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迷【宇宙探秘專欄】天文學家最近公布了一張不同尋常的照片。這張照片由歐南台位於智利的甚大望遠鏡拍攝,展現了1200光年外的一顆明亮的藍白色恆星「CVSO 30」附近存在一個神秘的褐色斑點。天文學家們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潛在的系外行星,並將其命名為「CVSO 30c」!
OMG!對這一潛在的行星進行直接成像是一件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要知道CVSO 30到我們地球的距離是半人馬座α星到地球的距離的兩百多倍,連光也要跑一千兩百多年!當然,對CVSO 30c的確認還需要研究人員進一步的觀測和分析。如果它真實存在,那麼它將有一個極其不可思議的運行軌道——距離母星660個天文單位,軌道周期長達27000年。(ps:一個天文單位即為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大約1.5億千米。) 實際上,CVSO 30c是天文學家在這個恆星系中發現的第二顆潛在行星。早在2012年,天文學家就通過「凌日法」在這裡發現了另外一顆潛在行星——CVSO 30b。
有意思的是,這兩顆潛在的行星可能都是類似於木星的氣體巨行星,但它們的軌道差異卻極其巨大。CVSO 30b距離母星只有0.008個天文單位,軌道周期僅為11天。天文學家認為這兩顆行星之前可能發生過碰撞,然後穩定在現在的位置。另外,這顆恆星非常年輕,只有250萬年的歷史,天文學家們對這一詭異的恆星系是如何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形成的也相當感興趣。 據介紹,目前系外行星探索中用得比較多的還是凌日法,用直接成像法發現的系外行星並不多。
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直接成像法在不久的將來會更加高效,甚至率先獲得外星生命存在的證據。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3133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