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報道,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盛光祖24日在吉隆坡表示,中方希望與馬來西亞就吉隆坡至新加坡的馬新高鐵加強合作,中國高鐵在技術、裝備、性價比方面具有優勢,安全方面有保障。
根據規劃,馬新高鐵全長350公里,設計時速300公里,途經5個城市,預計總投資達745億元人民幣。投入運營後有望大幅減少吉隆坡和新加坡之間的通勤時間。
競爭
高鐵是資本和技術密集項目,與一般的企業海外投資不同,高鐵走出去,無一例外都是大單,涉及幾十億乃至幾百億美元。巨額投資引發各方激烈爭奪,參與馬來西亞至新加坡的高鐵項目競標的不僅包括與中方已經多次交手的日本,韓國、歐洲方面的公司也參與了競標,但主要競爭對手還是日本。
日本的新幹線是世界上第一條高鐵。它於1964年投入運行,當時營運速度每小時271公里,營運最高時速300公里。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穩定運行,使新幹線贏得了安全、高速、準時的國際美譽。但中國高鐵有與眾不同的優勢。
優勢
中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現代化程度最高、管理經驗最豐富的高鐵網絡,已建成運營近1.7萬公里,占全球的55%,長度超過了其他國家的總和。時速300公里高鐵線路長達9600公里,占全球的60%。年運送人次高達9.1億,占全球高鐵年運送旅客人次的55%。最近幾年,客流量以每年28%的速度增長,運量超過了美國國內航班。更為突出的是中國高鐵技術先進、建設工期短、安全穩定。
目前「中國鐵路走出去」項目處於施工階段的有4個,分別是:雅萬高鐵、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匈塞鐵路、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輕軌項目。正在推進的有5個,分別是俄羅斯莫喀高鐵、美國西部快線、新馬高鐵、兩洋鐵路、坦贊鐵路項目。
坎坷
儘管中國高鐵名聲在外,但承攬國際項目,卻是道路坎坷。
2014年中方經過不懈努力,中標墨西哥鐵路,中國公司獲得了重大突破,取得高鐵海外第一單。當時新華社一篇稿件的第一句話就是:「中國設計、中國施工、中國裝備、中國標準——墨西哥首條高鐵線路將由中國企業參與承建……這是中國高鐵第一次真正實現『走出去』,預示著中國高鐵整體實力正在獲得世界認可。」但沒高興幾天,墨政府突然宣布取消該投標,合同變成了廢紙。
出師不利的不僅僅在墨西哥,泰國鐵路本來是被寄予厚望的。早在2013年10月,中泰就高鐵項目達成過初步協議,即「高鐵換大米」項目。但泰國隨後發生政變,英拉政府下台,大米補貼問題成為英拉政府的一個污點。後來在雙方領導人的努力下,中泰鐵路合作仍在推進中。泰國仍屬意由中國承建從泰國北部邊境的廊開府至首都曼谷的鐵路。同時,連接泰國首都曼谷至北部重鎮清邁的高鐵擬由日本承建。
共贏
中國高鐵走向世界,是「總理工程」,更是國家戰略。作為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突破和自主創新的標誌性成果,高速鐵路已成為中國新的「外交名片」和「形象代表」,成為繼桌球、大熊貓之後新的友好使者。
東南亞與中國山水相連,採用中國高鐵,可以和中國龐大的高鐵網連成一體,從而建成泛亞鐵路,實現互聯互通,有利於東南亞經濟的整合和發展,促進東協一體化進程,有利於拉動當地經濟、促進就業。
從中方來說,輸出高鐵就是讓優勢產能走出去,構建面向國際的高鐵產業體系和技術體系,推動中國高鐵標準國際化,以高速鐵路技術打造現代絲綢之路,服務於當地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和文化交流,形成區域大合作,營造有利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