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 澳洲華人的官方媒體
雪梨整頓非法出租住宅小組證實,
在一次行動中查獲的將部分商店非法出租的房東已認罪,其面臨10萬元的罰款。
5月24日雪梨唐寧街地方法庭判定這名叫哈桑(Amr Hassan)的房東有罪,
判處他10萬元罰款,以及支付法庭費用6萬多元;
因為 Hassan 將位於 Chippendale 的
Banana 超市(Banana Supermarket)的一部分非法改造成了出租屋。
這個出租屋長這樣:
這個感覺好像似曾相識……
房間好像我大天朝一些學校的學生宿舍有沒有
它的 bathroom 長這樣
請問牆壁是用塑料布糊上去的嗎……
雪梨市市長 Moore 表示:
「這個案例傳遞了一個信息,非法、
危險的住宿網絡是這個城市所不能容忍的,任何以此牟利的人都將被起訴。」
以及,
「去年,雪梨做了很多調查並與紐省警方密切合作,
加大力度關閉了大量提供非法住宿的地方。」
雪梨市長Moore和Cottam
雪梨對此行為的「加大力度」體現在,於2015年5月正式成立整頓非法住宅小組。
直到現在,非法住宅小組已經開出了30張搜查令,
並對 100 多個場所進行了檢查,開出了 80 多份通知或警告令,罰單金額計7.5萬澳元。
除了雪梨 ..
除了違法改建出租 …
小編隨手一搜,
每年,在澳洲的各個地方,房東租房時因為各種違法被罰款的事兒也常常刷屏各媒體……
(雖然很多是我們覺得的「小事兒」……)
房東因為遲交了押金存放表( Bond Lodgement )而被罰了 2500 澳
看來要做房東還得記性好
你要是記性不好遲交或忘交文件保你被罰的爽歪歪
以及這個因為很多 「小事」 被罰 16000 澳的房東
所以,其實想說的是:
作為高度已開發國家的土澳
其實有一套非常完善的租房法律來保護租房人的權益,
相信小夥伴們在租房方面都是各有各的血淚史,
尤其是剛來澳洲時
想起來都是淚
話不多說,小編這就告訴大家一個租房「萬金油」:
當你遇到問題的時候,
找它就好!:
這是澳洲商務部官方網站的租房頁面,這裡詳細闡述了在澳洲租房的事宜。
頁面長這樣:
它根據你在租房過程中會遇到的問題詳細列了租房類型,
成為一個租客,
租房條款和情況報告,押金,租金和其他支出,
安全、維修和進入權力,當租期結束,財產管理,租房工具,
怎麼處理租房糾紛等 10 個大項,
其中又細分許多小項目給大家清晰地
講明了要怎麼合法的租房以及怎麼處理糾紛。
以開始租房為例:
找到第二個大項:Beginning a tenancy
點擊第一個小項Prepare to rent,進入頁面:
它告訴你租房前要想清楚安全啊方便啊,
以及列舉你可能會花費的金錢數目,以免被坑
(不知道有沒有小夥伴遇到過房東讓先交2個月押金的 ,反正小編聽說過 )
以處理糾紛為例:
找到最後一個大項 Having problems with renting a home?
點擊 Resolving rental property issues
然後上面清楚列出了你(房東和租客)
遇到有關租房財產的問題時你可以怎麼解決和求助。
好啦~你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在這個網頁里都有詳細的說明…
大家可以放心大膽的租房啦…
最後 ~ 歡迎吐槽在租房中過程中的血淚史
比如,小編的一位兼職同事前不久告訴小編,她住在一個四人間,每人 120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貓本四人間均價140~
小編覺得很好奇就跟她回家 「參觀」 ,
結果,一個2室2廳住了12個人,小編當時就被嚇尿了,要知道,
在貓本,法律規定了一個 2室 2廳的公寓只能最多住4個人啊!
整整多出了8個
你們能想像這 12個人是怎麼住的嘛?
看看他們怎麼說的吧~
(●—●)
剛來時遇到的奇葩二房東,
長發飄飄眼神迷離的神奇男子,有事沒事找你茬
吃完飯沒有馬上洗碗,
他馬上說:「吃完飯能不能馬上洗碗!怪不得你那麼髒」
joj
小編的朋友剛來時住的 homestay,美其名曰包 meal, 結果冰箱裡 1塊 一升的牛奶都要每天做標記免得你喝超了
雲捲雲舒
在客廳吃飯然後回房間拿個東西(比如看視頻想回去拿耳機,因為你公放會被說聲音大 ),
奇葩房東出房間看到燈開著你沒在
即使你下一秒回來準備接收他的「逼逼叨逼逼吧」,「澳洲電很貴的!
隨手關燈不然我扣你押金!」
Coco
我晚上和爸媽電話明明已經很小聲了,二房東還是,居然從房間裡出來翻白眼埋怨,就不能小聲一點嘛影響我睡覺了;
但是他打電話時分貝簡直隔壁都能聽到
真是都是租房子的拽什麼拽,不知道他哪兒來的優越感啊呵呵噠
大胖
不要跟房東住,不要跟二房東住!自己租,自己租,自己租!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也是無語了,
哎,租房就是這麼心酸、
等買房了,讓那些神奇的人和事兒都見鬼去吧~
文章轉載自《墨爾本生活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103947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