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倫敦27日綜合電)英國上周四公投決定脫歐,有傳媒引述歐盟高級官員消息指,預料英國首相卡麥隆周二出席歐盟峰會時,不會啟動《里斯本條約》(Treaty of Lisbon)第50項條款,開始脫歐程序,但預料他會在會上報告脫歐公投結果。
英媒引述消息指,歐盟峰會上卡麥隆將不啟動脫歐程序。(法新社照片)
有歐盟高級官員周日表示,預料卡麥隆在周二的歐盟27國峰會上,不會立即啟動脫歐程序,不過相信他會報告何時及如何脫歐等事項,亦會報告目前英國處境。
早前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及多個歐盟成員國外長表示,英國應立即啟動脫歐程序。英國外相夏文達暗示,英國不會急於脫歐程序,在英國未選出新首相之前,都不會啟動脫歐程序。
有消息指,法國總統奧朗德及德國總理默克爾已於周日通電話,並在處理英國脫歐上取得共識,二人將在周一在德國柏林會面,討論有關細節。
歐盟28成員國將於周二舉行峰會,屆時卡麥隆將於晚餐會上,向其他成員國報告脫歐事宜。其餘27成員國聽取報告後,將於周三會面討論英國脫歐一事。
捷克外長指責容克未阻英國脫歐
捷克外長扎奧拉萊克周日指責歐洲委員會主席容克未有嘗試阻止英國脫離歐盟,認為他應該辭職。
扎奧拉萊克在捷克公共電視台的辯論中說,現時他看不到這名歐盟委員會主席是職位的合適人選。扎奧拉萊克同意容克的說法,指英國現在應該迅速展開程序離開歐盟,但他指責對方在英國上周四舉行公投前,沒有任何行動。
他說,他會想像歐洲委員會由一個受尊敬和值得信賴的人領導,他在組織面臨失去一隻手臂或一條腿的形勢下,可能前往該國,向英國人說:「我們希望你留下來」。扎奧拉萊克說:「我要問,這種情況有沒有出現呢?」這名左翼部長亦表示,容克並非唯一要責怪的人,因歐洲高層的問題更大。
容克被指未有嘗試阻止英國脫離歐盟。
脫歐聯署疑存舞弊 委員會刪7.7萬問題簽名
截至大馬時間周一上五,英國已有超過350萬人網上聯署,要求再次舉行脫歐公投,不過英國議會請願委員會表示,網上聯署可能存在舞弊,目前已刪除逾7萬個可疑簽名。
只有英國居民或英國公民可以參與網上聯署,不過議會請願委員會發現,部分支持再次舉行脫歐公投的是來自美國、德國、法國,甚至敘利亞的網民,其中明明只有800人居住的梵蒂岡,卻有超過4萬個簽名聲稱來自梵蒂岡。
議會請願委員會目前已刪除7.7萬個可疑簽名,並表示會繼續監察網站使用情況。此外,有網民稱成功利用多個電郵及地址,重複聯署,批評聯署系統並不可信,亦無公信力。
蘇格蘭民眾一再籲請不要脫歐,各界更想方設法欲把英國留在歐盟。(法新社照片)
蘇格蘭欲否決公投 英國留歐現轉機
英國的脫歐災難出現一線轉機,蘇格蘭首席大臣斯特金表示,蘇格蘭議會可透過投否決票,阻止英國脫歐,工黨國會議員亦指公投沒有法律效應。
蘇格蘭首席大臣斯特金表示,蘇格蘭議會有能力阻止英國脫歐。她指出,蘇格蘭有62%選民支持留歐,她將要求當地議員否決公投結果。斯特金認為,公投結果應該得到議會的認可才能生效,她將就此與英國政府展開磋商。
另外,參與英國下議院聯署行動的請願者希利則稱:「我們聯署要求舉行第二次公投,是因為投票率低於75%,脫歐陣營的得票率也低於60%。」
據悉,大部分聯署的民眾均是倫敦居民及支持留歐的學生。網上反對脫歐的怨聲載道,一個調查顯示,多達110萬人後悔在公投中選擇脫歐。有網民表示自己選擇脫歐,是受到脫歐派宣傳的誤導,如今有被欺騙的感覺。請願委員會將於周二開會,屆時將推動國會辯論有關議題。
英國在野工黨黨魁科爾賓表示不會辭職。(法新社照片)
11影子內閣成員遞信 科爾賓拒下台
英國在野工黨黨魁科爾賓,被指沒有全力為留歐派拉票,遭到黨友批評,周日已有三分之一影子內閣成員辭職,包括影子內閣的下議院領袖布賴恩特。惟科爾賓依然表示不會辭職。
據悉,賓的影子內閣共有30名成員,目前已有11名成員請辭,包括影子衛生大臣亞歷山大等人。
請辭的是布賴恩特,他在社交網站推特公開辭職信,表示他們需要新領袖去團結並領導工黨,向科爾賓稱:「如果你不下台,我恐怕你會在歷史中留下毀滅工黨的惡名。」
另外亦有內閣成員批評科爾賓不能領導工黨贏得大選,除了主動請辭的布賴恩特,科爾賓在影子外相彭浩禮要求他下台後,亦把他辭退。
科爾賓其後發聲明表示,對於有影子內閣成員請辭感遺憾,但他不會背叛投票給工黨的選民,他表示將會在24小時內重組影子內閣,不會辭職。
倫敦金融中心地位難保
英國公投決定退出歐盟震驚全球,位於倫敦的國際金融機構已經啟動人員與業務外移行動,如果英國未來無法確保進入歐盟單一市場的管道,倫敦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恐將難保!
英國廣播公司(BBC)和台灣中央社報道,荷蘭財長說,倫敦金融城曾經在《金融時報》亞洲版打出廣告,告知客戶如果希望與歐盟做生意就應該到倫敦。「他們現在不能再這麼宣傳了。亞洲(商家)將來阿姆斯特丹或法蘭克福。」
根據倫敦金融城的統計,目前全球80個國家超過1400個金融服務機構在倫敦設立據點,其中以美國的498家最多,其次是瑞士的424家,德國以334家排名第三。
這些國際金融機構資產超過1億英鎊(超過5億6000萬令吉),占英國整體金融服務業46%,顯示倫敦高度國際化的程度。
許多國際金融服務機構在倫敦設立據點,除了語文的便利與英國完整健全的金融法規,更著眼於歐陸市場。依據歐盟資格通行證規定,國際金融機構持有這個證照,可以從倫敦自由進入歐盟單一市場做生意。
英國脫歐後,這項資格很可能被取消,倫敦做為外商進入歐洲市場跳板的吸引力也消失。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