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用行動回擊馬雲的「銀行不改變,那我們就改變銀行」

記得餘額寶誕生之前,馬雲就曾放出豪言「銀行不改變,那我們就來改變銀行」,那句話在當時被很多人看作是馬雲虛張聲勢的慣用」伎倆「,很多金融機構更沒把它放在眼裡,他們以為那只是一句玩笑而已。然而走到今天,隨著支付寶,微信支付,百度錢包,京東錢包等網際網路支付藉助其本身獨具的吸引力四處攻城略地,用戶被一個個搶奪時,銀行不僅笑不起來了,更是慌了。而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平安銀行馬明哲則直接把阿里巴巴、騰訊等網絡企業視為傳統銀行最大的敵人。

雖然這幾年中國的銀行們也加快了自身改革的步伐,不再坐等儲戶上門,為了完成指標和招徠客戶,學網際網路企業放低身段,上大街吆喝叫賣,同時推出自己的網際網路金融產品,為了不使客戶快速流失,他們也曾與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合作,比如銀聯與美國的蘋果公司聯手推出Apple Pay,但是苦於自己網際網路基因的缺乏,推出的產品無論是在產品體驗上,還是營銷策划上都與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公司有一定的差距。

面對網際網路技術對傳統金融體系的衝擊,中國的銀行們為了完成從傳統金融到網際網路金融的嬗變,不得不借用監管部門推出各種監管手段,比如早期的調低快捷支付轉入額度,工行、建行均為單筆限5000元每月限5萬元,農行、中行均為單筆限1萬元單日限1萬元。從今天起的支付用戶實名認證,如果不實名的話,用戶的各項功能會受到限制。支付寶餘額20萬限額等。 最後不管是網際網路金融還是傳統金融,如果不能保證資金安全,不讓金融走向法治化的發展軌道,不讓人們享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不給用戶帶來好的服務和體驗,都將在大浪淘沙之後被淘汰。至於老百姓也不要盲目一邊到的趨勢,我們更應該提出自己的需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支持那些給我們資金安全保障,給我們好的服務的一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545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