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是抗戰時期一句響徹中華的鏗鏘豪言,是那個時代的傳世經典。可是,首先說出這就話的人卻只是個小小的團副,這還要從一場慘烈的戰鬥說起。
1942年2月底,中國遠征軍開始入緬作戰。第五軍入緬的先頭部隊第二00師(師長戴安瀾),先行入緬,士氣高昂。卡車上貼滿「驅逐倭寇,揚威異域!」「為國爭光,不勝不還!」的標語。1942年3月7日二00師日夜兼程,到達戰鬥第一線同古。當時駐守在同古的是英緬第一師,土氣極為低落,未作迎戰準備,只準備安全後撤。3月18日,日軍向同古推進,英軍同時撤往普羅美。從19日起,日軍第五十五師團向同古發起攻擊。
雲南松山的中國遠征軍雕塑群同古保衛戰前,200師師長戴安瀾召集軍官開會,徵求大家意見。大家對是否堅守存在分歧,爭論不 休。此時,598團中校團副黃景升憤然而起,慷慨陳詞,自願領兵禦敵。戴安瀾師長問:「你帶兵抗擊,可有勝利把握?」黃景升慨然應曰:「報告師座,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他講完後,戴安瀾師長及所有軍官大受感動和鼓舞,最終200師下定決心抗擊日軍。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黃景升以生命實踐誓言,身先士卒,英勇殺敵。23日,日軍主力兩個聯隊猛攻第598團,英勇的官兵們,拿起集束手榴彈,硬是打退了日冦三次步戰協同衝鋒。第4次,一連有5名握著集束手榴彈衝出去的士兵中彈陣亡。在前線督戰的黃景升竟然自己抓起集束手榴彈衝出去,炸翻了一輛戰車,戰壕里的戰士們見狀,也一個個滾出戰壕,撲向日軍的戰車。此時一股日軍集火掃射,黃副團長跳起來大聲喝令臥倒,不幸中彈倒地,壯烈殉國,時年僅31歲。
在其激勵下,中國軍隊越戰越勇,掩護了英軍撤退,為遠征軍的後續部隊贏得了時間,最後第二00師全師安全轉移。連日軍也承認,同古戰鬥是緬甸戰役中日軍最艱苦的一戰。 戰後,杜聿明給上級的報告中,專門將「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一句作為全文結尾,蔣委員長聞言一震,問道:「這個團副現在還在嗎?」杜聿明沉痛地回答:「報告校長,他已經實踐自己的諾言,殺身成仁了。」蔣介石聞言幾乎落淚,沉默良久,甚為惋惜。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黃景升的家鄉江西石城縣於縣城西門壩建立《抗日陣亡將士黃景升紀念碑》以作紀念,蔣介石為他親自題詞。而那句「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的鏗鏘豪言也迅速流傳開來,成為永遠的傳世經典。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5999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