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三傑民國代總統馮國璋

直系軍閥馮國璋

——「虎狗之爭」和平統一夢難圓

●「北洋三傑」之「馮國璋」,曾為袁世凱之左膀右臂,既忠誠於袁世凱,又取悅於清廷;既反對袁氏稱帝,又能一定程度妥協,且與南方示好;而袁氏陷入困境時,則操縱北洋將領公開對抗,以坐收漁翁之利;與段祺瑞爭當北洋老大,則政治手腕略遜一籌;其斂財手腕出眾,以致餐館競賣「總統魚」。

姓名:馮國璋字華甫

籍貫:直隸(今河北)河間縣西詩經村

生卒年月:1859.1.7——1919.12.28卒年60歲

畢業院校:北洋武備學堂

軍銜:陸軍上將

最高官職:中華民國代理大總統

軍閥派系:直系

生辰八字:戊午乙丑丙午戊子

屬相:馬

命相:富貴榮華實可當,光明榮達好兒郎。

家門隆昌福萬千,世代子孫個個賢。

雲開見月,雖有勞碌,光明坦途,指日可期。

家世

遠祖——畢公,周文王第十五子,因封於馮地,所以姓馮。

遠祖——馮異,東漢中興名將,「雲台二十八將」之一,被漢光武帝劉秀封為大樹將軍。

遠祖——馮勝,明代開國元勛,被朱元璋稱為「天子骨肉」,尊為宋國公。

一世始祖——馮祿,始遷入詩經村。

高祖父——馮克任,系太學生。其長兄馮大任,曾任武德騎尉;次兄馮清任,為廩貢生。

曾祖父——馮敬修,是貢修生。

祖父——馮丕振,是太學生。此時的馮家已是詩經村首富,形成東西南北四院,正西院馮從善,正北院馮響平,正南院馮丕振,正東院馮志橋。

父親——馮春棠,字雨軒,因科舉落榜,精神失常,又因遭天災,家道逐漸中落。妻子孫釵,河間十里舖孫申如之女,善良賢惠。

兄長——大哥馮佩璋,常年經營戲班;二哥馮蘊璋,考取拔貢後,候選為州判;三哥馮琥璋,以教書為生。

妻妾子女

元配夫人吳鳳,生長子馮家遂、次子馮家迪、三子馮家遇、長女馮家遜。

繼室周砥,無子女。

繼室彭氏(大姨太),生四子馮家邁、二女馮家禎、三女馮家賢。

二姨太韓氏,無子女。

三姨太何氏,生四女馮家蝶。

四姨太程氏,生五子馮家周。

五姨太胡氏,無子女。

簡歷

1859年——1月7日出生於直隸河間縣西詩經村。

1866年——入私塾讀書。

1871年——入三十里舖毛公書院讀書。

1875年——娶毛公書院先生吳震之妹吳鳳為妻。

1878年——長子馮家遂出生。

1881年——入保定蓮池書院。

1884年——投奔叔祖,入淮軍當兵。

1885年——入北洋武備學堂學習步兵。

1888年——應河間歲試,取為案首(即秀才第一名)。

1889年——留武備學堂任教。

1893年——入聶士成部任幕僚。

1894年——隨聶士成部開赴朝鮮,參加中日甲午戰爭。

1895年——隨聶士成移駐山海關,任軍械局督辦。

同年,授知縣銜,加五品頂戴。

1896年——被袁世凱委任為新建陸軍督操營務處幫辦兼步兵學堂督辦。不久升為督操營務處總辦。

1898年——授知州,加四品銜。

1899年——隨袁世凱進駐濟南。

1900年——因鎮壓義和團有「功「,升為補用知府。

1902年——任北洋軍政司教練處總辦兼練官營總辦。升補用道員。

1903年——任清政府練兵處軍令司副使。

同年,赴日本考察軍事,回國後任練兵處軍學司正使。

1904年——督理北洋陸軍各學堂。

1906年——任陸軍貴胄學堂總辦,授正黃旗蒙古副都統。

同年,清政府在河南彰德舉行南北兩軍第二次秋操,任南軍審判長。

1907年——清政府陸軍部附設軍諮處,任軍諮處正使。

同年,因辦北洋陸軍各學堂成績卓著,賞三代正一品封典。

1908年——任清西陵梁格莊值班大臣。

1909年——軍諮處改為軍諮府,任軍諮使。

同年,任陸軍留學畢業生考試主考大臣。

1910年——清廷賞賜一品頂戴。

同年,夫人吳氏病死。

同年,母親孫氏逝世。

1911年——在第四次秋操中任東路總統官。

同年,武昌起義爆發,任第二軍軍統,後改任第一軍軍統。

同年,被清廷封為二等男爵。

同年,調任禁衛軍總統官。

1912年——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馮國璋兼任總統府軍事處長。

同年,任直隸都督兼民政長,兼禁衛軍總統官。

同年,被袁世凱授勳一位。

同年,被袁世凱授陸軍上將銜。

1913年——「二次革命」爆發,任江淮宣撫使。

同年,任江蘇都督。

1914年——創辦陸軍警察學校。

1915年——被袁世凱封為一等公爵。袁世凱稱帝後,被任命為征滇軍總司令。

1916年——被黎元洪授一等大綬寶光嘉禾章,不久,當選中華民國副總統。

1917年——代理大總統。

1919年——12月28日病逝,享年60歲。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3672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