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國家永遠不忘中國的恩情:揮手送出超級油田撤了日本人的合同

文/姜成

圖片為伊朗自行研製的新型「卡德爾」反艦飛彈系統,據悉,在上世紀80年代美伊衝突之後,伊朗真正認識到自己缺乏衛護國門的能力,在此之後,反艦飛彈成為伊朗武器體系中發展的重點。艦射和陸基反艦飛彈則更加成為伊朗研發的重點。「勝利」-1、「卡德爾」和「諾爾」是伊朗近年來亮相的幾種中短程反艦飛彈,最初,伊朗研製反艦飛彈受到缺乏相關技術、基礎設施和預算等因素的嚴重困擾,所以對國外產品的仿製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認為,伊朗幾乎所有的反艦飛彈技術均來自中國,伊朗實際上的反艦飛彈自行研發就是對中國的近程C-701和遠程的C-802兩種反艦飛彈的技術國產化。

實際上,除去,反艦飛彈之外,中國還向伊朗提供了大量軍事技術,包括上世紀80年代開始出口的大量主戰坦克、裝甲車、訪化作戰裝備等等,而且中國還向伊朗提供了大量航空兵器,包括上世紀90年代出口的殲-7戰鬥機,由於伊朗航空工業基礎薄弱,不具備研製和生產高性能作戰飛機的能力,其作戰飛機基本都是從國外購買的,上世紀70年代前,伊朗從美國和法國購買了F-14、F-4、F-5和「幻影」 戰鬥機,以及一部分美製「霍克」防空飛彈。但90年代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開始對伊朗實一施制裁和武器禁運,伊朗轉而從俄羅斯和中國進行部分戰鬥機。

實際上,長期以來,受制於武器出口制裁,伊朗無法獲得先進的武器裝備,即便是俄羅斯也不願冒著惹惱中東相關國家的風險,向伊朗出口武器,中國和俄羅斯成為最願意幫助伊朗的兩個國家,在伊朗被封鎖後爭取外部援助的力量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伊朗一再遭受西方不公正對待的情況下,只有中國全心全意幫助伊朗發展的民族工業和經濟發展,包括伊朗首都德黑蘭地鐵、大型水力發電站、鐵路、高速公路建設,都是中伊合作的典範。

按照伊朗的說法,中國在伊朗最困難的時候從來沒有放棄過伊朗,放棄過與伊朗的合作,中國不會因為別人的施壓就離開伊朗,這一點十分重要,據悉,2015年至2016年,在伊朗結束為期幾十年的經濟封鎖和制裁後,全世界都在試圖進軍伊朗,獲得伊朗豐富的石油資源,但其中有一個國家現在卻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就是日本。

據日本媒體報道稱,日本在2014年,與伊朗簽署的一個世界級超大型油田開採計劃,但由於日本在美國制裁伊朗期間也頻頻效仿,對伊朗採取了一系列強硬的撤資措施。而如今伊朗開始解除制裁,但日本在伊朗西南部阿扎德甘油田項目被伊朗立即轉交給了中國。軍事專家雷澤告訴記者,伊朗是中東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國,在伊朗遭受國際制裁期間,中國與伊朗同甘共苦、患難與共,伊朗不忘中國恩情讓人感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7409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