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東協緊盯南海仲裁結果:菲態度備受關注1

參考消息網7月9日報道外媒稱,菲律賓外長佩費克托·亞賽8日說,如果菲律賓贏得下周即將宣布結果的仲裁,菲願意與北京共享南中國海海域的自然資源。

據法新社7月8日報道稱,亞賽還說,杜特爾特總統希望下周仲裁結果出爐後,儘快與中國進行直接對話,以就南中國海海域的天然氣資源聯合開發和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漁場問題進行協商。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8日報道稱,東南亞國家前不久未能在南中國海領土爭端問題上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但它們仍有可能針對海牙仲裁庭關於中國主權聲索的裁決發表聯合聲明。

海牙仲裁庭將於下周作出裁決,觀察人士稱,假如東協不能在這起菲律賓起訴中國案件上找到共同立場,該組織的信譽就會岌岌可危。

國際戰略研究所的研究員亞歷山大·尼爾說:「我認為,如果東協不發表聲明,那它就會愈發失去信譽,所以我認為它有可能發表聲明。」

印尼《雅加達郵報》6月10日曾援引印尼資深外交官德里·阿曼的話說,東協正努力「就可能發表的聲明達成共識」。

報道認為,然而,鑒於東協國家圍繞與中國的海上爭端和北京日益增強的區域影響力有著根深蒂固的分歧,分析人士認為,指望它們商定一份措辭強硬的聲明是不現實的,那會進一步激怒中國,而中國是東協的最大貿易夥伴。

澳大利亞國防學院的榮譽退休教授卡萊爾·塞耶表示:「東協當然應當能夠發表一份聯合聲明……但東協為了達成共識可能會淡化尖銳措辭或避免提及中國。」

據《日本經濟新聞》7月8日報道稱,海牙仲裁庭圍繞中國南海海洋活動的裁決即將於12日作出,警惕情緒正在東協內部蔓延。因為起訴中國的菲律賓發生了政權更迭,態度已經轉變。如果菲律賓以同中國開展雙邊磋商為優先考量,對中國的包圍網恐將解體,菲政府的應對備受關注。

報道認為,菲律賓一直高舉牽制中國的大旗。在中國尚未改變在南海建設軍事要塞的強硬態度的背景下,中立的新加坡、印尼等國也開始傾向於對華牽制。但是杜特爾特政權一旦同意展開雙邊對話,東協內部的對華姿態有可能變得更加搖擺不定。

報道稱,在如何應對仲裁的問題上,東協各國的步調已經混亂。雖然向著發表聯合聲明敦促中方尊重裁決結果的方向在進行協調,但親華的一些國家已經提出不同意見。東協的對華姿態有可能基於菲律賓的反應被迫做出調整。

在仁愛礁「坐灘」的「馬德雷山」號登陸艦上的菲律賓軍人(路透社)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663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