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發飆」?不尊重中國的外國記者,不值得尊重

國際頭條| 2016-06-03| 檢舉

「王毅發飆」?不尊重中國的外國記者,不值得尊重

面對加拿者記者在中國的人權問題上的「偏見與傲慢」,王毅外長進行了有力的回擊,這裡不應沒有掌聲。不料這一批評卻惹了西方媒體的馬蜂窩;它們事後群起而毆之,也不怕浪費筆墨。

包括《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英國衛報》、美國之音、英國BBC和法廣網在內的眾多西方媒體紛紛報道了此事,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大發脾氣」、「口氣變橫」、「動氣罵記者一分鐘」等等,對王毅外長揮舞起大棒。而在推特上,不少西方媒體界人士指責「王毅發飆」。

王毅外長只是說明了一個事實,「最了解中國人權狀況的不是你,而是中國人自己,你沒有發言權,而中國人有發言權,所以請你不要再做這種不負責任的提問」。西方從來都對中國充滿傲慢與偏見,對於這種別有用心的指手劃腳,任何一名有良知的中國人都有權力斥責,何況代表堂堂大國形象的一國外長。

在人權問題上,西方一向高高在上、趾高氣昂地向中國發難,以此顯示自已的優越感;美國每年都要出《全球人權報告》,把除它以外世界大多數國家的人權狀況「幾乎罵遍」,而中國更是重中之重被「格外關照」;當外國領導人到中國訪問時,西方媒體更不忘提醒他們到中國來用人權來教訓中國。在西方記者眼裡,中國只能逆來順受,像兒子一樣接受老子的訓斥,不能有半句辯解,否則就是態度不端正。

將某些違反中國法律、破壞社會秩序的人,西方媒體從來都是美化為「人權衛士」,為其「鳴冤張目」,干涉中國司法主權。對於西方這種虛偽,中國「語氣有了很明顯的轉變」,、「變得更加強硬」,於是西方媒體感到「吃驚」、「詫異」之餘,當然不放過「狠揍」中國外長的機會。殊不知中國一句俗話,有力不在身材高,有理不在聲音大。

全國人大外委會主任委員傅瑩去年曾說,西方對中國「深層的失望」原因是,西方所期待的,「『中國實現現代化必將帶來政治制度變革』的情況沒有發生,中國版的『戈巴契夫』沒有出現,相反,中國取得的成功和增強的自信使中國道路更加不可逆轉」。失望之餘,西方對所謂的「中國人當中最有智慧、最勇敢的一批人」,寄託了「無限的厚望」。銅鑼灣書店的某些人,就成為加拿大記者眼中所謂的「最有智慧、最勇敢的一批人」,並因此為他們「鳴怨叫屈」。

不要把自己裝扮的那麼高尚,實際上也並不比任何人高尚,而且更卑劣。西方國家歷史上對中國和世界犯下的滔天罪行,仍歷歷在目:「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火燒圓明園、發動鴉片戰爭、販賣黑人奴隸、全球殖民、屠殺原住民、設立關塔那摩黑監獄等等,舉不勝舉。即使現在,西方在世界各地尤其中東北非踐踏人權的實例仍然存在。歐洲難民潮誰造成的?這些難民的人權呢?請收取起那些傲慢和虛偽吧!

毫無疑問,王毅外長回擊得很給力。對那些充滿敵意的外國記者們,就是不要客氣,要及時揭穿其醜陋面目。中國人權事業的成就有目共睹,這個變化你要看到,不要用充滿傲慢與偏見的眼光看待中國,中國不吃這一套。請尊重我們,我們才會尊重你們。不尊重中國的外國記者不值得尊重。(王德華)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1118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