實身份之後,就發表了一個要「堅持以談判方式來解決南海爭端」的不痛不癢的聲明,明確告訴大家:我是不會動武的,各位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可以洗洗睡了。
既然壓根就不準備動武,事前搞那麼大動靜幹啥?豈不是自己煽自己耳光?野雞仲裁庭的身份早就知道,對中方如此有利的消息為啥要等仲裁完了才大力宣傳?很多人就看不懂了。
南海仲裁前後,網上流傳著一篇《Y將軍權威解讀:中國安全局勢發展趨勢 》的文章。從語氣和內容來看,這個文章還真不是網絡寫手編的出來的,裡面有不少乾貨。這個Y將軍說了這麼一段話,很有意思:
「把挑戰當機遇,要有主動作為的思想。通過釣魚島事件,我們做到了常態化越過東海中線,並且進了釣魚島12海里,重新實現了對釣魚島的交叉、並行管控。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中國三大艦隊南海演習畫面
我們海監在釣魚島12海里以內巡邏的頻度、艘數都超過日本海保廳的船。同時,我們藉此成立了海警,海警船的總噸位、艘均噸位、現代化程度都遠超日本。」
這段話包含的意思,其實就有南海仲裁案的「題眼」,是解讀南海仲裁案中我國政府策略的關鍵之處。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中國三大艦隊南海演習畫面
Y將軍所說的「釣魚島事件」,就是指的2012年日本單方面宣布把釣魚島國有化引發的中日外交爭端。釣魚島之前是一直控制在日本人手裡的,他們經常登島,還有海警巡邏不准中方的漁船等進入12海里的範圍,把釣魚島12海里的地方當作自家領海了。
而中方一直也只是抗議,沒有任何實際舉動。因為那是現狀,主動打破現狀的一方就會在國際輿論上承擔壓力,說你主動挑起爭端。
所以其實日本「國有化」釣魚島這個事情,跟南海仲裁一樣,也是可大可小的一個東西。就是日本政府單方面宣布從名義上擁有釣魚島的「購買」回釣魚島。
是一個純粹形式上的東西,對現狀本身沒有什麼改變,也沒有派人去釣魚島辦理移交手續,就是在東京關起門來國內雙方簽了個合同,不會產生任何國際法上的效力。
但是中國方面激烈抗議,政治局大佬輪流上陣吆喝,把這個事情宣傳的全世界都知道。其實就是一個目的,告訴世界人民:日本在單方面改變現狀!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中國轟6k巡航南海
所以接下來中方就大舉派遣海監船進入釣魚島12海里巡邏,跟日本方面發生衝突,最後基本實現了釣魚島12海里的巡邏常態化,而且頻度、艘數都超過日本海保廳的船。
從最後的結果來看,中國明顯在釣魚島的權益前進了一步。
可以想像,如果沒有日本「國有化」的這個小動作,中方就直接派遣軍艦進入釣魚島12海里,那麼世界輿論一定會對我們非常不利,說是中國破壞地區和平與穩定了。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中國轟6k巡航南海
Y將軍說的:「把挑戰當機遇。」就是這麼個意思:中方不主動挑事,不主動破壞現狀,但是只要對方有一點小動作,我們就開足馬力就行宣傳抗議,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吃虧了,然後順理成章的搞點占便宜的實際動作,這樣就可以轉移世界輿論的關注點。
南海仲裁也是一樣,雖然是菲律賓花錢請的野雞仲裁庭,但也要努力把宣傳搞大,先裝著不知道這個仲裁庭的真實背景,有一些國際媒體渾水摸魚說是聯合國法院的仲裁庭,中國外交部門就裝著沒看見,反而跟著起鬨,核心目的就是要搞一個大新聞,把仲裁這個事情炒起來。
炒起來之後,全世界人民就都知道,菲律賓把南海爭端捅到海牙國際法院去了,這是菲律賓主動的跳起來的事端,中國是被動的。
中國那麼大聲的抗議,有意無意的忽略仲裁庭的野雞身份,就是為了達到這麼一個目的。也就是爭取國際輿論對我們的同情,轉移鬥爭視線。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中國海上核動力平台示意圖
這樣,等仲裁結果出來以後,中國馬上就宣布,填好的島嶼已經可以起降大型運輸機了,而且要繼續加大填島力度,還要再南海部署20個海洋核動力平台,在海上用核動力來發電……一系列措施就跟上來了。
如果沒有菲律賓仲裁的事情,這些新聞馬上就會引起國際輿論一片譁然,說中國又在南海挑事了。但是有了仲裁的事情,輿論的關注點就轉移了,大家覺得仲裁結果對中國很不利,中國吃了那麼大一個虧,在南海多填個島、搞二十個核電站也都是在「找平衡」,也就不顯得那麼咄咄逼人了。
點擊圖片 進入下一頁>>
中國海上核動力平台示意圖
所以,南海仲裁這個事兒,中國政府的反應,跟釣魚島事件一樣,就是所謂「把挑戰當機遇」的戰略思想的體現。也就是Y將軍所說的:「在南海問題上,我們不主動去收復島礁,但是對方在南海任何一個礁做出出格的舉動,那我就占領一個礁。」
這就是中國的決策者們「後發制人」的戰略思想的體現,以虛名上的損失,換來實際上的利益。哪怕是個野雞仲裁庭收了錢的建議,我也要做出一副吃虧吃大發了的表情,然後趁機開始建海洋核動力平台。也就是某位長者所說的,讓敵人先「搞一個大新聞」,我們就可以趁機「悶聲發大財」了。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