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塞爾維亞槍枝製造工廠 -- 戰爭創傷仍未抹去

曾洵真| 2016-05-30| 檢舉

市中心保留被炸建築 老百姓懷念強人時代

【環球時報赴塞爾維亞特派記者 屠麗美 楊檬】提起塞爾維亞這個國家,不少中國人會感到陌生。但若說起南斯拉夫,幾乎無人不曉。曾經強大的社會主義聯盟,如今像斷了線的珠鏈散落在巴爾幹地區,塞爾維亞便是其中一顆,其首都正是昔日赫赫有名的貝爾格勒。從南聯盟解體到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波赫戰爭,再到科索沃戰爭,當年還發生過令所有中國人難以忘懷的一幕——使館被炸。20多年後,這個幾經動盪和戰火折磨的國家如今怎麼樣?這個經歷了多次戰爭的國家如今怎麼樣?《環球時報》記者帶著一串疑問踏上塞爾維亞土地,開始尋找答案。

經濟不景氣隨處可見

《環球時報》記者一行剛下飛機,貝爾格勒的天空飄起小雨。之後幾天的採訪,當地天氣一直陰鬱,陪同記者的翻譯迪瑪感嘆,這種天氣就像該國的經濟,看不到陽光。早上10點多,走在相當於當地「王府井」的步行街,行人稀稀落落,兩邊的商店不少大門緊閉。迪瑪說,由於經濟不景氣,民眾消費水平持續下降,一些知名品牌迫於無奈關閉了在市中心商業區的店鋪。

20多歲的迪瑪說,幾年前他在當地書店打工,6周能掙400歐元,如今只能掙到300。而且工作機會比以前要少,打工也不那麼容易。目前塞爾維亞普通人的平均工資為400歐元左右。若能拿到1000歐元的薪水,就相當不一般了。由於工資較低,在貝爾格勒很多人需要兼兩三份工作,才能讓日子好過些。 對於如今慘澹的經濟狀況,塞爾維亞外長姆爾基奇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戰後塞爾維亞重建花了約1000億歐元。在上世紀90年代持續近10年的戰爭後,塞爾維亞GDP一度只相當於1989年GDP的40%,現在稍好一些。一名在當地生活了20多年的老華人告訴我們,除了戰爭和遭受制裁的原因外,塞長期不能加入歐盟,加上這次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經濟徹底不行了。塞爾維亞之所以沒垮,還是農業起了支柱作用,但現在誰會去農村關注農業呢?

在上世紀90年代那場持續近10年的前南戰爭後,飽經戰火摧殘的塞爾維亞從2000年開始經濟有所好轉,隨著外部環境改善和各項改革的推進,曾迎來全面復甦,首都貝爾格勒地區經濟更是一度高速發展——塞全國1/3的GDP都由貝爾格勒創造,整個國家30%的就業崗位都由這裡提供。然而,隨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不斷深化和擴散,塞經濟受到嚴重衝擊,加上其內部至關重要的私有化改革遭遇挫折,近幾年該國經濟狀況始終低迷,通脹嚴重,失業率高達24.1%。

說到就業,當地孔子學院塞方院長拉多薩夫頗有感觸。他告訴記者,貝爾格勒大學語言學院中文系每年培養出30多名學生,這些人漢語水平不錯,但就業時都遇到一定困難。如今塞爾維亞經濟情況這麼糟糕,漢語需求更是寥寥。幸運的畢業生進入當地的中國企業,比如中興、華為等大公司,還有些學生去了中國的私人小公司做貿易。大部分人則選擇赴華繼續深造,並留在中國就業——這部分人占每年畢業生的70%。院長笑著說,「我巴不得他們都留在中國,能有個好的職業前景。在塞爾維亞他們很難就業。」

依靠中國謀生的不僅有中文專業學生,還有為中國路橋公司當地辦事處打工的司機。據說他妻子原來在銀行上班,精通3門外語,前兩年由於裁員丟了飯碗,到如今還沒找到工作。現在全家都靠他一個人在路橋公司的工資養活。

無法忘記經歷過的轟炸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不少當地年輕人面臨就業難問題。但他們似乎並不特別發愁。拉多薩夫說,與中國同齡人相比,當地年輕人情商更高,活動能力也更強。但他們似乎不太愛學習,更喜歡到酒吧玩到通宵。當地一名出租司機告訴記者,薩瓦河邊的船塢餐館和酒吧中,常有一群群年輕人徹夜喝酒、聊天,快天亮才回家睡覺。陷入困境的這個國家未來要指望他們,真有點讓人擔心,這名司機說,「一些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也不去努力。只顧享樂,似乎已經忘了這個國家的過去。」

過去真的被遺忘了嗎?塞爾維亞外長姆爾基奇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拉開位於外交部大樓辦公室的窗簾,指著馬路對面的兩幢斷牆殘垣的建築說:「這就是科索沃戰爭時期,北約炸毀的兩幢建築。」記者向外看去,只見兩棟殘破不堪、部分倒塌的高大建築兀然矗立著。那曾是塞爾維亞的國防部所在,科索沃戰爭時期在北約轟炸中被毀。姆爾基奇對記者說,政府之所以在市區保留這兩棟觸目驚心的建築,就是讓人們不要忘卻歷史,不要忘記這個國家曾經經歷的苦難。

當地百姓似乎也認同這種觀點。「戰爭才剛剛過去沒多久。如此短的時間,塞爾維亞人的傷口怎麼可能癒合」,對記者說這番話的是一家服裝小店的老闆,50多歲的她用磕磕絆絆的英語告訴記者,她原來在一家公司上班,「戰爭來了,工作沒了,好日子也消失了」,她說,「戰爭對於年輕人也許只是書本上的東西,但對我們這些經歷過轟炸的人來說,永遠無法忘記。」

中國人最挂念的地方自然是被北約轟炸的中國駐前南聯盟大使館廢墟。被炸中國大使館廢墟坐落于貝爾格勒市區,目前已被徹底拆除,變成了一片芳草萋萋的綠地,周圍則商廈林立。草坪前立著一個紀念牌,紀念牌上用塞文和中文刻著:「謹此感謝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塞爾維亞共和國人民最困難的時期給予的支持與友誼,並謹此緬懷罹難烈士」。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0442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