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至2009年的15年間,在高加索地區,俄羅斯發生了一場殘酷的內戰。剛剛解體4年的俄軍在戰爭中損失慘重,這支曾經讓全世界都懼怕的強悍軍隊,出人意料的在戰爭前半段遭受慘敗。本文是美國蘭德公司下屬的艾羅約中心為美國陸軍進行的戰場經驗總結報告,研究人員通過對車臣戰爭,主要是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交戰雙方的表現,總結出這篇城市作戰指南,該書於2001年出版。本文是第一部分的編譯。
此報告提供了對於俄軍在第一次車臣戰爭(1994-1996)中的戰鬥分析,並將此分析與當前俄軍在車臣的戰鬥(指第二次車臣戰爭,1999-2009)進行了對比。本報告除了對城市戰進行了專門研究外,還廣泛的討論了車臣戰爭的方方面面。該研究報告之目的在於更好的理解俄軍的城市戰經驗,並藉此讓人理解俄軍的戰鬥力和城市戰之方方面面。以此向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提供相關的戰例。 此報告乃是一軍方城市戰研究項目之一環,此綜合項目由美國陸軍署副助理秘書和參謀次長基於研究和情報之目的而資助寫成。此綜合項目由阿羅由中心所屬的軍事力量發展、軍事技術革新以及戰略、條例和資源管理研究計劃管理。該中心是由美國聯邦政府及美國陸軍共同出資建立的。此計劃應可以激起政策制定者和分析人士對於城市戰之複雜性之興趣及幫助有意者對俄羅斯聯邦的軍力、戰略及戰術有更好的理解。 寫在前面 1994年俄軍在進入車臣首府格羅茲尼時,部隊在心態上並未做好戰鬥準備。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俄軍相信他們的對手車臣賊軍——一幫希望車臣從俄羅斯分裂出去的反賊——是一群無組織無紀律,只要看見坦克就會潰散的烏合之眾。俄軍士兵並沒有理由想些別的問題,而他們的上司也告訴他們無需擔心。 結果沒過多久俄軍就因為這個錯的離譜的認識而大吃苦頭,對於每一個參加了對格羅茲尼新年攻勢的年輕人來說,這場戰鬥實在是夠「格羅茲尼」的(格羅茲尼在俄語中是「恐怖」和「威嚇」的意思)。儘管俄軍最終拿下了這座城市,但是代價高昂。而且這勝利並不長久,車臣賊軍隨後的反擊導致了和談的開始,而這和談最終讓俄軍在1996年被迫離開了車臣。 然而五年後,俄軍重返車臣,1999年12月俄軍再戰格羅茲尼。和五年前毫無準備打的一團亂的爛仗相比,俄軍在這一戰中做出了相當顯著的準備和進步。比起94年的得意自大來說,99年的俄軍則極為不同。94年時的俄軍自以為城市戰並非是什麼大不了的危險。而99年俄軍指揮官們則開始儘量避免城市戰,而改用重炮和空襲來摧毀敵人。俄軍指揮官相信猛烈的重型火力能夠迫使敵人敗陣,並根據這個信條制定了他們的戰爭計劃。而在這個計劃中,城市戰因被盡力避開而被忽視,因此部隊也沒有接受多少相關的訓練。 車臣賊軍事先已有準備,為了能在俄軍兇狠的火力下倖存下來。賊軍構築了龐大的地道網。通過地道和碉堡防禦先讓自己撐過俄軍的轟擊,然後再進入陣地「歡迎」俄軍步兵的到來。此戰術有效地遏制了俄軍的火力優勢,打得俄軍頭痛不已。這導致俄軍被證明依然對城市戰缺乏必要的準備,並對城市的獨特環境缺少認識。 如果說缺乏對城市戰的相關準備是俄國在車臣戰爭中犯下的最致命錯誤,那麼和其同一級別的錯誤可不止一個。缺乏必要的訓練和補給,裝備老化嚴重和蠢到家了的作戰計劃都展現了當年的世界勁旅已經淪落成了什麼德性。同時也展現了當不同部隊進行協同作戰時,俄羅斯軍隊的組織結構能表現的多麼蠢笨。然而第二次戰爭,自1999年開始一直打到現在,顯示出俄軍確實做出了不少真正的改進,例如在協同作戰、計劃、基礎戰術和公眾宣傳上。然而,其他問題依然存在與這支軍隊之中。
格羅茲尼首戰: 俄軍的錯誤和軍隊退化問題俄軍士兵訓練程度非常糟糕,對於所有技術裝備,如夜視設備、裝甲車輛及相關武器等等,幾乎是門門不通樣樣松。更倒霉的是,大部分技術裝備保養的極差。軍隊每一階里都缺乏專門的技術人員。特種部隊人員是緊急集結起來的,而且之前沒有做過協同訓練就進入了戰場。 毫無根據的樂觀主義,儘管證據和相關跡象既豐富而又明顯,俄軍卻相信此城防禦很差。敵人戰鬥力和己方戰鬥力的估計均錯的一塌糊塗。 進攻計劃做的雜亂無章並且充斥著過於樂觀的估計。而且完全沒有針對突發情況的預備計劃。俄軍的IPB(intelligence preparation of the battlefield, 戰場情報準備)做的極差。由於上級領導的相互扯皮,俄軍實際上未能完全封鎖格羅茲尼。 部隊協同有問題,參戰部隊來源複雜,造成政府間各部門相互打架。國防部和內務部之間的配合和參戰部隊的空地配合足以為所有軍隊提供最好的反面教材。各部隊的情報不能相互間交流。通訊器材不佳,部隊也缺乏相關的通訊守則。雪上加霜的是,部隊漠視通訊保密制度,經常公開明碼喊話,結果屢吃苦頭。可能是受上個原因的影響,各部隊之間多次誤擊友軍,代價慘痛。 部隊對於戰場經驗非常不重視,蔑視總結經驗的舉動。士兵相互間也很少傳授戰場經驗。結局就是,每次損失慘重得來的教訓,沒多久就忘光了。然後相同的蠢事再次上演。 儘管以上錯誤都是俄軍在格羅茲尼的城市戰中發現並總結出來的,然而要注意的是,這些錯誤並非是只限於城市戰的情況,雖然就一般來說,城市戰中防守方處於有利位置,但是這些問題在多數情況下都是可能發生的。以上這些問題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讓俄國人痛苦不堪。 再戰格羅茲尼:俄軍的改進 俄國人針對第一次戰爭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了實在的改進。俄軍在許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然而俄軍的城市戰裝備仍不算是上佳,結果在1999-2000之間的格羅茲尼戰鬥中仍然問題多多。 俄軍此次計劃準備周密,這一次俄軍採用零敲碎打的戰術以取代強行攻堅,傾向於在小型居民點或者城市廢墟中逐漸蠶食小股敵人的戰法,而避開大城市。這樣政府的部隊在執行任務時混亂就比較少。儘管還是沒有完全封住,但是這一次俄軍對於格羅茲尼的包圍做的比上次更好。食物和緊急軍糧的供應得到改善,士兵們沒有遭到上次戰爭中的餓肚子情況。嚴格控制媒體和信息,並發動了一系列公關行動以建立和維持公眾的信賴。讓國防部全權指揮這次戰鬥的決定理順了指揮體系。部隊的配合和空地協同有了極大改進。以更安全的使用裝甲力量為信條,使得裝甲部隊效率大增,不再嘗試步兵的緊逼貼身戰鬥,而改用航空火力和重炮來取代。儘管這戰法不總是很有效,但是確實提升了一些士兵的存活率。 一改以往的魯莽行事,以緩慢和有力的行動代替。部隊先保持與敵人的接觸,在呼叫重火力後立即後退。俄軍為數不多的精英狙擊手被有效地使用,用強大的火力來代替原來的人力。結果部隊傷亡很小(然而對基建和非戰鬥員造成很大破壞)。前線軍官主觀能動性大為加強。部隊以小建制進行作戰,這使得部隊的效率和存活率都得到了提升。由於更多的特種部隊人員加入戰團以支援正規軍的作戰行動,使得部隊作戰效率有很大提高。並且有效抑制了誤擊。
俄軍最主要的錯誤是仍然沒從上一次的城市戰中吸收到教訓。城市戰不但是應該避開的,而且是能避開的。結果這一次俄軍仍然沒有對城市戰進行有效地準備。更糟的是,許多上次戰爭中出現的組織混亂在這次戰爭中再次重演。 未準備城市戰,俄軍寄希望於用重火力解決問題,結果沒有做後備計劃,俄軍士兵這回又沒做相關的城市戰演練。部隊配合雖得到加強,但是卻總是維持不住很長時間。這導致了國防部的部隊、內務部部隊和車臣親俄民兵之間扯皮不斷。 摩托化步兵依然訓練無素,技術裝備老化嚴重且缺少備件,航空機的問題最為嚴重。大部分俄軍不善夜戰。 車臣賊軍的優勢 自然地,俄軍的失誤就是賊軍的進步。由於兩次戰爭中城市戰非常常見,所以賊軍的戰術改進相對不多,主要有:賊軍熟知城市的地形,並且戰意旺盛。不少叛賊都是之前的蘇軍和現役俄軍士兵,因此他們可以方便的利用既有的俄軍城市戰教範來指揮戰鬥(這些教範都是二戰中俄軍城市戰經驗的高度總結)。為了能最大限度利用己方的優勢,賊軍決心堅守城市,避開野戰。賊軍單位編制較小,因此相比之下更適合城市戰。賊軍一般不採用側翼包抄戰術,而更偏好貼身緊逼的戰術。這使得他們很容易發現俄軍的弱點。賊軍狙擊手表現上佳。賊軍的宣傳戰組織的極好,在1994-1996這一場戰鬥中大大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但1999-2000這一回組織的極差)賊軍不在乎地盤的得失,而在乎能否大量殲滅對手的有生力量以迫使俄軍呆在車臣的代價變得極為高昂。 俄軍贏得此勝利乃是依靠其火力及人力的優勢。因此俄國人似要做個選擇——把這地方炸到海平面以下去,然後血腥不斷的占領此地。或者更仁慈些的把這個地方炸到海平面位置,然後稍微給些懷柔政策,然後再血腥不斷的占領此地。親俄的車臣人或將幫助俄國人相信這招用不上。 俄軍的車臣經驗因兩個理由而變的非常重要,第一,車臣戰爭及其相關的城市戰提供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去了解俄國軍隊。對於一個精細的觀察家來說,俄軍的戰鬥經驗可以提供獨一無二的關於俄國軍隊的一手材料。包括俄軍的戰術、軍力和其是如何汲取經驗教訓的。本報告雖然專門研究城市戰,但是並不因此就排斥其他關於俄軍的軍事計劃和軍事參謀的研究。而且,這將會使該報告更為有趣且更為充實。 俄軍的經驗提供了關於城市戰的獨特視角。隨著全世界城市化進程之加快,士兵們將來會很可能要在城市、城鎮、鄉村中進行戰鬥。而在這些戰鬥中戰鬥員和非戰鬥員幾乎很難分清楚。所以,各軍事組織應當認真學習俄國人的經驗。 現有可靠地理由可以證實美國將來的敵人將如車臣人之於俄國人一般兇猛,抑或更糟。因此,美國必須做城市戰的相關準備。美國不可像當前俄軍一般,在認識到城市戰之艱苦後就嘗試避開。因為這將是不可避免的。故美國決策者須認識到在城市地形中,即便侵略軍裝備優越,技術先進。但當地的叛匪也是可以利用一些己方的優勢來對其加以抵消的。所以必須汲取別人的教訓以免再犯同樣錯誤。因此美國和其軍事力量必須學習俄國的經驗。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