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8日訊,連日來,隨著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公布所謂「裁決」,南海問題再次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焦點。此間有外媒大肆渲染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島,並將其稱之為「建造21世紀南海海上長城」。
南沙群島是我國分布面積最廣、島礁數量最多的群島。
法國中國問題專家、巴黎第八大學地緣政治學博士皮埃爾·皮卡爾認為,仲裁庭的意義被西方媒體誇大了,前者做出的「裁決」十分危險,否認中國在南海的歷史權益與主權將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它很有可能會給其他小國起不良的示範作用,損害南海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
菲方覬覦並侵占南沙群島多年
中國對南海有歷史性權益,中國是最早發現並命名南沙群島的,也是最早並持續對南沙群島行使主權管轄的國家。二戰時期,日本在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侵占中國南海諸島,但二戰結束後,中國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所作出的明確規定,將南海諸島收復,並對其行使主權,這是十分明顯的事情。
中國對於南海的建設是主權範圍內的事,但這卻屢屢成為西方國家炒作的話題。《紐約時報》稱,自2013年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起,中國就一直拒絕承認仲裁庭所謂的任何裁決。在一定程度上,中國也不想改變有關南海島嶼及其附屬海域所有權的立場。
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然而在二戰結束之後,菲律賓就開始覬覦南沙群島。知事查閱資料發現,上世紀70年代以來,菲律賓違反包括《聯合國憲章》在內的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非法侵占了中國南沙群島的馬歡島、費信島、北子島、西月島等8個島礁,並企圖侵占中國的仁愛礁和黃岩島。多年來,菲律賓在非法侵占的島礁上不斷修建擴建島礁設施、部署武器裝備。與此同時,越南也沒閒著,其在非法侵占的南海島礁填海造地開始的也比較早。
此外,《華盛頓郵報》也曾披露,日本政府已在過去近30年間投入了6億美元,用於在沖之鳥礁培育珊瑚礁,搭建鋼鐵堤壩和修建水泥牆。日本關注島礁周圍豐富的漁業資源和礦產儲量,這些資源有可能價值數上千億美元。
西方媒體視而不見倒打一耙
對他國非法占據中國南海島礁的事實,西方媒體選擇視而不見,反而倒打一耙。美國國防部2015年發布的《亞太海上安全戰略》無視非法侵占的事實,竟聲稱,截止到2015年7月,南海各方共在南海通過填海製造了約1214萬平方米土地,其中:越南約占32萬平方米、馬來西亞約占28萬平方米、菲律賓約占57萬平方米、台灣地區約占3萬平方米。報告聲稱,中國大陸已經通過填海製造了超過1174萬平方米的土地,面積是剩下所有國家和地區填海面積總和的17倍。
中國海軍駐軍的有永暑礁、南熏礁、渚碧礁、華陽礁、赤瓜礁、東門礁和美濟礁。
此外,《亞太海上安全戰略》中還提及,中國大陸只花了不到20個月的時間就通過填海製造了這個有40年填海歷史的海域超過95%的土地。
金燦榮:我們是一般不出手,出手不一般
對於「堪比光速」建島速度,有「金句大王」稱號的國際問題專家金燦榮評論稱,「我們是一般不出手,出手不一般,一出手我效率就是你一千倍。我們本質上是農民的後代,我們修理地球的能力無與倫比。歷史上是修長城,現在是修海島嘛。」
金燦榮指出,控制了南海,美國的全球戰略布局就破解了,因為控制南海之後,我們就控制了太平洋印度洋貿易的90%,也控制了日本和韓國的經濟命脈。這也是歐巴馬政府一心想要「重返亞太」的戰略核心所在。
英國《獨立報》指出,近幾年,美國在「重返亞太」戰略框架下不斷向中國施加軍事壓力,但北京方面卻把重點放在海島建設上,並計劃通過這些方式構建「邊界」以防範「野蠻」入侵。
「為了渲染中國威脅,西方國家炮製了所謂的邊界概念,並將其稱為中國的海上長城。」皮埃爾指出,在這種意識主導下,西方媒體將中國的做法定義為「擴張主義」。但明眼人應該能看出,這其實只是一些希望破壞地區和平的人,利用別有用心的話題製造緊張的手段,或是以此為由向一些國家輸送武器的藉口。
「南海,咱們中國還是願意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然後以談判的方式解決,但現在因為美國施壓壓力很大,而且好像出手比較粗糙,公開耍賴,這是逼著中國作出反應。」金燦榮評論稱。
南海誰輸誰贏,中國不會沉默
南海仲裁案的仲裁結果公布後,《環球時報》稱,這是之前人們預測各種版本中最壞,也最無恥的一個。
杜特爾特表示:戰爭不是選擇。
俄羅斯《消息報》也分析指出,儘管中國批評態度強烈,但也給出了菲律賓新政府可以談判的信號。應該看到,菲律賓方面清楚意識到中國如果限制爭議海域的貿易和商業活動,將會對菲經濟造成多大的影響。巧合的是,新上任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似乎也正想做出讓步。法院的裁決雖然讓他們暫時擁有了在談判中更為強大的立場,但他們最終完全有可能與中國坐下來談判。
俄羅斯衛星網評論稱,面對美日等國施加的軍事、政治壓力,中國政府將還以顏色。而對仲裁庭的所謂裁決,將採取置之不理的態度,並繼續填海造島,甚至在必要時劃設南海防空識別區。在這方面,中國具有兩方面優勢。其一,仲裁庭所謂決議,不具有任何真正的執行力。也就是說,就算是美國也無法強迫中國履行這項決議。其二,南海各國家地區之間因存在分歧,無法制衡中國,這也是中國展開大國外交的良好機遇。
「REGNUM」新聞社進一步分析道,美國雖是菲律賓的保護傘,但仲裁庭的決議並不會改變菲律賓的地區力量,它依然沒有強大的軍事能力。相比,中國的實力一天天強大,如其他強大的國家一樣,中方不會放棄原來的立場,更不會因裁決而放棄國家利益。美國發出了「挑釁」聲明,但他們並未簽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謂裁決可以看做是大國力量碰撞後的產物,並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79577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