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國靠乞討生存,全國要被淹沒,舉國搬到國外

國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富到流油,有的窮到喝西北風。有的國家大但窮,如非洲那幫動輒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窮國。有的國家小而富,如彈丸小國摩納哥、盧森堡、列支敦斯登。

最悲摧的是又小又窮的國家,窮的都快揭不開鍋了。更要命的是,國家又小又窮,還孤伶伶的坐落在大海深處,四周連個像樣的鄰國都沒有,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比這還要命的是,隨著海平面的升高,這個國家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被大海完全吞沒。

這個悲催的國家,就是太平洋上的袖珍島國吐瓦魯。說吐瓦魯是袖珍,是因為此國面積超級小,只有26平方公里。

世界上所有二百多個國家中,吐瓦魯的面積只比梵蒂岡(0.44平方公里)、摩納哥(1.49)和他們同在太平洋上風吹日曬的倒霉鄰居諾魯(24)。

諾魯也是一個倒霉奇葩,國家又小又窮,天天受海平面上漲威脅,據說他們已經在澳大利亞買幢大樓,將來好把全體國民搬到澳大利亞。這兩個小島國真可以說是難兄難弟,他們的人口也幾乎一樣多,諾魯人口10887,吐瓦魯人口10837,少了五十人。

其實,吐瓦魯人口最高峰時達到兩萬人,當時還是英國殖民地,稱為埃利斯群島。後來,英國殖民地販賣奴隸,吐瓦魯人口幾乎減少了80%,只剩下三千人。吐瓦魯不是單獨的英國殖民地,而是和島北的吉爾伯特群島合併成為英國的殖民地。但是,兩個小島互相看不順眼,不想湊合過日子,特別是吐瓦魯人,成天要和吉爾伯特群島鬧分家。最終,在1974年如願以償,埃利斯群島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稱為吐瓦魯。但是,吐瓦魯實在太小了,說是獨立,但他們依然需要抱住英國人的大腿,英國人要是不賞他們幾口飯吃,吐瓦魯人民就要餓肚子。

因為,吐瓦魯根本沒有自主生存的能力。

諾魯比吐瓦魯還小,但諾魯有錢啊,諾魯有世界上最為豐富的島烘資源,也就是磷酸鹽礦。靠著賣鳥糞,諾魯人民早就過上富裕的生活了,否則哪還有錢在澳大利亞蓋大樓呢。老天爺在往人間扔鳥糞的時候,忘了吐瓦魯,吐瓦魯的26平方公里土地上,簡直可以說寸草不生,地上沒有任何資源,就是一個光禿禿的島。島上能數得上來的資源,也就是一些農作物,比如椰子,香蕉等,還有一些數量不多的豬。

當然,近海還可以捕魚,但吐瓦魯不是捕魚大國,船太小,也撈不到什麼大魚,也就是魚翅生產還可以。不過,吐瓦魯和幾個捕魚大國關係不錯,比如韓國和日本就每年向吐瓦魯支付二十多萬美元的捕魚費用。

得不到老天爺的垂青,不能靠天吃飯的吐瓦魯人只能受窮。

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兒,吐瓦魯人民總不能等死,總要想辦法弄口熱飯吃。

吐瓦魯的主要收入大致有以下幾塊:一,賣椰子成品。二,製作郵票對外售賣。三,在外國打工的吐瓦魯人的匯款。四,就得靠江湖上各位老大賞臉,沒事扔個仨瓜倆棗的,勉強也能吃飽。

吐瓦魯的年收入,卯足了吃奶的勁,也不過一千多萬美元,C羅的年薪都比這要高。

所以,外來的經濟援助對吐瓦魯來說特別重要。因為歷史的原因,吐瓦魯和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的關係很近,另外還有日本。之前,英國出於吐瓦魯是英國殖民地的考慮,每年向吐瓦魯提供資金,但後來英國減少了金援,吐瓦魯人民就有些撐不住了。在吐瓦魯,能吃上米飯的那都是土豪級別的,一般人只能吃椰子干飽腹,或者撈點小魚吃。

吐瓦魯的老大們四處求爺爺告奶奶,打通各種人脈,成立了國家基金會。說的直白一些,就是向已開發國家討錢。有的國家在猶豫,吐瓦魯老大們就好說歹說,口吐蓮花要錢。還真討到不少錢。吐瓦魯年均收入一千多萬美元,而吐瓦魯從各國討的錢就有五千多萬美元。

更厲害的是,這筆討來的錢存到基金里,每年竟然還有幾十萬美元的利息。這筆利息雖然不多,但對於吐瓦魯這樣的彈丸小國來說,那可是能解決大問題的。就像武松給了鄆哥五兩銀子,五兩銀子不夠西門大官人請一回客的,但對窮鄆哥來說,就能好吃好喝幾個月。

其實吐瓦魯的風景非常美麗,湛藍的大海上有吐瓦魯這顆明珠,應該可以搞旅遊開發啊。想法是不錯,但吐瓦魯處在太平洋的深處,交通非常不便。

各國很少有直達吐瓦魯首都富納富提的航班,吐瓦魯只和遙遠的鄰國斐濟有航班,還不能降落大飛機,這自然就限制外國遊客的到來。太平洋上經常起怪風,誰敢冒著被魚吃掉的威脅,坐著小木船過來呢。來吐瓦魯遊玩的人非常少,每年也不過一兩千人,弄個三四十萬美元。雖然這筆錢能做一些事情,不過吐瓦魯並不能指望旅遊賺錢。

吐瓦魯多少還能從國外弄點吃飯的錢,但這筆錢實際上是存不住的。為啥呢,因為吐瓦魯國內沒有可以圖謀生存的能力,農業生產也滿足不了國人的需要。所以,吐瓦魯人的生活必需品都要從國外進口,只能動用這筆得之不易的錢。

吐瓦魯幾乎沒有產品出口,一年賣個幾萬美元,高峰值也不過二十萬。而吐瓦魯每年需要進口的錢款就高達一千五百萬美元,貿易逆差大的嚇死人。吐瓦魯每年討來的錢主要都用在進口商品上了,也存不下幾毛錢。

比如說中國,因為吐瓦魯和中國沒有建立關係,中國對這個比鳥屎大不了多少的地方也沒啥興趣,也只有純粹的商業往來。但中國的產品是吐瓦魯急需的,吐瓦魯需要每年從討來的錢中拿著六百多萬美元從中國購買商品。可中國並不需要吐瓦魯可以忽略不計的商品,中國從吐瓦魯的進口也不過五六萬美元。

如果沒錢,大不了省吃儉用過日子,吃滷煮也是吃,啃窩頭也是吃。但是,吐瓦魯最擔心的還不是沒錢,而是太平洋不給他們活口。全球氣溫的升高,導致海平線上升,而只有平原小島的吐瓦魯根本沒有抵禦海平面上升的能力。

有科學家已經給吐瓦魯未來的命運下達了最終的判決:吐瓦魯大約在五十年內,就要面臨被海水淹沒的巨大風險。如果不及時找到後路,吐瓦魯人民都將變成蝦兵蟹將。

吐瓦魯人的危機意識很強,早在2002年,他們就開始為國民尋找後路。本來,他們最早想到的是澳大利亞,但澳大利亞並不打算接受那麼多的移民。諾魯在澳大利亞墨爾本修建的那幢著名的52層諾魯大廈,也被經濟緊張的諾魯給賣掉了,不過澳大利亞還是有可能接納諾魯國民。如果這樣,那麼澳大利亞就不再想接受吐瓦魯人了,畢竟澳大利亞為了西方白人的利益,不會允許更多的外國人來到澳大利亞分蛋西方白人的蛋糕。

澳大利亞不給面子,吐瓦魯的另一個老大哥紐西蘭而面目可親,紐西蘭原則上同意吐瓦魯人在其國被淹沒之前,舉國搬到紐西蘭。當然,這只是原則上,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一樣,維護的是西方白人在大洋洲的利益,未必就真的會同意吐瓦魯人舉國搬遷。何況紐西蘭的移民政策嚴格是出了名的,名額有限,一下子就接納上萬人,紐西蘭人未必會答應。

吐瓦魯是否能舉國搬遷,還要看他們的努力。但如果大海真的要淹沒吐瓦魯了,相信世界各國,包括聯合國也不可能不管,畢竟這涉及人道主義。

吐瓦魯,包括諾魯這些受到海平線上升然威脅的國家,還有另一種出路,就是租島。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島嶼不少,吐瓦魯和諾魯可以租下一個島,每年交付一定租金。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那就引發一種新的國家模式——租來的國家。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42902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