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終於有能力讓美國金融市場波動了!

曾洵真| 2016-06-17| 檢舉

「中國開始拋售美股」,彭博社16日發布中國所持美股市值變化圖。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國不止在拋售美債,還有美股!」 美國彭博新聞社16日報道稱,從去年7月底到今年3月,中國持有的美國股票市值縮水了38%,拋售的力度遠比其他國際投資者要大,「同期,美國股市經歷了較大的波動」;再加上自2014年以來,中國累計減持美國國債已達2500億美元,報道稱「這讓投資者感到擔憂」。「中國那麼大手筆拋售美股,在過去還沒聽說過」,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馬國書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雖然現在還不確定中方這麼做的意圖,但這顯然是向全世界發出了一個清晰的信號,即

「中國開始拋售美股」,彭博社16日發布中國所持美股市值變化圖。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國不止在拋售美債,還有美股!」 美國彭博新聞社16日報道稱,從去年7月底到今年3月,中國持有的美國股票市值縮水了38%,拋售的力度遠比其他國際投資者要大,「同期,美國股市經歷了較大的波動」;再加上自2014年以來,中國累計減持美國國債已達2500億美元,報道稱「這讓投資者感到擔憂」。「中國那麼大手筆拋售美股,在過去還沒聽說過」,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馬國書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雖然現在還不確定中方這麼做的意圖,但這顯然是向全世界發出了一個清晰的信號,即中國的金融力量正在快速崛起:「我們終於也有能力讓美國的金融市場產生波動了」。

「中國開始拋售美股」

彭博社16日報道稱,中國大力拋售美債和美股,這讓投資者擔憂,「也成為衡量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健康的晴雨表」。文章稱,中國人民銀行自2014年以來已減持20%的「戰爭基金」(即美國債券),用以穩定人民幣和抑制資本外流。報道同時表示,儘管有所減持,中國目前持有的美國債券「也已獲得全球影響力」。

報道稱,中國持有的美國股票倉位也大幅減少。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去年7月底到今年3月,中國持有的美股市值從3270億減少至2010億美元,縮水38%。相比之下,國際投資者平均只減少了9%。彭博社分析稱,中國對私人資本管制非常嚴格,而且2015年中國私人持有國外股票數據保持平穩,所以以上減持「主要是來自政府」。

彭博社引述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研究員賽斯的分析稱,隨著人民幣再度貶值,出售部分股票來籌集現金「是可以理解的」,拋售美股可以讓中國央行獲得更安全和具有流動性的資產。同時將目光投向美國國債以外的市場也非常重要,考慮到標普500指數在過去13個月的下跌,拋售美股可能是明智之舉。

不過美國網站「零對沖」對此表示擔心:「中國清空美債後會發生什麼,誰都猜不到。更進一步的問題是,會不會有人加入中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出售美債?而最好的問題是:美聯儲是否會坐視美債最大的持有國清空持倉?」文章引用花旗銀行的分析說,新興市場和已開發國家共計持有外儲54910億美元,假設他們一年內將儲備削減10%,就相當於美國GDP的3.07%。

「坐擁美國股票非常危險」

「可以買入當然就可以拋售」,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1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拋售美債美股是一種非常正常的市場行為。美國放債本質上是一種借貸行為,借貸和融資能拿到多少錢,這取決於買家的意願,「美國覺得不高興是沒有道理的」。

萬喆說,現在拋售美債是一個不錯的時機,過去在美元資產貶值比較厲害的時候,國內已經有聲音認為我們美元資產過多,導致外儲縮水,現在世界經濟發生了一些變化,中國也更加強調外儲資產的多元化。因此,拋掉一定美元資產、補充其他資產,這是一個國家從大國走向強國在金融方面再正常不過的行為。至於減持美股,是因為美國股票市場從去年6月開始波動加大,表現不佳,作為投資者這個時候賣掉股票也是一種比較自然的市場行為。

彭博社16日也說,現在拋售美股的不止中國一家,從卡達、沙特到俄羅斯,這些國家的主權基金從油價動盪以來一直在拋售其手中持有的資產,包括美股。滙豐銀行全球資產配置負責人內爾布蘭德表示,中國和其他國家目前的看法是:「坐擁美國股票非常危險」。這並不令人驚訝,「他們要為本國的資產組合降低風險」。另據路透社16日報道,外資今年4月拋售的美國國債,「規模為1978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當月,外國央行美國國債持倉從3月的6.287萬億美元降至6.239萬億美元。與此同時,外資也持續流出美國股市,「在過去9個月中,外資有8個月都在賣出美國股票」。

據俄新社16日報道,2016年以來,俄羅斯拋售美國國債的節奏「緩慢但平穩」。同時,俄羅斯對美國股票的投資額也有縮減趨勢,今年3月俄羅斯的持有額為860億美元,4月縮減至825億美元。

不過,瑞銀財富管理的全球投資主管海菲爾對路透社表示,現在雖然其他國家的一些股市似乎表現更好一些,但從風險調整回報的角度考慮,「投資者應該切記,美國升息的基礎比較牢固」。

中國為全球提供新的流動性

不少外媒傾向認為,中國近期大力減持美債和美股,主要是為捍衛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路透社16日報道稱,美聯儲加息和英國脫歐公投這兩大風險事件近期一直高懸在人民幣匯率頭頂,而A股未納入明晟指數(MSCI)的事則搶先當頭一棒,令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在本周三一舉跌穿6.6元的階段性心理關口。「不過,人民幣和中國股市15日雙雙迅速反彈,釋放出中國政府有能力穩定市場的信號。」《華爾街日報》16日報道。同時,15日晚美聯儲利率不變的聲明,也使美元和全球股市應聲下跌。新加坡《聯合早報》稱,現階段人民幣匯率、美股及全球金融市場已進入「共振」狀態,如果人民幣暴跌,美股和全球金融市場也會暴跌。「不過,人民幣匯率還遠未強勢到可以主導美股和全球金融市場的地步。」文章說,人民幣既無力成為「救世主」,也無意成為「搗蛋鬼」,更不想成為「冤大頭」。

16日,馬國書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中國近期集中拋售美國股票,可能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是為了保證人民幣在國內的流動性。賣一部分美股換成美元歸還到外匯儲備里,就可以釋放等值的人民幣了,「這有可能跟剛剛結束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有關,因為這次對話宣布中國將向美提供2500億元人民幣的RQFII額度,我們需要準備出這部分人民幣。」第二就是為了調整人民幣匯率結構。但馬國書特別指出,以上兩件事都不一定必須通過出售美股來實現,「實際上今天的中國政府還有大量的工具可以保證貨幣流動性及穩定人民幣匯率」,他表示,「這更多的可能是一種信號的釋放」,「中國正帶著新的金融力量來跟世界對話,為全球提供新的流動性。這意味著不再只是美國可以運用民間和政府力量在中國市場掀起騷動,現在我們也可以對美國做同樣的事了」。

金融領域越來越成為國際政治的一個重要戰場。2015年6月,美國財政部發布報告稱,俄羅斯在過去一年減持了40%美國國債,之後人們發現俄羅斯買入了大量黃金。分析師指出,俄羅斯試圖通過增加黃金儲備給予盧布一定的支撐,防止西方制裁引發的盧布大幅貶值。在去年9月、10月這兩個月,日本共拋售美債478億美元,比中國同期減持的美債多出2倍。分析認為,這顯示日本在經濟上希望逐漸擺脫美國影響,同時對美國經濟走勢並不十分看好。而今年4月,在歐巴馬訪問沙特前夕,沙特發出威脅稱,如果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允許「9·11」受害者起訴外國政府,他們就要「賣掉全部美國資產」。

英國《金融時報》16日稱,為穩定匯率,中國央行自去年8月以來已花掉大約4730億美元外匯儲備。干預匯市代價巨大,但對維護信心和阻止人民幣無序貶值是必要的。而中國對全球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從澳大利亞到巴西,從智利到韓國。這意味著不穩定且疲弱的人民幣可能破壞全球穩定,「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我們終於也有能力讓美國的金融市場產生波動了」。

「中國開始拋售美股」

彭博社16日報道稱,中國大力拋售美債和美股,這讓投資者擔憂,「也成為衡量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健康的晴雨表」。文章稱,中國人民銀行自2014年以來已減持20%的「戰爭基金」(即美國債券),用以穩定人民幣和抑制資本外流。報道同時表示,儘管有所減持,中國目前持有的美國債券「也已獲得全球影響力」。

報道稱,中國持有的美國股票倉位也大幅減少。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去年7月底到今年3月,中國持有的美股市值從3270億減少至2010億美元,縮水38%。相比之下,國際投資者平均只減少了9%。彭博社分析稱,中國對私人資本管制非常嚴格,而且2015年中國私人持有國外股票數據保持平穩,所以以上減持「主要是來自政府」。

彭博社引述美國外交關係協會研究員賽斯的分析稱,隨著人民幣再度貶值,出售部分股票來籌集現金「是可以理解的」,拋售美股可以讓中國央行獲得更安全和具有流動性的資產。同時將目光投向美國國債以外的市場也非常重要,考慮到標普500指數在過去13個月的下跌,拋售美股可能是明智之舉。

不過美國網站「零對沖」對此表示擔心:「中國清空美債後會發生什麼,誰都猜不到。更進一步的問題是,會不會有人加入中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出售美債?而最好的問題是:美聯儲是否會坐視美債最大的持有國清空持倉?」文章引用花旗銀行的分析說,新興市場和已開發國家共計持有外儲54910億美元,假設他們一年內將儲備削減10%,就相當於美國GDP的3.07%。

「坐擁美國股票非常危險」

「可以買入當然就可以拋售」,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萬喆1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拋售美債美股是一種非常正常的市場行為。美國放債本質上是一種借貸行為,借貸和融資能拿到多少錢,這取決於買家的意願,「美國覺得不高興是沒有道理的」。

萬喆說,現在拋售美債是一個不錯的時機,過去在美元資產貶值比較厲害的時候,國內已經有聲音認為我們美元資產過多,導致外儲縮水,現在世界經濟發生了一些變化,中國也更加強調外儲資產的多元化。因此,拋掉一定美元資產、補充其他資產,這是一個國家從大國走向強國在金融方面再正常不過的行為。至於減持美股,是因為美國股票市場從去年6月開始波動加大,表現不佳,作為投資者這個時候賣掉股票也是一種比較自然的市場行為。

彭博社16日也說,現在拋售美股的不止中國一家,從卡達、沙特到俄羅斯,這些國家的主權基金從油價動盪以來一直在拋售其手中持有的資產,包括美股。滙豐銀行全球資產配置負責人內爾布蘭德表示,中國和其他國家目前的看法是:「坐擁美國股票非常危險」。這並不令人驚訝,「他們要為本國的資產組合降低風險」。另據路透社16日報道,外資今年4月拋售的美國國債,「規模為1978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當月,外國央行美國國債持倉從3月的6.287萬億美元降至6.239萬億美元。與此同時,外資也持續流出美國股市,「在過去9個月中,外資有8個月都在賣出美國股票」。

據俄新社16日報道,2016年以來,俄羅斯拋售美國國債的節奏「緩慢但平穩」。同時,俄羅斯對美國股票的投資額也有縮減趨勢,今年3月俄羅斯的持有額為860億美元,4月縮減至825億美元。

不過,瑞銀財富管理的全球投資主管海菲爾對路透社表示,現在雖然其他國家的一些股市似乎表現更好一些,但從風險調整回報的角度考慮,「投資者應該切記,美國升息的基礎比較牢固」。

中國為全球提供新的流動性

不少外媒傾向認為,中國近期大力減持美債和美股,主要是為捍衛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路透社16日報道稱,美聯儲加息和英國脫歐公投這兩大風險事件近期一直高懸在人民幣匯率頭頂,而A股未納入明晟指數(MSCI)的事則搶先當頭一棒,令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在本周三一舉跌穿6.6元的階段性心理關口。「不過,人民幣和中國股市15日雙雙迅速反彈,釋放出中國政府有能力穩定市場的信號。」《華爾街日報》16日報道。同時,15日晚美聯儲利率不變的聲明,也使美元和全球股市應聲下跌。新加坡《聯合早報》稱,現階段人民幣匯率、美股及全球金融市場已進入「共振」狀態,如果人民幣暴跌,美股和全球金融市場也會暴跌。「不過,人民幣匯率還遠未強勢到可以主導美股和全球金融市場的地步。」文章說,人民幣既無力成為「救世主」,也無意成為「搗蛋鬼」,更不想成為「冤大頭」。

16日,馬國書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中國近期集中拋售美國股票,可能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是為了保證人民幣在國內的流動性。賣一部分美股換成美元歸還到外匯儲備里,就可以釋放等值的人民幣了,「這有可能跟剛剛結束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有關,因為這次對話宣布中國將向美提供2500億元人民幣的RQFII額度,我們需要準備出這部分人民幣。」第二就是為了調整人民幣匯率結構。但馬國書特別指出,以上兩件事都不一定必須通過出售美股來實現,「實際上今天的中國政府還有大量的工具可以保證貨幣流動性及穩定人民幣匯率」,他表示,「這更多的可能是一種信號的釋放」,「中國正帶著新的金融力量來跟世界對話,為全球提供新的流動性。這意味著不再只是美國可以運用民間和政府力量在中國市場掀起騷動,現在我們也可以對美國做同樣的事了」。

金融領域越來越成為國際政治的一個重要戰場。2015年6月,美國財政部發布報告稱,俄羅斯在過去一年減持了40%美國國債,之後人們發現俄羅斯買入了大量黃金。分析師指出,俄羅斯試圖通過增加黃金儲備給予盧布一定的支撐,防止西方制裁引發的盧布大幅貶值。在去年9月、10月這兩個月,日本共拋售美債478億美元,比中國同期減持的美債多出2倍。分析認為,這顯示日本在經濟上希望逐漸擺脫美國影響,同時對美國經濟走勢並不十分看好。而今年4月,在歐巴馬訪問沙特前夕,沙特發出威脅稱,如果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允許「9·11」受害者起訴外國政府,他們就要「賣掉全部美國資產」。

英國《金融時報》16日稱,為穩定匯率,中國央行自去年8月以來已花掉大約4730億美元外匯儲備。干預匯市代價巨大,但對維護信心和阻止人民幣無序貶值是必要的。而中國對全球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從澳大利亞到巴西,從智利到韓國。這意味著不穩定且疲弱的人民幣可能破壞全球穩定,「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335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