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拉蕊被曝用私人手機授權空襲 或間接致千人喪生

(新華網北京6月12日電) 鎖定美國民主黨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的希拉蕊·柯林頓眼下雖風頭正勁,卻始終難以擺脫「郵件門」陰影。

隨著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一份最新報告曝光,希拉蕊擔任國務卿期間的「違規」之舉似乎遠不止用私人伺服器收發公務電子郵件一樁。這一次,她被曝出用私人智慧型手機「授權」美國在巴基斯坦等國的無人機空襲行動,間接導致包括數百名兒童在內的上千名平民喪生。

2012年3月12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安理會會議。(圖片來源:新華/美聯)

批評者認為,希拉蕊隨意使用私人手機處理涉密公務的做法「從根本上說是犯罪」。

【手機辦公】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日報道,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最新報告,2011年至2012年間,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巴基斯坦、葉門、索馬利亞、阿富汗等國實施多次無人機空襲,導致大約1000名平民喪生。單在巴基斯坦,就有多達200名兒童死於這些空襲。

美軍無人機。(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報告說,由於平民傷亡人數激高,一些巴基斯坦官員忍無可忍,公開譴責美方的無人機空襲行動。這樣的反對呼聲最終導致美國國務院介入。但事實上,國務院方面隨後只是輕描淡寫批評了中情局對空襲時機選擇的失誤,卻絲毫沒有對空襲目標的甄選提出異議。

這之後,中情局開始在無人機空襲行動臨實施前向國務院高官通報情況。由於這樣的「時間窗口」相對短暫,有時甚至只有半小時,就導致時任國務卿希拉蕊及其助手實際上成了空襲「授權人」。

按報告說法,希拉蕊的助手會把其中一些通報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她的私人伺服器。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為「圖快、圖方便」,希拉蕊會用私人智慧型手機「批准」這些空襲行動。

【涉及犯罪?】

2011年10月18日,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在飛往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的軍用運輸機上查看手機信息。(圖片來源:新華/美聯)

「衛星」通訊社說,希拉蕊用私人手機辦公的做法相當不安全,與中情局對待這些行動的嚴謹作風形成鮮明對比。

在中情局內部,無人機行動的相關信息屬最高級別機密,嚴禁在公眾場合或安全通信渠道之外加以討論。更為諷刺的是,報告顯示,希拉蕊助手發送給她的通報郵件大多「措辭模糊」,沒有明確提及無人機、中情局或空襲行動目標等相關信息。這不禁令人疑惑:美國國務院怎能授權一場連自己都知之甚少的空襲行動?

批評者認為,希拉蕊違規使用私人伺服器收發公務電子郵件、隨意使用私人手機處理涉密公務的做法事實上都屬於對機密信息的不當處理,「從根本上說是犯罪」。

白宮在9日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坦承,聯邦調查局針對希拉蕊在機密信息處理方面的調查系「刑事調查」。聯邦調查局預計將在今年夏天就「郵件門」約談希拉蕊,但一些執法人員認為,考慮到美國不少政府機構都在用「安全係數」不那麼高的通信手段來處理時效性較強的信息,希拉蕊可能不會因此受到刑事指控。

上月早些時候,美國主流媒體報道,聯邦調查局已問詢希拉蕊數名「親密助手」。只是,美國國務院督查長辦公室說,希拉蕊在國務院的4名最親密助手通通拒絕接受問詢。(記者閆潔 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2706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