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開發國家又稱作已開發國家,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一般說的工業化國家也指已開發國家。 目前,已開發國家中以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瑞典等國最為發達。像美英日這些國家在二戰前就已經相當發達,而澳大利亞等國是後起之秀。還有像韓國這樣原本貧窮,卻用短短几十年實現現代化的國家。
以前界定一個國家是否發達,一般都用人均GDP界定,但這樣做存在缺陷。因為人均GDP不穩定,受匯率、物價影響大。更重要的是,這東西不能完全代表經濟水平。有些國家依靠石油也能有很高的人均GDP,但經濟不一定發達,比如沙烏地阿拉伯。 對此,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編制了「人類發展指數」,取代單一的以人均GDP界定經濟是否發達的方法。這樣客觀多了。聯合國認為人類發展指數高於0.9的即為已開發國家。 截止到2010年,聯合國已經認定43個已開發國家。分別是: 美國、英國、日本、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奧地利、比利時、愛爾蘭、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冰島、瑞士、盧森堡、荷蘭、希臘、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波蘭、安道爾、以色列、愛沙尼亞、賽普勒斯、列支敦斯登、馬爾他、摩納哥、聖馬利諾、斯洛維尼亞、新加坡、巴貝多、阿聯、巴林、卡達、汶萊。
但是,聯合國認定的結果存在爭議,像美國、日本這樣的國家不用說,一定是已開發國家,像韓國這樣的後起之秀不用說,也已經是較富裕的已開發國家。但是,聯合國將阿聯、卡達、巴林、汶萊這些依靠石油出口發展經濟的國家也列為已開發國家,很多人表示不認同。這些國家雖然人均GDP很高,可經濟水平並不算很高。如果他們是已開發國家,那科威特是不是也是?
另外,還有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愛沙尼亞等國是不是已開發國家?這些國家人均GDP只是最近幾年才超過1萬美元。矛盾的是,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經濟水平比波蘭、愛沙尼亞還高,為何不將其也列為已開發國家?個人覺得,這些國家很有待商議。 值得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亞洲國家被列為已開發國家,就聯合國來說,已將日本、韓國、新加坡、汶萊、以色列、阿聯、巴林、卡達認定為已開發國家。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