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衝突國內外皆然 台灣最出名!今天又開始啦!

曾洵真| 2016-05-31| 檢舉

立法委員打架已經見怪不怪了,你以為其他國家的立法委員總是乖乖開會嗎?那你就錯了,其實其他國家的立委也會因為意見不合或是抗議而大打出手,讓人民看到立委們不理性的一面。打架實在不太好,乖寶寶不要學!「拳頭」和「議員」兩個詞一起出現,大家馬上就會想到台灣的「立法院」。

今天(31日)是行政院長林全首次赴立院備詢,但一開始就不太順利,國民黨帶著三隻綠色小豬霸佔質詢台,甚至不讓林全入座,邱議瑩、陳亭妃等民進黨立委一度跟藍營立委發生拉扯,好不容易才讓林全走到座位坐下。

一早立院外就不平靜,李彥秀帶領豬農抗議,拒絕進口含瘦肉精美豬

立院內,統一身穿藍衣的國民黨立委佔領質詢台,即使立法院院長蘇嘉全出聲制止,要求委員回座,台下的藍營立委還是故我的呼口號,喊著「美豬入台,林全下台」、「綠色執政,詐騙保證」,蘇嘉全眼見制止無效,臉上掛著無奈的笑容。

期間蘇嘉全不斷向國民黨立委喊話,表示「林全院長第一次到院會做施政報告,你們的訴求他都聽到了,行政院一定會符合人民的期待,所以請讓院會順利進行。」但由於國民黨立委堅決不退,蘇嘉全只好宣布暫時休息,目前院會開始15分鐘,林全未能順利上台備詢。

自從「民主先生」李登輝在台灣確立民主制度以來,台灣的「立法院」三天兩頭就鍛鍊一次身體,曾經有「兩男對打」、「男女對練」、「姐妹過招」以及「團體出動」等等,熱鬧非常。

人們每次聽到台灣「立法院」又打架了,都會習慣性地輕蔑一笑,說:「那才是台灣民主嘛。」總之對揮動拳頭的議員都嗤之以鼻。

其實剖開點看,打架的議員並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的,因為在國會中,最可恥的不是打架的議員,而是沉默的議員。

議員是人民的代議士,最最需要的是表達自己代表的選民的觀點和訴求。在國會中,議員的主要任務就是表達。在議員的位置上,「不表達,毋寧死」應當是刻在大家桌上的箴言。

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議員們是為了選區爭取正當的利益,為了給選民一個交代而在國會上努力奮戰,情急下動了手,倒也還情有可原。

如果我有一個議員,為了我的權益,在國會中努力爭取,最後和人動了手,我當天晚上就會趕到他家裡,給他一大貼的跌打藥。臨走我還會拍拍他肩膀,告訴他一句被用濫的話:「我們永遠支持你!」

議員打架,是表達的方式,表達意向是對的,但方式是錯的。

我們當然不贊成議員打架,但一個為選民據理力爭的打架議員在我的眼裡,比「橡皮圖章」式的議員要可愛得多。

唯一剩下的問題就是,議員為什麼打架?

讓人失望的是,到現在為止,我還沒看過一個打架的議員是真正為了選民的利益而「戰」。大部分都是為了黨派的紛爭、言語的不和、私生活被揭露的惱羞成怒等等,而揮拳相向,連女人都打。

這才是讓人鄙視打架議員的地方。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05619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