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如何解決網絡安全問題?

在歐巴馬總統和習近平主席時代,美中關係面臨兩大突出挑戰。第一項,地緣政治和南海疆域主權紛爭。對於不同國家政府而言可以說屬於慣例,就是在領土主權和行使權力上有爭議。

第二項挑戰,就是美國和中國政府在網絡空間將如何作為。中美兩國決策層花在理解個中險象和探索解決方案上花的時間幾乎一樣。經過多年靜悄悄的諮詢和公開的指責,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到訪華盛頓時帶去了事態可能會有進展的信號。但在今年6月舉行的一次美中網絡空間問題會議結束後,雙方究竟取得了多大進展,仍不明朗。

網絡安全議題中通過網絡竊取智慧財產權是一大關注。

有的放矢

美中網絡空間挑戰這個議題包含了大量不同類別的固有和新產生的問題。在網絡空間問題上的分歧本身也涵蓋廣泛,從全球網際網路的監管模式到各國政府是否能夠、應該或者如何控制信息在境內和跨境流動,不一而足。網絡安全問題也同樣,涵蓋了從潛在的出於軍事目的非法利用網絡到保護個人隱私和執法,林林總總。

然而,從習近平上台後與美國政府的早期互動來看,美國始終有一項突出的指稱,即來自中國的實體為本國企業獲得競爭優勢而竊取美國商業機密。

有鑒於此,美國方面在去年9月雙方達成共識後作為一項突破大加宣揚的是,在沒有承認之前任何不良行為的情況下,習近平和歐巴馬首次共同承諾「兩國政府都不從事或在知情情況下支持出於為公司或商業部門提供競爭優勢的動機而利用網絡竊取智慧財產權,包括貿易機密或其他保密的商業信息」。

歐巴馬對這種宣稱持謹慎樂觀態度,兩國政府承諾設立打擊網絡犯罪及相關事項的對話機制,並組建專家小組就網絡空間的全球規範和準則的確立展開更廣泛的討論。本質上看,美國政府就中國政府內部許多人多年來始終否認存在的一個問題贏得了公開、正式的承認。美國官員小心地平衡措辭,宣告勝利的同時對將來的結果保持懷疑。

美國的一大關注得到了正面處理,溝通渠道也行將拓寬。

向哪裡前進?

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結束後沒幾天,又舉行了打擊網絡犯罪及相關事項的高級別對話。

6月中旬,美中政府間的年度戰略與經濟對話結束幾天後,兩國政府又舉行了第二次會談,就是打擊網絡犯罪及相關事項對話。在最初的聲明中,這個對話被稱作論壇,旨在「評估就網絡惡意行為提出的信息和協助請求所獲得的回應的及時性和質量」。換而言之,它或許是兩國政府監督對方履行習近平簽字同意的措辭謹慎的承諾的一種方式。

但是,迄今為止公眾還沒有看到實際發生的事件得到處理的跡象。也許正在進行直接商議,但美國官員發表的公開聲明和頭兩次會議公布的聯合文件顯示,兩國政府花更多時間討論未來的措施,而不是處理案例或急迫問題。簡而言之,儘管新開渠道的會談似乎是實質性的,但是否服務於最初廣而告之的目的卻不清楚。

最近這些對話取得的一些最有希望的結果都是前瞻性的。據報道,兩國政府決定「制訂行動計劃處理商務電郵詐騙(BEC)」問題。如果這一行動富有成效,如果確實制訂了計劃,那麼美國和中國就是在聯手解決一個各地商家都受其害的全球性問題。但前瞻計劃受制於兩國各自的國內政治變化,而且一個雙邊行動計劃將如何轉換成有效合作也不清楚。

信任與核實

這些會談表明政府部長和官員們在履行諮詢商議的承諾。但公眾如何評估網絡商業盜竊的處理呢?可靠的消息極少:企業往往不願公開自己數據丟失的事,美國政府對公布情報部門調查結論也很謹慎。

通過高級別官員在國會作證和在公共論壇發表講話,歐巴馬政府發出了謹慎樂觀的信號,暗示習近平訪美後來自中國的得到政府支持的商業間諜案數量可能有所減少。為商業客戶監察網絡攻擊的私營保安公司發布的測評報告結論各異,但它們都遭遇的一大挑戰,即確定黑客攻擊行為中潛在的政府參與程度。

一份就來自「基地在中國的可疑團體」的網絡攻擊案例減少進行評估的報告展示了解讀美中網絡空間對話取得進展的公開信息的複雜程度。保安公司Fireeye 的這份報告稱,自2014年中開始,與中國有關聯的網絡攻擊 大幅度減少 – 這發生在2015年9月兩國發表聯合聲明之前一年多。前布希政府律師傑克·戈德史密斯(Jack Goldsmith)指出,如果習近平的公開聲明與攻擊案例減少沒有對應關聯,那就必須尋找其他原因。

擴展地平線

曾經較遙遠的擔憂隨著「物聯網」日益成為現實而變得緊迫。

短期內無法判斷是不是美國的外交壓力導致中國政府來解決這個問題。即使商業間諜問題100%解決了,美中網絡空間對話機制的真正考驗還在於它是否能成長為一套雙邊、多邊、進而全球範圍的應對新型挑戰的強大力量。

美國利益團體還有其他希望政府跟中國提及的關注事項。正在成為頭等重要的事項中包括美國科技公司的中國市場准入問題。中國已經公布的和提交的規則對包括網絡基礎設施到線上服務等諸多行業的企業造成重大不確定因素。

有人認為,這些規則是為托舉中國科技公司設計的不合法的保護主義措施;還有人認為,中國的「防火長城」和相關的網上內容控制是信息服務自由貿易的壁壘。兩國政府如何處理這些挑戰將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公共討論,至少在美國如此。

但是,一些正在出現的最重要的問題公眾通常看不到。美國和中國的社會及經濟都日益依賴網絡的穩定和安全。兩國政府將必須相互合作,也必須與大量不同領域的企業合作,一起應對共同面臨的挑戰,比如金融網絡和關鍵基礎設施網絡的安全保障。一些從前看似較遙遠的安全事項需要引起廣泛的國際關注和緊迫的行動,其中之一就是從冰箱、汽車到醫療設備等各色各樣的聯網電器在日常生活中的迅速普及。所謂的「物聯網」提出的巨大挑戰不分國界,但目前世界各國政府對這個安全問題幾乎完全無視。

美中就網絡空間開啟對話到目前為止尚難定論的成功如果說有值得汲取的教訓的話,那就是科技政策問題不能歸結為單獨的惱人事件。對待科技政策必須有務實的態度,承認有些領域可以達成協議,有些將會有摩擦,但所有的問題都需要國際合作、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合作來共同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6166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