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脫歐引爆震撼彈!連鎖反應震驚全球!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強烈要求獨立入歐,英國恐分裂瓦解從地球上消失!
大英帝國Great Britain是由四個邦聯國組成,這四個邦聯國分別為英格蘭、蘇格蘭、北愛爾蘭及威爾斯。
公投結果出爐後,在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引起激烈反彈;超過6成蘇格蘭人支持留歐,公投結果激怒蘇格蘭人,醞釀再次舉行公投決定脫離大英帝國加入歐盟!
而超過半數北愛爾蘭人也支持留歐,公投結果同樣引發抗議;北愛爾蘭不但要求自己發動公投脫離大英帝國加入歐盟,也企圖趁機尋求與愛爾蘭統一。

若蘇格蘭與北愛爾蘭當真脫離英國獨立,只剩下英格蘭與威爾斯的英國,還能稱為英國嗎?
據外媒報道,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出爐,脫歐陣營鎖定最終勝利。愛爾蘭新芬黨表示,他們將會就北愛爾蘭獨立、愛爾蘭統一舉行新的投票。蘇格蘭首席大臣接受採訪時則表示:「我們已經看到蘇格蘭加入歐盟的那一天了。」這預示蘇格蘭可能脫離英國獨立。
北愛爾蘭新芬黨表示:「在代表北愛爾蘭人民政治與經濟利益這一方面,英國政府未能履行自己的職責。」今年3月份,新芬黨黨領袖麥吉尼斯曾表示,如果英國決 定脫歐,那麼愛爾蘭就將舉辦獨立公投。 「如果英國公投決定退出歐盟,那麼這可能對整個愛爾蘭島産生巨大的影響,而且,考慮到所有的預測,那可能會違背愛爾蘭人民的民主願望,」麥吉尼斯當時曾表 示「如果英國公投退出歐盟,那就有必要給愛爾蘭公民以民主權利,進行一次獨立公投以結束分治,並保留在歐盟中的地位。」

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在英倫政壇投下震撼彈,除首相卡麥隆宣布辭職下台外,蘇格蘭、北愛爾蘭亦醞釀獨立公投。在脫歐結果公布之際,也突顯英國內部可能四分五裂的危機。
卡麥隆24日表示,儘管在蘇格蘭和倫敦等主要城市有許多人支持留歐,但他接受「偉大民主運動」的決定,將於10月辭職。
路透報導,卡麥隆表示,英國需要新的領導階層。他說︰「由我來擔任帶領英國前進下一個目標的領導人是不對的,應由新的首相負責展開新的協商。」各界則看好帶領脫歐陣營的前倫敦市長強森(Boris Johnson)繼任新領袖。

據報導,在脫歐派勝出的同時,贊成留歐的蘇格蘭與北愛爾蘭,均有可能因此「脫英」。
蘇格蘭大部分選民傾向留歐,據投票結果,62%的蘇格蘭人支持留在歐盟,只有38%的人選擇脫歐。對於英國脫歐的結果,蘇格蘭未來很可能再度舉行脫離英國的公民投票,並申請加入歐盟。
現任蘇格蘭民族黨主席、蘇格蘭首席部長施特金(Nicola Sturgeon)受訪時表示,「我們已經能看見蘇格蘭加入歐盟的那一天了」,外媒認為此暗示蘇格蘭可能會脫英,並以獨立會員國的身分加入歐盟。
同時,55.7%北愛爾蘭人支持留歐,並傳出有意舉行獨立公投,謀求脫離英國,與愛爾蘭統一。

北愛爾蘭新芬黨認為,在代表北愛爾蘭人民政治與經濟利益這一方面,英國政府未能履行自己的職責。
2014年9月,蘇格蘭舉行了獨立公投,結果 顯示蘇格蘭將繼續留在英國。當時,有55%的選民投票支持蘇格蘭留在英國,45%的選民投票支持獨立。在5月蘇格蘭議會選舉和6月英國退歐公投相繼結束 後,新一輪的蘇格蘭獨立運動預計將從夏天開始展開。媒體預測,今年蘇格蘭民族黨很有可能在5月的蘇格蘭議會選舉中大勝,屆時該黨將可能拋出第二次獨立公投 的提議。
無獨有偶,北愛爾蘭在退歐公投前也開始躁動, 只不過目標不是獨立,而是謀求與愛爾蘭統一。北愛爾蘭政府副首席部長、新芬黨(Sinn Féin Party)領袖馬丁·麥吉尼斯 (Martin McGuinness )近日表示,如果英國在6月23日的公投中選擇退出歐盟,那麼英國應該就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統一的問題舉行公投。

他表示,「如果英國公投決定退出歐盟,這將對整個愛爾蘭島產生巨大影響,而且這有可能違背愛爾蘭人民的民主意願」。如果英國最終退出歐盟,那麼對愛爾蘭人民來說,就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統一的問題進行公投就是「民主的需求」。他還表示,北愛爾蘭選民有權選擇「留在歐盟」。
新芬黨作為一個長期主張北愛爾蘭和愛爾蘭統一 的政黨,目前正在爭取讓英國留在歐盟。與新芬黨共同在北愛爾蘭執政、主張維持英國統治的民主統一黨(DUP),以及英國內閣北愛爾蘭事務大臣維勒斯 (Theresa Villiers),則同時表態支持英國脫離歐盟。另一大主張維持英國在北愛爾蘭統治的阿爾斯特統一黨(UUP),則宣布支持英國留在歐盟。

根據1998年達成的《耶穌受難節協議》 (1998 Good Friday Agreement),英國內閣北愛爾蘭事務大臣有權提議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的統一公投。但目前看來,即便英國脫離歐 盟,也不太可能授權舉行這樣一場公投。並且即使公投得以舉行,大部分北愛爾蘭選民也將選擇讓北愛爾蘭留在英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簡稱聯合王國(英語:United Kingdom;UK)或不列顛(英語:Britain)中文通稱英國是歐洲的一個主權國家,位於歐洲大陸西北面,由大不列顛島(英語:Great Britain,亦為該國通稱之一)、愛爾蘭島東北部分及一系列較小島嶼共同組成[11]英國同另一國家唯一的陸上國境線位於北愛爾蘭,同愛爾蘭共和國相鄰。英國由大西洋所環繞,東為北海,南為英吉利海峽,西南偏南為凱爾特海,同愛爾蘭隔愛爾蘭海相望。該國總面積達93,800平方英里(243,000平方公里),為世介面積第80大的主權國家及歐洲面積第11大的主權國家,人口達6450萬,為全球第22名。

英國為君主立憲國家,採用議會制進行管轄。其首都倫敦為全球城市A++級別和國際金融中心,大都會區人口達1380萬,為歐洲第三大和歐盟第一大。現在位英國君主為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國由四個構成國組成,分別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其中後三者在權力下放體系之下各自擁有一定的權力。三國首府分別為愛丁堡、加的夫和貝爾法斯特。附近的曼島、根西行政區及澤西行政區並非聯合王國的一部分,而為王冠屬地,英國政府負責其國防及外交事務。
英國構成國之間的關係在歷史上經歷了一系列的發展。英格蘭王國通過1536年和1542年的《聯合法令》將威爾斯納入其領土範圍。1707年的條約使英格蘭和蘇格蘭王國聯合成為大不列顛王國,而1801年後者則進一步同愛爾蘭王國聯合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1922年,愛爾蘭的六分之五脫離聯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亦有十四塊海外領地,為往日帝國的遺留部分。大英帝國在1920年代達到其巔峰,擁有全球近四分之一的領土,是有史以來面積最大的帝國。英國在語言、文化和法律體系上對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響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大英國協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國為已開發國家,以名義GDP為量度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以購買力平價為量度為世界第十大經濟體。英國亦被歸類為高收入經濟體,人類發展指數極高,現今位列世界第十四。英國同時還是世界首個工業化國家,在19世紀和20世紀初為世界第一強國,現今仍於全球範圍內在經濟、文化、軍事、科技和政治上有顯著的影響力。英國為首認可的有核國家,其軍事開支位列全球第五或第六。自1946年以來,英國即為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而自1973年以來即為歐洲聯盟(EU)及其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EEC)的成員國,同時還為大英國協、歐洲委員會、七國財長峰會、七國集團、二十國集團、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國民眾決定脫離歐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