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高官訪華獲高規格接見印證風向轉變:中國制裁奏奇效,朝鮮俯首謁天朝!美國急了,日本懵了,韓國呆了!中國已重奪半島話語權

張無忌| 2016-06-03| 檢舉

朝鮮高官訪華獲高規格接見,印證半島風向大轉彎:中國制裁奏奇效,朝鮮俯首謁天朝!美國急了,日本懵了,韓國呆了!中國已重奪半島話語權!

據外媒報道,朝勞動黨政治局委員、副委員長李洙墉5月31日率領40多人的代表團抵達北京。這是朝今年1月進行第四次核試驗後該國高官首次訪華。6月1日,習總給予了李洙墉代表團高規格接待,當天新聞聯播頭條播的就是這條新聞。但是,從新聞細節當中我們可以看出,朝方早前估計並未得到習總即將會見的消息,因為李洙墉帶來的是他們最高元首的口信而不是親筆信,如果是雙方已經約定好的,應該會是親筆信以示正式。

從這次朝方的訪華陣容、中國官方新聞的簡簡訊息我們可以看出如下三點內容:

一、朝方這次由勞動黨的副委員長和四十多人到訪,這表明朝方對中國有實際所求,否則幾個人就可以了,沒必要派四十多人的訪問團過來。甚至,在可能都不知道是否能獲得中國最高領導人接見的情況下派了一個高規格的訪問團過來,如果沒有實際所求,不是帶著誠意,恐怕就難獲得習總接見。

二、根據官方新聞,李洙墉是來華通報七大情況表明。朝 方開七大時,曾有外媒問中國是否派人參加了,外交部發言人直接說那是朝方內部的重大會議,意思是與中國無關。如今,七大結束後,朝方專門派「特使」代表團訪華通報情況(估計名義上不是特使,但實際上充當了特使的作用,若是特使,必然是親筆信而不是口信),這表明朝已確定 了未來的改革方針。之所以會見,應該是朝方來了之後確認有重大變化內容的原因。而朝方的通報,很顯然對於中朝關係、半島局勢應該都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三、中國對朝方的做法表示讚賞,也是對之前朝方一意孤行的敲打。習總在會見中說,這體現了中朝兩黨就重大問題進行戰略溝通的傳統,表明金正恩委員長、朝鮮勞動黨中央對兩黨兩國關係的重視。祝願朝鮮人民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建設朝鮮社會主義事業中取得更大成就。

這 句話是很有內涵的,因為之前朝方在朝核問題上一意孤行,導致半島局勢惡化,把中方兩三年拉攏韓國的努力付之東流,這都是在戰略問題上該溝通不溝通所致。而 這一次,朝方七大是要進行改革,要發展經濟,並且向中國來通報相關情況,自然就是戰略溝通,而這中朝雙方過去是有傳統的。而從金的口信內容可以看出,他希 望與中方共同努力,加強發展中朝傳統友好關係,維護半島及東北亞地區的和平穩定。很顯然,中國要的就是這個。而習總表態是中方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希望 各方保持冷靜克制,加強溝通,維護地區和平穩定。這意思就是要朝方保持克制,加強與各方溝通來實現局勢緩和。

在這三點之中,中國要的是朝方回到和中國合作共贏的道路上來,不要一意孤行,不要激化矛盾,因為這會損害中國的戰略利益,中國必然會採取反制措施。事實上,安理會針對朝方的制裁中國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朝方的行為不但損害了地區和平,事實上損害了中國的戰略利益。如果不是朝方的一意孤行,大家保持協調,中國在過去兩年努力爭取朴槿惠政府的效果就會繼續顯現,美國在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就很難推進。

至於朝方,實際上應該已經感覺到了強硬路線已經走到頭了,因為如果連中國對朝制裁都下重手了,那麼朝方接下來還靠什麼玩下去?就像伊核問題一樣,內賈德執政時期一直是強硬路線,但當強硬路線走到盡頭再往下就是破局之時,伊朗換了總統,溫和改革派的魯哈尼就上台了。其實,伊朗總統在伊朗的政治地位不是最高,最高的是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所以伊朗政策的調整不是因為換了總統,而是政治精英整體的意志。朝方這次應該也一樣,當強硬路線進入絕境已經沒有空間之時,就開始轉向改革、轉向經濟。而且,就朝內政而言,在經過一輪對元老的打壓後,金正恩的權力地位應該已經獲得穩固。

對於朝方對改革開放的態度,我們可以從朝方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服裝上看出來。七大上,金身著西裝亮相。接下來,他和官員們到基層視察、參加活動,都著西裝,這就說明在行為細節上貫徹七大精神。

由此可以看出,朝方的風在變化。過去,風向無常,動不動還搞出個小龍捲風;如今,至少言行上明顯有了一股「西風」。不過,這個「西風」可不是對著西方刮,因為那邊美國還不想跟他一起玩,就在剛剛又追加了對朝的金融制裁,明顯就是針對其改革態度去了,說白了就是不認可。道理也很簡單,真的半島局勢緩和了,美國借半島來遏制中國的戲就不能往前推進了。所以,美會繼續設置障礙,繼續推動半島局勢激化。因此,開放還是對華開放靠譜。

當然,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半島局勢已經演化到這一步,很多都是死疙瘩,很不好解開,中國在這方面可能需要費很大的勁,費很長的時間。但是,這也是沒辦法,這就是中國必須承擔起來的,半島局勢中國必須主動坐莊,不能再任由美朝亂來,不能再以旁觀者心態去操作。中國借安理會制裁是對朝的施壓,現在見效了,接下來要對付的就是美韓了。

對美韓,中國需要對韓國繼續拉攏,用中國努力施壓獲得的成果去換取韓國的認同從而推動半島局勢的緩和;對美國,中國必須用更有力量的手來施壓美國,迫使美國就範。只有這樣,六方會談才能真正重啟。

所以,這個運作過程需要中國進一步對朝方的言行進行落實,需要對韓國進行更多曲直利害的說服工作。未來繼承顯然會比較複雜,但誰讓這是中國家門口呢?中國必須坐莊,必須當仁不讓,否則就會陷於被動,主動出擊是當前最好選擇。

對於這次訪問,中方還是給了朝方一些「驚喜」。在新聞聯播的新聞當中,播音員播出的習總的頭銜是兩個,一個是總書記、一個是國家主席,這也就是說首先這是黨際溝通,但同時也是國家層面的溝通。黨的溝通是本來存在的內涵,但國家層面的溝通是中方賦予的,是中方對朝方願意改革開放的認可,是希望朝方理解中國的苦心,真正實施改革開放,真正推動半島和平穩定。

來訪的李洙墉是個經歷很特殊的人,他在駐瑞士擔任大使期間負責當時在瑞士留學的金正恩的生活,所以某種程度上他與其最高領導人之間的關係是超過一般關係的,這可以使得這次訪問能夠帶來更多更真實的信息。同時,李洙墉是朝方的前外長,如今新外長則是負責六方會談的朝方代表,這就意味著朝方有準備重返六方會談的意思。

不過,也有媒體猜測這可能是為金正恩訪華做準備。事實上,這次訪問還不太可能涉及到金正恩訪華,因為很多事情還未理順,這次的訪問主要就是來通報朝方政策的,同時帶40多人的團隊是來推動經濟合作的。想想看,36年來第一次開全國的黨代會,意義應該非同一般,那麼正常情況下一些決策應不是兒戲。

當然,考慮到朝方過去幾年過於多變,甚至連中國的態度也不顧,那麼這種轉變還需要進一步觀察和試探,只有進行了更多務實的合作,推動了相關事宜的進展,才能說一些未來的方向明確和明晰了。說白了,就是朝方需要更多實際行動來贏得中國的信任。

當然,站在中國的角度,由於過去兩年的局勢變化,中國對朝打板子是既不能不打,也不能打得過頭。不打,朝會繼續不顧中國戰略利益亂來,繼續下去會讓中國在半島問題上更加被動,這會落入美國的圈套;不能打過頭是因為,雖然中韓關係發展很快,但從地緣戰略安全層面看,韓戰留下的地緣戰略格局並未發生本質改變,地緣上依然是中朝俄對美韓日,如今美正在亞太遏制中國,中國對朝打板子打過頭了會傷害中國自己的戰略利益。所以,就得掌握好火候。如今,板子下去見效了,七大改革政策出來了,那麼中國就得適當給個甜棗鼓勵一下。畢竟,接下來,半島局勢的和平穩定還是需要朝韓共同維護,朝是當事一方,所以必須連打帶摸地推動。

從美國這幾天立刻對朝追加金融制裁可以看出,美這是在告訴各方美國對中朝互動的態度,同時也是想繼續刺激朝激化半島矛盾。別忘了,4月份美韓還說朝方將在5月初進行核試驗,如今都六月初了也沒有動靜,反而派團到中國來了。如今,美再刺激朝,就是希望矛盾不要緩和。至於韓國,朝方希望韓國承認其核武存在,結果被韓三拒。事實上,不光韓國,中國、俄羅斯都不可能承認朝是擁核國家,所以朝方想發展就得務實。那麼,接下來,如何在朝韓之間斡旋增加彼此的互信,如何說服韓國調整政策就是對中國的考驗了。當然,從最近韓國的態度上看,也有一些緩和,不再像前些時間那樣那麼激動,由此也給了中國斡旋的空間。畢竟,從韓國視角來說,美在韓部署薩德就地緣戰略安全上來說對韓是不利的,只是韓感受到了朝方的威脅,為了獲得美國的保護就退而求其次了。如今,中國需要與韓國繼續溝通,爭取在半島局勢上獲得新的突破。

不管怎麼樣,中國的一些手段還是初步見到成效了,美國試圖繼續推動半島局勢惡化的意圖暫時無法進一步推進了,這正是中國對半島的政策變化的作用,是中國拿出坐莊的態度來了之後的變化。接下來中國要繼續強力坐莊,在美朝之間,中國是要積極推動和平協議與去核同時進行的,這最符合中國的利益。那麼,接下來局勢如何演變,朝方是不是真的變了,我們是不是能實現目標,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1099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