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分手東方聯手,世界秩序迎來大洗牌?

國際頭條| 2016-06-28| 檢舉

西方分手東方聯手,世界秩序迎來大洗牌?

近來,世界舞台上演了兩部大戲,讓人目不暇接。

看西方,英國剛宣布「脫歐」,負面效應便接踵而至。250多萬英國人要求重新公投,荷、法等國右翼黨派呼籲也舉行脫歐公投,歐盟則要求英國馬上走,以威懾可能蠢蠢欲動的成員國。可見,英國退出歐盟將造成嚴重後果並非危言聳聽。

看東方,中俄兩個大國為戰略合作按下快進鍵,共同簽署並發表3個重要文件,其中《關於加強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尤為引人關注,此前中俄從未專門針對「全球戰略穩定」發表過全球聲明。

一邊是西方大國分手,一邊是東方大國聯手,在公道君(ID:bjrbplb)看來,這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東西方力量此消彼長,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在迎來大洗牌。

後危機時代,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並未發生根本性變化。然而,這一基本架構之中,一超實力正在減弱,逐漸形成了美國、歐盟和新興大國三種重要力量的三元結構。如今,英國脫歐勢必極大削弱歐盟和英國在全球政治格局中的博弈力量。作為一超的美國,在全球貿易和經濟及政治方面的話語權或將得以強化。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俄關係越走越近。當然,這與兩個國家面臨的國際形勢息息相關。歐洲方面,美國領導北約不斷東擴直逼俄羅斯的家門口;亞太方面,美國一手調整軍事部署,將60%的美海軍作戰力量轉移到亞太,一手積極拉攏盟友,企圖組建「亞洲版的小北約」,以達到進一步牽制中國,維繫亞太霸權的目的。此情此景之下,有著「革命友誼」的中俄兩國進行更為深入的合作實屬應時之舉。

有觀點認為,未來的世界秩序可能出現兩種趨勢:一方面,世界秩序可能進入一個較長的崩解與重組時期,在這期間一定程度的失序與混亂很難避免;另一方面,我們也可能迎來一個更公正的世界秩序——一個更符合對等與互惠原則的國際經濟交換模式,一個更尊重文化多元性的全球公共論述領域,一個更能統籌兼顧地球上絕大多數群體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的全球經濟秩序,一個更能體現「休戚與共」及「和而不同」理念的全球秩序。

公道君認為,這樣的趨勢與我們國家的願景是契合的。在中國所構想的全球治理體系中,沒有任何一國可以主導或掌控全球治理話語權,任何規則的制定、秩序的建立,都必須由所有治理參與方共同協商和建設,而治理的成果則由所有參與者公正地共享。

這一點,從中俄在《聲明》中對世界熱點問題的表態即可見一斑。比如,反對建立封閉性貿易組織;反對政治上單邊制裁;維護二戰成果,反對歪曲歷史;反對將海洋爭議國際化和進行外部干涉;反對域外勢力在東北亞地區加強軍事存在,等等。中俄這些「反對」,措辭都相當含蓄,並未指責任何一方,但到底指向哪些國家,明眼人大可給出判斷。這種立場的達成,無異於一個重要砝碼,將有力避免世界秩序天平的失衡。

需要注意的是,中俄關係雖如此密切,但並不具有結盟性質。眾所周知,組建軍事同盟其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是雙方面臨共同的敵人,且均具有這樣的政治意願。中俄兩國儘管遭遇著來自美國的干擾,但二者與美國的關係也絕非冷戰時期的敵國關係。

況且,同盟這一模式早已不適用於風雲多變的大形勢。即便是堅如磐石的北約和歐盟內部,也圍繞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發生矛盾和衝突。近日,英國脫離歐盟就是最好的證明,更不用提美國夾在日本和韓國兩個盟友之間有多難做了。所以,靈活的雙邊關係也許是現在最符合中俄利益的一種形式。

而這,也為各個國家提供了一種思路。綜合判斷,未來的世界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主要已開發國家與新興國家是否能夠成功合作。積極尋求最大公約數,就能不斷釋放正能量,最終利人利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4952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