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首腦峰會吵成一鍋粥 4國不願得罪中國
七國首腦峰會是西方集團俱樂部一年一度的首腦會議,討論的課題,都是國際社會重要而敏感的問題,各國首腦通過磋商,對一些問題達成共識,協調步驟,然而採取共同的應對措施。
中國還沒有成為這一個俱樂部的成員,是不是可以加入,或者是不是有必要加入?這些都不是誰說了算的事情,而是一種國際政治與力量的交鋒。
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首腦也一定會成為這一峰會的一個成員,與各國領導人一起協商解決國際社會面臨的各種問題。沒有中國參與的國際事務,毫無疑問,會有一種殘缺。
日本是這一次首腦峰會的主席國,安倍沒有把會場放在東京、大阪或者京都這樣的大都市,而是放到了一個很不起眼的一個濱海小鎮,叫「志摩市」,就是中國詩人「徐志摩」的「志摩」。
這個小城市我去過兩次,人口只有5萬多,但是有碧藍的海灣,綠色的島嶼和海岸,早上還可以看到日出,海鮮是十分的豐富,我特喜歡那裡的烤魚。
當然,對於女性來說,志摩海灣出產的海水珍珠,那是日本一流,著名的ミキモト珍珠,就是御木本珍珠,就產自這裡。這一次,安倍夫人還作為禮物送給了各國首腦夫人。
所以,遠離喧譁的大都市,來到這種山清水秀的小城市來呆兩天,對於各國首腦們來說,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安倍也真會選地方。
那麼這一次的七國首腦峰會都討論了些什麼問題呢?最主要的是討論了當前的世界經濟,如何走出低迷的困境。外交問題也是討論的內容之一。
如朝鮮問題、俄羅斯與烏克蘭問題、敘利亞問題、非洲難民問題、還有反恐問題等等,當然南海問題也是其中之一。而我最關注的,自然是在南海問題上各國首腦的立場,以及「首腦宣言」中就這一個問題的表述。
歐巴馬是在25日夜從越南飛抵日本中部國際機場的。我參加了接機採訪。等我從機場坐車2個多小時趕回新聞中心時,已是深夜零時,日美首腦會談已經結束。
日本外務省發言人川村泰久在凌晨1時開始舉行記者會,發表日美首腦會談的內容。他承認安倍與歐巴馬在會談中討論了南海問題,而安倍也表示支持美軍在南海的「自由作戰」行動。
於是我向川村先生提了一個問題:「日本支持自由作戰行動,是否意味著日本也考慮派自衛隊前往南海參與美軍行動?」川村先生避開了我的核心問題。
他表示:「我覺得,兩國首腦與其是談到了南海問題,還不如說是討論了亞洲地區安保問題更為恰當。」他說:「雙方一致同意要強化和平與繁榮的合作網絡。
安倍提出了要加強與東協,尤其是與越南、菲律賓安保合作的建議。對此,兩首腦達成了共識。」川村透露的這些信息表明,在昨夜的日美首腦會談中,兩國首腦正式達成了團結越南和菲律賓,構建安保合作機制,一起來抗衡中國的戰略思路。
在記者招待會結束後,我在新聞中心很快獲得了歐巴馬在日美首腦會談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談南海問題的視頻資料,歐巴馬是這麼說的:「越南和美國關係改善,是與中國完全沒有關係的獨立的現象。
動力來自於擴大美國和越南的相互關心、希望兩國貿易振興。這是希望提高全面合作的這一期望的體現,可以說這是持續努力的繼續。
中國似乎認為這種行動是一種挑釁,但中國毫無根據地採取了這樣的態度,我們完全沒有這樣的想法。此外,還存在中國和越南之間的爭端、中國和菲律賓之間的問題、中國與其他主張領土主權的國家在南海關係緊張的問題。
但這些完全不是我們故意製造出來的問題。作為美國,希望各國和平解決領土主權爭端。為何爭端無法得到解決?這與我們的活動完全沒有關係。
美國歡迎中國和越南展開對話,解決爭端。美國對於這些主張並未表明美國的立場。對美國來說,在南海的國家利益是確保航行自由,以及通行的權利。此外,應貫徹國際規範,因為這有利於所有各方。」
第二天是七國首腦峰會開幕之日,根據計劃,外交問題將會在傍晚時分的第三輪會議上進行討論。一直等到夜裡8時,終於有消息透露說,「首腦宣言」中有關南海問題,會採取 「只表立場,不作批判」的原則。
將會表達三層意思:第一,參加七國首腦峰會的各國首腦們一致認為,應該嚴肅對待「以實力改變現狀」的行為。第二,贊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倡的海洋安全「法治三原則」。第三,敦促相關國家徹底遵守國際法。
「法治三原則」是在2014年5月,安倍在新加坡舉行的亞洲安全會議上宣布的。其主要內容是:一,國家應基於法律提出主張;二,不使用武力和威脅;三,堅持和平解決糾紛。
那麼,在「首腦宣言」中,會不會點中國的名?剛好遇到安倍的外交助理、內閣官房副長官世耕弘成,他回答的很直接:「不會」。
27日是峰會的閉幕日,原定下午發表「首腦宣言」,但是在中午11時,我們就接到了記者會的通知。外務省發言人川村發表了「首腦宣言」,與此同時,我在會場上拿到了厚厚的日文和英文版本的「首腦宣言」文本。
我立即查找「南海問題」表述,不知出於何種政治考量,「南海問題」放在外交課題的最後部分,而且小標題也不是直接用「南海」兩字,而是用了「海洋安全保障」。
從文字表述的數量上來看,「首腦宣言」全文約3萬7000字(日文),談俄羅斯與烏克蘭問題的是29行,談海洋安全保障問題的是12行,直接點談南海問題的是3行。如先前得到的消息一樣,沒有點中國的名。
「海洋安全保障」內容的全文如下:
「我們再次強調,要根據涉及海洋法的聯合國條約(UNCLOS)中所反映的國際法的諸項原則,維持以此為規則的海洋秩序,支持各項有利於釀成信賴的措施,用法律的手段和平解決紛爭,尊重可持續利用的海洋以及航行、上空飛行的自由。
我們再次認為,相關國家應該以國際法為準則提出主張,明確自己的立場,採取自製的姿態來遏制導致緊張的單方面的行動。反對為了達到本國的主張採用強力和威壓手段,希望通過包括仲裁在內的法律手段來和平解決紛爭。
我們再次確認了通過國際和區域合作,強化海上安全和海洋安全保障,特別是與海盜鬥爭的重要性。我們對於東海以及南海的狀況表示擔憂,強調紛爭的和平管理以及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重要性。我們支持有關海洋安全保障的G7外長聲明。」
從上述表述中,我發現沒有安倍主張的「法治三原則」的內容,也沒有日美兩國首腦達成的「支持自由作戰」的內容。反對南海軍事基地化的表述也僅寫到「支持(提出強烈反對的)G7外長聲明」而已。
於是,我當場向川村先生提了問題:「是不是各國首腦在上述問題上意見分歧?」
川村先生已經把我看成了「南海問題專業戶」,他很明顯地是邊思考便選擇合適的詞語來回答我的提問:法治三原則是安倍首相在2014年於新加坡提出的。
在昨日的首腦討論中,安倍首相就三原則問題進行了解釋,得到了大家支持,相關精神已經體現在宣言文中。關於「自由作戰」,安倍首相在與歐巴馬總統的會談中,表明了支持的立場。各國首腦也進行了討論,討論的細節不便公布。
從川村先生的上述回答中可以看出,各國首腦反對在「首腦宣言」中塞進安倍的「私貨」。同時,多數首腦不支持美軍主導的「自由作戰」的軍事行動,強調通過和平與外交的手段解決海洋紛爭。
這一結果也顯示,參加峰會的歐洲4國(英德法意)在地理上遠離南海,經濟上又對中國市場抱有極大期待,4國首腦顯然是無法贊同日美兩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和行動,更不願意在南海問題上得罪中國,損害本國利益。
可以想像,在首腦峰會的討論中,就南海問題,各國首腦有過激烈的交鋒,而交鋒的結果,是以「4:2」完結,最終達成了「只表達立場,不作批判」的妥協。
安倍對於這一結果,顯然感到不滿足。他在峰會閉幕後的記者會見中,再次闡述了自己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還特別介紹了自己提倡的「法治三原則」的內容。
但是,最後他自己總結的結論,還是那麼一句老話:「對於海洋紛爭,希望依據國際法的基本原則,通過和平和外交的手段進行解決,確保海洋的航行安全,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的行為。」
這幾句,在2年前,就掛在安倍的嘴上,許多人都能背得出來。七國首腦峰會結束了,在南海問題上,各國首腦並沒有形成日美兩國所期待的「狠批中國大合唱」。要求日美主導的首腦峰會不談「南海問題」是不現實的。
但是,從結果上來看,日美兩國並沒有達到借峰會制約中國,遏止中國在南海維權的目的。在南海問題上,日美與歐洲陣營的立場與利益,相距甚遠。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