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殖民統治韓國35年,韓國為什麼沒有被同化?因為有這項國策

琉球、中國台灣、朝鮮都被日本進行過殖民統治,而且時間都比較長,不像亞洲其它地方只是在二戰期被日本短期占領。

(日治時期的漢城) 同樣經歷過「日治時期」,受到「皇民化運動」的影響,琉球被同化的最徹底,而韓國現在幾乎看不到日治時代的痕跡。 韓國在1895年以後,實際上已經變成日本的勢力範圍了。1910年日本通過《日韓合併條約》正式吞併大韓帝國,是為日本殖民統治的正式開始。

(《日韓合併條約》) 從1910年至1945年,這35年的殖民時間,日本在朝鮮半島實施了一系列的同化政策。 當然這35年的時間裡,日本的殖民統治呈現出階段性特徵。1910—1919年,日本對韓國的殖民統治還未深入到文化領域。1919年朝鮮半島爆發三一運動,使得日本人看到了韓國國內高漲的民族主義思潮,三一運動結束以後,日本強化了對朝鮮的殖民統治。

(三一運動中被捕的朝鮮籍民眾) 從1920年開始,日本的殖民統治開始深入到文化領域,1920年代日本在朝鮮培養親日分子,按照社會階層對朝鮮人進行分類,挑起階級矛盾,用階級矛盾掩蓋民族矛盾,這在韓國被稱為「民族分裂統治時期」。 從1930年代開始,日本正式施行大規模的同化政策,在韓國被稱為「民族抹殺統治時期」,殖民同化政策達到高潮。

日鮮同祖理論 為了從根本上動搖朝鮮族的民族主義根基,日本學者宣揚「日鮮同祖」,日鮮同祖,顧名思義,就是日本民族和朝鮮民族有著同一個祖先,既然是同一個祖先下來的,韓國人又何必進行反抗呢? 日語和朝鮮語的語法、詞彙都有很大的相似性,日本學者認為從語言學的角度可以看出日鮮實為一體。 公元369年—562年,朝鮮半島存在一個任那國,日本學者認為任那是古代倭國統治的地方。

(任那在伽倻的下方) 總之從歷史上尋找一切有關於日本和韓國同祖的歷史證據,以此證明日本民族和朝鮮民族的緊密關係。 和親政策 大韓帝國被合併以後,朝鮮李氏王族被列為日本皇族,皇太子李垠與日本女子方子結婚,方子是日本皇族,為久邇宮朝彥親王第四子梨本宮守正王的長女。雖然李垠與方子之間有真實的感情,但是在當時的政治背景下,李垠與方子的婚姻實際上是為了「內鮮一體」的政策而進行的政治聯姻。

(方子和李垠) 婚禮是在日本舉行的,按照日本的禮儀進行的,李垠身穿日本軍裝,方子著西服。 在朝鮮半島徵兵 當時的朝鮮半島有2000萬人口,兵力資源豐富。日本吞併朝鮮半島以後,逐步把朝鮮人納入日本的軍事體系,這部分人被稱為朝鮮籍日本兵。

(李垠、李鍵、李鍝參拜靖國神社,他們都是李氏朝鮮的王族) 韓國很多著名人物都是朝鮮籍日本兵,比如上文提到的李垠就是日本軍陸軍中將。曾經擔任過韓國總統的朴正熙,其實也是朝鮮籍日本兵。 二戰期間,日本號召朝鮮籍日本兵積極投身「大東亞聖戰」,1943年,朝鮮籍日本兵一度增加到30多萬人,二戰結束以後,朝鮮籍日本兵中的乙級、丙級戰犯有100多人,其中有14人被判處死刑。 當然在二戰期間,朝鮮志願兵也加入了中國、蘇聯的軍隊,參加了對日作戰。 改姓氏 1939年日本頒布「創氏改名」令,允許朝鮮人更改日式姓名。比如金錫源,日本名字金山錫源;朴正熙,日本名字高木正雄。

(「創氏改名」令公告) 經濟建設與文化教育 日本在朝鮮修建鐵路、興辦學校、創設醫院等等,開啟了日治時代的工業化歷程。現代化、工業化建設成就其實也是日本殖民同化政策的重要一環,為了使韓國老百姓看到日本的殖民統治給他們帶來了先進的工業文明。

(日本人修建的水庫) 為什麼日本在韓國實行了一系列的殖民同化政策,韓國沒有被同化呢? 因為二戰結束以後,韓國對日治時代進行了徹底的清算,整個日治時期被韓國民眾認為是最喪權辱國的時代,一切關於日治時期的標誌都被消除了,所以今天的日本幾乎看不到日治時期的痕跡。 清算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象徵,某種程度上來講一度成為韓國獨立以後的國策。 朝鮮總督府的拆除過程可以看出韓國是如何清算日治時期的遺產的。韓國獨立以後,並沒有把朝鮮總督府當作辦公場所,而是改為國立中央博物館的館舍,就是這樣,韓國民眾覺得這還是一個恥辱,因為朝鮮總督府矗立在漢城中軸線上,部分韓國民眾要求徹底拆除朝鮮總督府。 (

拆除前的朝鮮總督府) 經過一番爭論,為了徹底消除國民的心理陰影,徹底清算日本殖民統治的象徵,韓國政府決定拆除朝鮮總督府。1995年開始拆除,但是還是保留了一點基座,可能是因為這些屈辱的象徵也會起到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

(被拆除的朝鮮總督府) 所以網上有一種非常錯誤的觀點,說假如抗日戰爭日本勝利了,日本就變成了中國的第57個民族,日本人還會我們同化,大和族就變成少數民族了。其實這種觀點是大錯特錯!日本侵華和當年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不可同日而語,少數民族的文明比中原文明落後,所以才會被同化。看看日本在殖民地施行的同化政策就知道了,假如抗戰失敗,不是日本人被同化,而是被日本人同化。

作者:頭條號 / 騰飛說史

連結:http://toutiao.com/a6294107683768385793/

來源:頭條號(今日頭條旗下創作平台)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2155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