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美元對人民幣的大規模的決戰正在展開,當下最大的匯率操縱國實際上是美國。你外匯儲備少時,它攻擊你貨幣,使你貶值造成貨幣危機;你外匯儲備多時,它力推弱勢美元,拉動全球資源價格暴漲,直接打擊你外儲的購買力,使你數十年經濟增長的成果頃刻化為烏有。
英國脫歐震驚全球,市場對公投結果反應劇烈,說它是一場大屠殺一點都不誇張。英國脫歐公投所產生的「蝴蝶效應」仍在繼續,周一全球市場一片慘澹,歐美股市大幅收跌,美股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挫,道指跌1.50%,歐股大跌,泛歐STOXX Europe 600指數重挫4.1%。
脫歐風暴延續,全球市場仍血流不止,英鎊兌美元跌至31年新低,觸及1985年中來最低水準1.3122,較6月23日公投當日收盤水準暴跌了約11.7%。
人民幣也連續暴跌,昨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下調近600基點,創6年來新低。今日,人民幣繼續貶值,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6.6528元,下調153點,續創2010年12月來新低。
而另一邊,美國方面也沒閒著,德州要求「脫美」獨立。
英國脫歐引發的「大屠殺」仍在繼續
據報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周日(6月26日)在天津會見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時表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不穩定因素上升,都可能產生「蝴蝶效應」,對世界經濟復甦和金融市場穩定帶來影響。
很顯然,英國脫歐引發的「大屠殺」仍在繼續。歐洲股市周一續挫,銀行股錄得史上最大兩日跌幅,因對英國決定退歐的不確定性繼續重創全球市場。
英股富時100指數大跌2.55%,報5,982.20點,法股CAC 40指數大跌2.97%,收報3,984.72點。德國DAX指數急挫3.02%,收報9,268.66點。泛歐STOXX Europe 600指數重挫4.1%,上周五暴跌7%,創2008年來最大單日跌幅。
歐洲銀行股勁跌7.7%,兩日內市值蒸發超過20%,收盤水準僅略高於2011年底歐債危機高峰時期觸及的低點。分析師表示,英國退歐可能給銀行盈利造成更大壓力。超低利率、成長緩慢以及壞帳累累已經損及銀行的盈利。
除了股市大跌,英鎊更是慘不忍睹,周一(6月27日)英鎊兌美元跌至31年新低,反映出英國投票脫歐後投資者沉重的悲觀情緒,分析師預計未來幾個月英鎊將進一步深跌。歐元也下挫。
而人民幣也在上演暴跌, 6月27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大幅下調599點,報6.6375,創2010年來新低。這不禁讓人擔憂,人民幣是否正在或將要經歷「8·11匯改」的波動情景。
全球投資者都過度關注了英國退歐問題,付出的代價就是忽視了其他在宏觀層面有更加重大意義的事件。中國正在進行的人民幣秘密貶值行動對於全球經濟要比這重要得多。
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直表現得相當穩定,因此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它實際上已經在持續走低了。從8月貶值前夜開始,中國的貿易加權貨幣籃子已經貶值了大約10%。
央媽及時回應
英國脫歐公投推升了美元指數,加大了人民幣貶值壓力,中金公司分析師余向榮、劉鎏及梁紅在日前發表的報告中寫道,中國貨幣寬鬆空間和必要性加大,年內降准多次甚至降息的機率增加。中國央行6月24日晚上稱已注意到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公布後金融市場的反應,並已做好應對預案。其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維護金融穩定。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27日上午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出席2016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中國將進一步放寬對外國投資者的准入。中國不會允許資本市場出現井噴式和斷崖式的變化。中國將按市場規則和國際慣例對個別違約行為依法處理。英國脫歐後中國盡努力維護自身金融和資本市場穩定。中國仍是世界上最有潛力的投資的市場。
無可否認,一場阻擊人民幣的金融大戰早已拉開,我們已經深陷其中,決戰的時刻隨時都會到來。
德州人:英國能脫歐 我們也想「脫美」
但「蝴蝶效應」不只波及英國和中國,美國也沒躲過。全球無限制債券基金的經理比爾-格羅斯表示,在英國上周投票選擇脫離歐盟後,美國陷入經濟衰退的幾率可能高達50%。
格羅斯表示,這樣的國債收益率差距可能會推高美元,把美國陷入衰退的幾率推高至30%-50%的區間。他說,雖然英國在全球經濟中占比不高,但是上周的公投將導致全球的貿易、人口流動和經濟增長減速,而這些因素多年來一直是推動經濟擴張的力量。
英國脫歐除了對美國經濟會有影響,這不,還勾起了德州人「脫美」的心。
據報道,6月24日,德州民族主義運動主席Daniel Miller稱,計劃重啟在2018年下個選舉周期的「脫美」宣傳運動,且該團體宣稱有25萬支持者。
據Vocativ對「Texit」(「德州脫美」)的分析,2016年以來,超過5800人在推特參與該話題。在英國脫歐公投最終結果宣布的前後一小時,「Texit」話題參與者約1,745人。
米塞斯研究院(Mises Institute)指出,作為美國南方最大的州、全美四大州之一,德州的經濟與人口規模與澳大利亞相當,且GDP超過加拿大和紐約州。
而實際上,這並不是德州第一次產生「脫美」的意願。
2012年,歐巴馬成功連任後,美國五十個州都已遞交類似於「本州脫美」的請願,徵集簽名達數十萬個。其中,德州請願書影響力最大,徵集簽名十餘萬,請願書起草者指出,作為世界第15大經濟體,德州要求脫離美國,成立獨立的政府。
總結:全球經濟一體化時代,國家之間既是合作夥伴,又是競爭的對手。誰的綜合競爭力強大,社會經濟發展具備可持續性,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加,誰就是世界資本的價值窪地。中國在此之前之所以成為世界工廠,全憑廉價勞動力和資源優勢,當這一優勢逐漸消失時,跨國公司離境朝自然出現。中國只有轉變發展路徑,依託創新和技術驅動的質量和品牌優勢,才能重新博得全球資本的青睞。
這就更需要依託我國有穩健的貨幣政策、高效廉潔的政府、自由市場競爭機制、完善的金融市場環境,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才能逐漸得以實現。如果單純依靠央行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不是辦法,不僅空前耗費經濟資源,造成經濟結構失衡,且加劇國內通脹,對企業創新和社會內需形成嚴重阻礙。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49856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