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 一個大贏家浮出水面~

以民為主| 2016-06-26| 檢舉

美國《彭博評論》網站刊登駐北京記者、《孔子及他創造的世界》(Confucius: And the World He Created)一書作者舒曼(Michael Schuman)的文章說,英國脫離歐盟,是英國首相卡梅倫、倫敦金融圈和英鎊的失敗。隨著英國脫歐, 英國和歐洲都失去了比夥伴關係更多的東西,也失去了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世界秩序的最佳機會。

英國脫歐的最大肇因是歐洲一體化。但在市場波動和不確定的種種亂象中,至少有一個大贏家浮出水面——那就是中國。從短期看,中國正在苦苦掙扎的經濟可能受到歐盟亂局的打擊,因為歐盟是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一個縮小的、不太穩定的歐盟市場和更加缺錢的消費者,對中國的出口商絕非好消息。

然而從長期看,英國脫歐幾乎肯定符合中國的經濟和政治利益。即使一個完全統一的歐洲,由於正飽受債務、高成本、傲慢的官僚機構、可疑的競爭之苦,只會陷於和中國頑強競爭、對抗之中。現在英國脫歐,歐盟對中國在世界舞台崛起的制衡力量至少減輕了。

不要忘記當初為什麼組成歐盟。支持者喜歡強調,歐盟的任務是促進和平和民主。但實際上,歐洲統一的關鍵目標,是增強歐洲在全球經濟的影響力。歐洲各國明白,如果營造一個制度共享的共同市場,甚至一種地區貨幣——歐元,比他們作為獨立個體彼此競爭,要強大得多。歐洲希望從一批富裕卻爭論不休的國家,演變成與美國和近期的中國實力相當的強大經濟集團。

實際上,歐洲已經奮鬥到實現這一願望,但同時也因此而痛苦。持久的民族主義特性,反覆地從貿易和地緣政治兩方面,制約歐盟締造共同陣線的能力。這種失敗在歐洲與中國的關係上尤其明顯。歐盟理論上應該大力迫使北京開放市場,公平貿易。但歐洲國家卻由於彼此競爭中國的投資和支持而虛耗時日。英國首相卡梅倫去年奉承訪英的中國主席習近平後不久,德國總理默克爾亮相北京,尋求自己的商貿交易。中國得到了對歐盟各國分而治之、各個擊破的機會。

由於中國從航行權利到人權,挑戰西方珍視的體系和理念,那麼捍衛這些權利和價值便越來越重要。一個統一的歐盟能夠認真檢視北京日益膨脹的自信心。但我們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去年當中國計劃設立以「世界銀行」為對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美國對此表示關注時,歐洲國家紛紛屈尊簽署加入, 破壞了從中國領導人索取讓步的機會。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465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