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2014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中華穿山甲列為極危物種,與此同時現今人們所知的其餘七種穿山甲種類瀕臨絕種名錄中的保護級別提升至「易危」標準,其中的馬來穿山甲更是從易危的名單提升至極危物種。
實際上,被人類迫害的穿山甲在維護山林和生態平衡上佔有相當大的功勞,主要是因為牠們以白蟻、虎頭蜂等昆蟲為食,根據估算一隻成年穿山甲最多可以吃500公克白蟻,能保護250畝的森林不被白蟻入侵。不過這種人畜無害的動物,卻因為一身獨特的鱗片,成了有心人士的覬覦目標。
坊間謠傳穿山甲的鱗片具有活血通經的藥效、其軟嫩的肉質更是受部份饕客喜愛,而皮革又可被加工製成皮包、皮鞋、皮帶等飾品,導致越來越多生活在野外的穿山甲,遭人們大肆捕獲。
通常穿山甲遇到危險時會縮成球狀,以求庇護,這招剛好能躲得過一些兇猛的動物野獸,但卻躲不過狡猾的人類。一些不肖的盜獵者會用濃煙把躲進洞裡穿山甲薰出來,接著趁牠們縮成球狀時直接撿起來丟進麻袋裡裝著。
可憐被捕獲的穿山甲就這樣硬生生的丟進熱開水裡燙,讓工人方便將牠身上的鱗片全都拔除,做成中藥材。
接著被拔光鱗片的穿山甲就會風乾,用石膏捲成「穿山甲球」進行走私,賣給有需要的人食用。
不過有時候,商人為了滿足其他人的特殊吃法,會直接以殘忍的方式:活剝、砍殺來料理。
就連剛出生沒多久的穿山甲也難逃厄運,相傳對岸的許多高官喜歡品嚐肉質鮮嫩的穿山甲,因此這些穿山甲寶寶才會淪為盤中飧。
其實這種看似補身體的食品,在專家眼裡看來不以為然,主要是穿山甲的藥效並沒有得到實際的證明,再者牠的鱗片成份與人類的指甲成份相近,同為角質,而且在走私的過程中,不肖商人為了方便運送會將成千上萬的穿山甲層層堆疊,甚至是替牠們注射一些鎮定劑、麻藥控制以便於順利的送達賣家手中,殊不知這項手法,在長期下來可是會讓食用者的肝腎出問題。
想補身體不能反而病從口入且破壞環境的生態,實在是最不可取的事了,尤其最近小編從新聞上看到南投縣水里鄉菜市場有人叫賣受傷穿山甲的的消息,更令人火大。希望大家能有所警惕,如果再不遏阻這股歪風的話,我們的下一代以後就只能從標本認識這種生物了。分享出去,提醒其他人注意穿山甲的生存危機。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702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