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國內警告政府不要巴結美國 勿忘1979

國際頭條| 2016-05-27| 檢舉

越南國內警告政府不要巴結美國 勿忘1979

【導讀】:典型的例子就是越南,這個國家的領導人都挺老的,都經歷過越戰,但如今,他們公開希望與美國建立更緊密軍事合作...

5月,極炎熱的下午,河內一所大學的一間會議室,幾名越南國際關係學者坐在記者對面,談他們對時局的看法。其中一人說,冷戰時越南吃過虧,我們依附一個大國(蘇聯)去對抗另一個大國(中國),所以現在越南不想依附美國對抗中國,重蹈冷戰覆轍。記者在越南聽到的另一種說法是,南海爭端不是中越關係的全部,卻是中越矛盾的全部。

然而在美國宣傳體系中,中越關係並非如此。CNN網站23日頭條位置長時間被「越南漁民控訴他們在海上遭中國人毆打、搶劫」的報道占據。

越南國家主席迎接歐巴馬

《紐約時報》說,歐巴馬訪越南為的就是把越南從中國緊緊的擁抱中勾走那麼一點點。文章說,歐巴馬的訪問是越南與中國長達數百年複雜舞蹈的重要一步,越南絕大多數傑出歷史人物都是在抗擊北方中國侵略者的進程中贏得聲譽,越南人極度民族主義並且以反華為一種本能。

阮富仲會見歐巴馬

而在這個近半數人口不到30歲的國家,與美國的越戰則被大多數人遺忘了。

文章還說,越南從貿易、投資甚至是滋養湄公河三角洲的水都需要依靠中國,所以越南領導層清楚他們不能總刺激中國,1979年與中國短暫但血腥的戰爭結束後,他們也試圖討好中國,在南海爭端中也沒有表現突出,直到2014年981平台事件後,越南密切了與美國的聯繫,雖然兩國並未正式結盟,但越南很可能允許美國使用其港口。

「歐巴馬的重返亞太戰略奏效了」,美國《洛杉磯時報》以此為題的文章說,當歐巴馬2011年提出重返亞太時,一些人嘲笑這是為讓美國逃離混亂中東而進行的笨拙嘗試,而如今,這一戰略轉移進行得非常不錯,幾乎每一個地區國家都希望與美國關係更近,一名前美國國防部官員說,「每次中國想把自己的大拇哥按到鄰國身上,這些國家都會更渴望接近我們」。

文章說,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越南,這個國家的領導人都挺老的,都經歷過越戰,但如今,他們公開希望與美國建立更緊密軍事合作。文章還說,面對中國的南海島礁建設,美國能做的其實不多,「我們既不能開啟戰爭,也不能自己去占領那些島礁」,但美國與中國相比具有自己的非對稱優勢,那就是把對中國擔憂的鄰國變成自己盟友的能力。「但如果特朗普上台,在東南亞得利的就是中國了」。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學者時殷弘23日對《環球時報》說,美國取消對越武器禁運是個重要標誌,兩國將建立一種戰略夥伴關係。雖然美國對越南依舊是共產黨掌權以及該國的人權狀況不滿,但在面對中國崛起以及在亞太地區影響力日漸增大的背景下,還是選擇了與越南深化關係,解禁後美國將向越南出售軍艦等武器,部署南海。對越南而言,出於經濟和安全考慮,也需要維護和中國的關係,開始「腳踩兩隻船」。

中國美國問題專家金燦榮認為,美國解除對越武器禁運並不令人意外,這是一個軍事意義有限但戰略意義不小的舉動。他認為,大多數武器是蘇制裝備的越南要改用美式武器,至少需要一個過程,美國拉住越南,一方面可以從越南近來不俗的經濟表現中獲益,另一方面也是看重越南,覺得它是東南亞唯一能在物理上牽制中國一下的國家。但越南是個極其聰明、自主性又特彆強的國家,它防範中國,也防範美國,不會輕易踩中國的線。

美國專家分析,歐巴馬此次訪越的目的之一是震懾中國。此次行程正值中美圍繞中國南海的爭端愈演愈烈之時。美國政治學者認為,此次訪問是歐巴馬政府「重返亞洲」戰略方針的體現。美國正進一步加強對東南亞的重新投入,並深化同這一地區的經濟、戰略聯繫。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亞洲事務高級副所長麥克 格林認為,東南亞的地緣重要性已經今非昔比。尤其圍繞中國南海爭端時,美國在東南亞的盟友則可以協助美國,遏制中國。

歐巴馬訪問越南期間,預計雙方將討論安全、防務、經貿等一系列問題。是否全面解除越戰後對越南實施的武器禁運,這個議題也會擺在歐巴馬此行的談判桌上。

媒體分析,中國在南海的「島礁建設」,也會成為歐巴馬此次訪越將要討論的話題之一。而與此同時,如何避免此舉可能引發中國焦慮也是歐巴馬政府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格林說,「震懾和說服中國」停止這些行動十分必要。他說:「這次越南之行尤為重要,也格外棘手。」

雖然美國強調南海各聲索方需要停止島礁建設,不過越南並未買帳。就在5月18日,美國國務院罕見點名越南,對其兩年多來在南海島礁的非法建設表示反對,並希望越南停止此類建設活動。據媒體消息,越南媒體對此事並未報道。

其實,此事一點都不突然,仔細看看美國在「亞太再平衡」戰略上左支右突地忙活了許久,我們就知道這是早晚會有的。

今天在越南進行訪問的美國總統歐巴馬突然宣布:全面解除對越南實行了長達30多年的武器禁運。這一消息讓隨行的美國媒體驚掉下巴。

不管美國媒體感到多麼驚訝,歐巴馬顯然很是淡定,他還專門強調「這個舉措不是針對中國的」。

但是,歐巴馬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勸服越南早日加入TPP,這份解禁的「大禮包」無疑能讓越南感到不小的激動。不過,不要忘了,美國在成立TPP的時候,就說過TPP就是不會帶中國玩兒,說這話的,也是歐巴馬。

所以,說不針對中國,明顯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老套手腕

其實,此事一點都不突然,仔細看看美國在「亞太再平衡」戰略上左支右突地忙活了許久,我們就知道這是早晚會有的。

早在2012年,時任美國國防部長的帕內塔在香格里拉會議上,正式提出「亞太再平衡」的概念。當時,西方許多學者就認定,美國向一些東南亞國家提供軍事能力的許諾,可能會鼓勵這些國家大膽同中國對抗,從而增加地區內的衝突和對抗。

這幾年的較量,菲律賓的種種舉動確實給中國帶來了不少的困擾。甚至讓中國不得不因應時勢,投入大量精力進行南海建設。

事實也果真如此。

最近不斷升溫的南海問題,最起勁的是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他在上台伊始對華態度溫和,多次表態南海爭端應該友好協商解決。可是在2012年,因得到了美國贈送的幾艘軍艦後,態度急轉。

這幾年的較量,菲律賓的種種舉動確實給中國帶來了不少的困擾。甚至讓中國不得不因應時勢,投入大量精力進行南海建設。

但即使有「乾爹」美國不斷親自上陣,派出艦機到南海島礁周圍「宣示航行自由」,菲律賓在與中國對抗中也還是感到了巨大壓力,騎虎難下。所以,新當選的總統杜特爾特就表達出對華緩和的姿態。

這是理性的選擇。

中國龐大的體量在那,是這些鄰國無論如何沒法躲過去的存在。毫無疑問,侵占中國島礁最多的越南,不管是從歷史教訓中得來的恐懼感,還是對未來形勢發展的危機感,都是首當其衝的。所以美國的眼中,下一個合格的「小夥伴」當然之選就落在越南頭上。

此時此地解除對越南的武器禁運,就好像打開了一扇大門,雙方日後進行軍事合作不光可以遏制中國,還順帶堵截了俄羅斯再次「南下」的戰略企圖。

雙方算盤

但越南真的會成為下一個菲律賓嗎?沒那麼簡單。

對於越南來說,如何鞏固早已到手的大量島礁顯然是第一要務。雖然中國不斷釋放善意要求有關各方不要激化矛盾,但「一槍在手,萬事不愁」,能夠消除恐懼感的最有效手段,無疑還是強化軍事存在。

講真,越南的武器裝備水平不咋地,但是國內經濟形勢多年發展態勢良好,財政收入相對充盈,因此擴充自己海空軍,進行武器裝備更新換代並「不差錢」。不過,越南自己工業基礎非常薄弱,短時間內不可能依靠自身完成這個任務,所以必須「買買買」。

十多年來,越南平均每年都從俄羅斯採購10億美元以上的武器,現在已經超越中國成了俄羅斯武器的第三大主顧。雖然採購的俄羅斯武器技術水平不低,可是越南對自己武器90%以上來源於俄羅斯還是不放心。

馬島戰爭的舊事必定會讓越南合計,一旦發生衝突,中國會不會通過某些手段切斷越南最主要的武器供應呢?

所以,狡兔也三窟,怎能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裡。

而對於美國來說,不管派出多少艦機來南海「宣示航行自由」,如果在南海附近沒有足夠多的立足點,最終還是難以對局勢產生決定性影響。更何況,按照目前的形勢發展,美國如想在東亞地區對中國取得徹底壓倒性優勢,就有捨棄世界範圍內其他地方控制權的危險。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國際關係總是一環扣一環的。

比如俄羅斯最近的種種動作顯露了再次向東協國家拓展影響的動向。放任俄羅斯的後果是美國無法接受的。俄羅斯完全可能憑藉贏得的新市場、新夥伴增強自身能力,轉而在歐洲方向上對美國及其同盟採取更加強硬的對抗姿態。

所以,一拍即合。

此時此地解除對越南的武器禁運,就好像打開了一扇大門,雙方日後進行軍事合作不光可以遏制中國,還順帶堵截了俄羅斯再次「南下」的戰略企圖。

另外,歐巴馬不會提及的是,美國的軍事技術合作從來都是高度政治化的——發展中國家要想獲得美國飛機,必須派人員進修人權課程。

就是因為這個原因,2014年「伊斯蘭國」大舉進攻巴格達時,美國無法及時向伊拉克這個盟友提供援助。對於越南的政治體制,美國的態度無需多言。大門既開,顯然日後種種施加影響以圖改變的手段必然隨之而來。

這也是美越深度合作難以跨越的鴻溝,畢竟美國對越南和平演變由來已久,在這點上,越南共產黨還是清醒的。

南海局勢的複雜化是中國最不願意看見的,但又不得不面對。由於歷史原因,中國在南海現實控制的島礁最少,建設的最晚,面對的壓力卻是最大的。

菲律賓將南海問題「包裝上市」推到了國際仲裁庭,這顯然給我們如何利用國際法來捍衛自己主權出了一道考題。我們的應答對於東協其他國家來說至關重要。中國當然會努力維護自己的主權,同時避免讓南海陷入軍備競賽,不然會更加迅速把東協國家推入美國的懷抱。

而美國目前仍然具有絕對的戰略優勢地位,並且不斷尋找機會遏制中國崛起。諸如挑唆周邊對我們的疑慮,以及阻撓中國國家統一。

如果我們過激的反應使得周邊國家在對我們的恐懼中跳上了美國的戰車,那麼不僅僅是南海問題會變得更加棘手,我們未來祖國統一問題也要面對更嚴峻的挑戰。

即便是我們的戰略夥伴,俄羅斯還是有著自己特定的國家利益。為了追求這種利益,他在這一地區的舉動不可能完全照顧中國的利益。

因此,中國真正能夠依仗的可靠「盟友」其實只有兩個——我們的國力和智慧。

維護一個安定和平的環境,確保中國的國家實力保持繼續向上的發展態勢,是未來解決中國在東亞地區面對問題的根本保證。

想想看,40年前,我們是靠著海軍戰士發揚勇氣和戰術小艇打大艦奪回了西沙。大約30年前,我們堅定地奪回了被侵占的島礁,但只能夠建起幾個高腳屋。如今,我們短時間內就可以「乾坤大挪移」變礁為島,甚至築起了可以讓民航機降落後還有美麗的空姐起舞的機場。

他人咬牙切齒,也只能徒呼奈何。這就是實力!

如何不讓域外國家蓄意利用南海爭端打破我們穩步發展的安定環境?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堅持維護正當權益,又不落入別人的陷阱中?這需要我們的智慧。

這個智慧的最直接體現就是拿出戰略定力,與相關各方既合作又鬥爭,有理有節,和而不屈,斗而不破。我們可以對周邊國家的無理舉動給予堅決的回應,又要展現出願意和平協商的誠意。對美國更是可以對抗,乃至對峙,但是絕對不進行不利於我的對

歐巴馬要賣給越南武器,我們可能不舒服,但是讓他賣去吧。只要我們埋頭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總有一天歷史會對所有國家做出對錯的評判。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99355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