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有錢人群在花錢方面存在的差異要比窮人們大得多,對於這一點想必並沒有人會感到驚訝。但是講到在家庭是如何超出收入進行消費的方面存在的差異就不同了。比如說,有錢的白人家庭在娛樂和生活用品上的消費,要比富裕程度相當的黑人家庭花費的多。而對比白人,同等水平的黑人家庭花費較多的卻是在一些比較長期的消費上,比如用電和供暖。
這種差異其實也是一種並未被人察覺的種族差異的一個方面:黑人並非比白人賺得少。但即便這樣,甚至當他們賺得比白人還要多時,似乎他們所能獲取的產品與服務也還是要比同齡的白人少得多。
這一說法源自杜克大學的三位社會學家,Rapha?l Charron-Chénier、Joshua J. Fink、Lisa A. Keister的發現。他們根據2013、2014年的消費者支持調查的數據總結白人與黑人家庭的消費習慣。他們認為總的來說,黑人家庭之所以比白人家庭花費較少的因素是由於獲得信貸、買不到、以及歧視這三點主要因素。其中對於信貸這一挑戰來說,只有當黑人家庭可以賺更多錢時,他們才有可能獲得。
而當購買時,他們需要事先就存好一大筆錢。低收入黑人家庭使用分期付款來購買汽車或是家用電器的,就要比同齡低收入的白人家庭少得多。可以看出其信貸准入人群的不平衡,這也是一個相比貧窮的白人家庭來說,更為困擾貧窮黑人家庭的一個問題。隨著收入的增長,黑人與白人間這種差距有所縮小,讓一些高收入的黑人家庭得以憑藉收入來打破信貸障礙。
但這樣的改善並不適用於所有類型的消費。比如像生活用品或是生活娛樂這樣需要頻繁消費的產品和服務,在這方面的花費,低收入的黑人與白人並不存在太大的差異。但是當調查人員進一步了解黑人與白人家庭的收入鏈時,他們注意到富裕的白人家庭在這些方面的消費要比富裕的黑人家庭花費得多。意味著相對黑人美國人無法購買的那些東西,美國白種人卻可以買到。除了個人喜好的因素,這表明黑人群體在獲得各種產品和服務時的缺乏。在一些地區,那裡缺少儲備充足的雜貨店、服裝店、銀行、藥房等便利設施。資源的缺乏讓黑人能夠像白人一樣消費同種類型的商品,更加變得遙不可及。
種族歧視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有的店家會公開拒絕對黑人售賣,而有的則是通過比較隱晦的方式。比如「有些商家會向地方政府請願,要求改變公共運輸路線來限制那些低收入的黑人通勤族到他們的店裡買東西。」
黑人家庭需要花費更多的地方通常是那些比較長期的服務,比如水電費。這也許並不能說明這就是種族主義,但是從這些商品的定價策略上還是可以看出隱性的偏見。那些需要進行長期消費的商品和服務,比如水電氣,還有各種保險,都需要收取額外的費用,或是納入並不高的信用評分中。這樣就會不成比例地影響到各個收入水平的那些低收入的以及少數的消費者。
這些結果表明,貧富差距已經不再僅僅是收入差距的問題。這意味著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制定的政策和解決方法不僅要強調解決收入差距,還要解決因種族、性別,等等其它分歧所分離的美國人之間存在的結構性的不平等。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