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又怒了!對於近日美國在歐洲部署飛彈防禦系統的行動,普京表示這令他「別無選擇」,只能報復,同時也警告允許美國在境內裝置反導系統的羅馬尼亞和波蘭,「可能成為俄羅斯飛彈的目標」。
普京周五訪問希臘,在首都雅典會晤希臘總理齊普拉斯後,發表有關報復美國的談話。 在羅馬尼亞和波蘭部署的反導系統是美國戰略核潛力的一部分,儘管美國矢口否認,但已經給俄羅斯造成威脅。而俄方當然不能坐以待斃,普京大帝除了隔空「放狠話」,還想出了一系列反制措施,知事這就來給大家梳理一下。 美國反導系統籌謀已久 近日,美國設在羅馬尼亞南部德韋塞盧空軍基地的反導系統宣布正式啟動,並隨時準備與北約在歐洲的反導系統接軌。隨後,美國部署在波蘭北部城市倫濟科沃的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的基礎建設舉行開工儀式。
這是5月12日在羅馬尼亞南部德韋塞盧空軍基地拍攝的美國部署的反導系統的核心建築 而歐巴馬於2009年9月重新將東歐反導計劃提上日程,為減輕俄羅斯的牴觸情緒,提出沿用「分階段適應路線」來部署新的歐洲飛彈防禦系統,最終對伊朗所有射程的彈道飛彈威脅實現覆蓋式防禦,並聲稱此舉可以保護美國本土以及所有歐洲盟友。21世紀初,為了防範伊朗的飛彈威脅,美國開始將構建歐洲反導系統作為其海外軍事部署的重點。2002年,美國和波蘭開始就建設飛彈防禦基地問題進行秘密磋商。但由於種種原因,尤其是在俄羅斯的強烈抵制下,該計劃並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此次在羅馬尼亞及波蘭進行部署,意味著美國苦心經營多年的歐洲反導計劃正式由第二部署階段向第三階段邁進,這也是歐洲反導系統的「收官之作」。
儘管美國堅稱這並非針對俄羅斯,但莫斯科視其為家門口的安全威脅。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道,普京27日表示,鑒於美軍在羅馬尼亞部署反導系統時可能會安裝打擊系統,只需要改變軟體設備就可以,俄羅斯將被迫作出還擊行為。 普京說,「這是發射系統和雷達站。現在那裡部署的是射程為500公里的飛彈。過幾年將部署射程為1000公里的飛彈」。他認為,這威脅著俄羅斯的核力量。 普京反制有奇招 1.放話威脅 5月12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國防安全委員會主席奧澤羅夫向俄新社表示,不排除俄羅斯應對東歐部署新反導系統而退出《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可能性。
《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是美國和俄羅斯在2010年簽署的雙邊裁減核武器之條約,其中規定,兩國部署的戰略核運載工具數量將各自削減到700件以下,各自可部署的核彈頭將減至1550枚,削減幅度近三分之一。 更嚴厲的威脅則是在27日。普京直接對準羅馬尼亞與波蘭兩國喊話,「如果說昨天羅馬尼亞民眾還不知道被瞄準器對準是什麼意思,那麼今天他們將不得不面對我們為確保自身安全將被迫採取的還擊行動。波蘭也一樣。」 2.增強軍力 5月10日,俄羅斯戰略火箭部隊司令卡拉卡耶夫表示,俄羅斯將採取包括換裝、研製新型飛彈系統在內的多種手段應對美國反導系統。卡拉卡耶夫說,俄羅斯正在積極研製針對美國現有和未來反導系統的新型戰略飛彈系統。俄方將縮減彈道飛彈的推進部分,使飛彈戰鬥部飛行軌跡更加難以預測,並能從不同方向實施攻擊,同時俄軍將開發其他新手段來突破美反導系統的防禦。
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本月初也表示,到今年底,俄羅斯將在西部和南部共新建3個師來制衡北約東擴,每個師約為1萬人。 3.演習震懾 據《俄羅斯報》5月28日報道,俄中首次舉行的「空天安全2016」聯合計算機模擬演習圓滿結束。舉行這一演習的必要性在於,兩國應當提前謀劃一切相關行動,以避免在俄羅斯或中國遭到飛彈打擊的情況下爆發大規模戰爭,如來自某個第三國或是恐怖組織的挑釁性飛彈攻擊。
當地時間2016年4月27日,俄羅斯莫斯科,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出席第五屆莫斯科國際安全會議。 圖為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發表講話。 儘管官方聲稱此舉不針對任何第三方,但有報道稱,莫斯科和北京均對美國在其後院的軍事行動增多保持警惕。除了前文所述的美國在歐洲部署的反導系統外,演習也是對美國意圖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擔憂。 美俄軍事安全路在何方? 自2014年的克里米亞危機之後,北約和俄羅斯之間的對話窗口越來越窄,閉塞的溝通非常不利於二者共同致力於區域安全。 此前美國與北約國家部署反導系統是以伊朗核威脅為藉口,但隨著伊核問題的解決,美國漸漸失去尋求製造核武器的「口實」,但並未使其修正相關計劃,在歐洲以及朝鮮半島部署反導系統將對俄方安全和穩定構成打擊。
俄羅斯正深陷於由油價下跌而導致的衰退中,從目前的經濟形勢看,恐怕難以負擔大規模軍備競賽產生的巨額成本。 反觀美方,即使致力於北約東擴,也還要看各成員國的意思,畢竟北約成員國各有訴求,這一點也在客觀上約束了北約與俄羅斯走向冷戰態勢的基礎。 不過雙方為尋求戰略平衡以及相互遏制,或許都將進一步增強軍事力量。今年7月北約在波蘭舉行華沙峰會,稱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增加北約軍事力量在中東歐地區的存在。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