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展出400件 末代皇帝多少寶物留在蘇聯?

2003年,烏克蘭首都基輔一個收藏展展出了的400件「溥儀珍寶」,其中有溥儀最喜歡的銀器和好幾把寶劍,被溥儀視為第一珍貴的金劍也在其中!儘管沒有鑑別真假,但溥儀有很多珍寶留在蘇聯卻是不爭的事實。

1945年8月19日溥儀在奉天(瀋陽)機場被蘇軍俘虜,然後押往蘇聯的赤塔市。上機時,溥儀帶著兩個大皮箱,顯得很沉重。蘇軍士兵原以為裡面裝的是龍袍,經打開驗查,在場的人都譁然了,箱內滿裝著五光十色的金銀珠寶,其中有紅珊瑚手鐲、純金項鍊、純金髮針、珍珠飾品、青金石雕像等大小几百件名貴寶物。去赤塔的途中,溥儀為表示誠心,把其中的一些珠寶作為禮品送給押送他的官兵,其中有手錶、煙壺、領帶夾及其他首飾之類的物件。

溥儀的部分珠寶

蘇聯奪寶

溥儀的這兩箱珍寶全是從清宮帶出的,以備破落時享用,沒想到,剛到蘇聯的哈巴羅夫斯克,就被沒收了。1946年4月2日,當地珠寶收買局的代表當著內務局財政司官員的面,對這些財物作出評估,檔案記載裡面有重量分別為218克和596克的金盤;174顆鑽石和兩顆紅寶石裝飾的23K金昆蟲型懷表;鑲有石榴石的23K金首飾盒等眾多稀有珍品。

蘇聯國家安全總部官員認為,不經法院審理和正式調查就沒收這批珠寶是「不合法的」,故而決定「智取」。

鳳冠

1946年5月10日,四十五號特別監獄長克格勃官員德尼索夫少校將溥儀接到位於郊區的內務局。 於是就有了以下對話:古得利亞夫佐夫上校:「你好溥儀先生。 我們請你來,不是審訊,而是隨便談談。 溥儀先生,您打算怎樣處置您的珠寶呢?我們蘇聯現正為恢復國民經濟發行公債,假如您同意把自己的財寶獻給蘇聯政府,那是再好不過了。 」溥儀:「我自己一直沒有機會提出這個問題,既然你們開口了,我很願意把自己的珍寶捐獻給蘇聯政府。 」 溥儀當時說道:「我懇求蘇聯政府接受我的珠寶以利戰後發展國民經濟。 」蘇方簽字的人員是克格勃官員古得利亞夫佐夫上校。第二天,由溥傑執筆以書面的形式上書史達林,請求留居蘇聯,隨後,溥儀便獻出了一些貴重物品,如金碗、鑽石、玉器、珍珠等。從此這些中國珠寶歸屬蘇聯,被運到莫斯科轉交國家保管局。

500珍珠丟火爐

為了留在蘇聯,溥儀把這些寶物作為開路的糖衣炮彈,經常用來討好蘇聯人。

剛到蘇聯時,一名蘇軍軍官看上了溥儀的那塊白金手錶。軍官伸出沒有手錶的手腕,望著溥儀笑。溥儀心領神會,立即將手錶摘下,戴在軍官的手腕上。

管理俘虜收容所的蘇軍軍官叫捷尼索夫,溥儀等人剛到伯力時,就由他負責檢查行李物品。捷尼索夫笑著說,聽說你們中國人有句俗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此話當真?溥儀當然明白捷尼索夫的意思,當即就給了他幾件珍寶,哪一件都是價值連城。

各色鑽石水晶

為避免人財兩空,溥儀開始設法藏匿一些貴重物品。讓隨侍李國雄撿一些體積小的貴重珠寶藏在了放電影機的一個皮箱內,溥儀還在西服夾層藏匿了一些,洗澡時也不敢把衣服放在外面。後來,溥儀怕被追究隱匿寶物的罪名,便讓人把一些鑽石砸碎扔了,因為根本砸不碎,溥儀只好命人將這些鑽石丟棄在煙囪里或是深埋在院牆根下。還有溥儀看不上眼的500多粒珍珠由李國雄放進火爐燒毀了。不久,蘇方人員把從煙囪和牆根下發現的鑽石放在大廳招人認領。溥儀不敢去認,還裝模作樣地說:「奇怪、奇怪,這是誰擱的呢?」

1950年8月1日,根據中蘇有關協議,蘇方將溥儀的兩箱珠寶及其本人移交中國政府。但是,兩箱珠寶經溥儀驗查,雖然有《清明上河圖》等物品,但也少了許多東西,特別是溥儀本人喜愛的金劍不見了。後來從別的渠道得知,那把金劍和其他被扣下的寶物存放在蘇聯國家特別檔案館。

作者:頭條號 / 歷史磨坊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9906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