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8 17:44
二戰時,美軍曾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剛剛研製出來的原子彈,一聲爆炸,兩地上空升起的蘑菇雲,久久沒有散開,數十萬平民慘遭傷害,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核打擊。
同時原子彈巨大無比的殺傷力與威懾力,展現於世人面前。而就在韓戰期間,美國卻企圖故伎重演,多次密謀使用核武器對中國進行核訛詐,核戰爭一觸即發。
韓戰爆發
1950年6月25日,朝鮮南北內戰爆發。隨後,美國拼湊了16個國家組成的所謂「聯合國軍」,麥克阿瑟任總司令,由仁川登陸,悍然入侵朝鮮,很快又越過三八線,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為了抗擊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支援北韓人民的正義事業,10月19日,6個軍共18個師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雄糾糾地奔赴朝鮮戰場。經過一個多月的戰鬥,志願軍擊碎了麥克阿瑟「回家過聖誕節」的叫囂,「聯合國軍」傷亡達3.4萬餘人,被迫從鴨綠江邊撤至三八線附近。
杜魯門:我們一直在積極考慮使用原子彈
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大規模出兵參戰和美軍的慘敗,引起了美國的震驚和恐慌。情急之下,杜魯門拋出了他的最後一張「王牌」——原子彈。
早在1950年7月中旬,美國國務院政策設計委員會的一份研究報告就提出,如果中國或蘇聯軍隊在朝鮮參戰,美國應該使用原子彈。而當五角大樓在秘密討論使用原子彈的時候,杜魯門卻在無意間泄露了美軍可能使用原子彈的「天機」。
雖然,此言一出,輿論一片譁然,最終在各方壓力下,杜魯門被迫正式聲明「不使用原子彈」,輿論才大體上平靜下來。
麥克阿瑟:建議投擲20至30顆原子彈
曾是美國西點軍校校長、二戰期間著名英雄的麥克阿瑟在朝鮮戰場上被彭德懷打得一敗塗地,自然惱羞成怒,極力想挽回面子,總想把戰爭擴大到中國,使韓戰演變成中美大戰。
甚至,麥克阿瑟曾狂妄地建議,投擲20至30顆原子彈轟炸中國,在中朝之間沿鴨綠江設置一條放射性地帶。他認為,採取這些行動,將嚴重削弱並大大抵消中國進行戰爭的能力,從而不僅能確保在朝鮮的勝利,而且還能把亞洲從它面臨的滅頂之災中拯救出來,否則,就會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產生嚴重的後果。
後來,麥克阿瑟的我行我素引起英國等盟國對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擔心,當時已能生產原子彈的蘇聯也提出強烈抗議,「炸彈也可用炸彈回敬」。由此,杜魯門不得不親自出面阻止麥克阿瑟的冒險行徑。
但是,杜魯門仍不能使麥克阿瑟安靜下來。麥克阿瑟不僅依然隨隨便便向報界談論原子彈問題。最終,杜魯門忍無可忍。1951年4月11日,杜魯門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布解除麥克阿瑟遠東軍總司令及「聯合國軍」總司令等職。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69863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