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泊爾記者團走進四川藏區,驚奇地看到

印度尼泊爾記者團走進四川藏區,驚奇地看到

稻城亞丁機場資料圖

驚喜

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機

「中國四川的稻城亞丁機場,海拔4411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5月14日早上,從成都飛往稻城亞丁機場的航班剛落地,來自尼泊爾《共和報》的記者達哈爾·阿斯豪克,興奮地在英文版手機微信的朋友圈中,曬出自己在飛碟型候機樓前的「到此一游」照,並用英文註解這座機場的世界之最,很快他就收到不少朋友的點贊。

達哈爾·阿斯豪克是「印度、尼泊爾記者團四川藏區行」記者團9名記者中的一員。5月14日至17日,國務院新聞辦、省政府新聞辦組織該記者團,首次深入四川省甘孜州南部的稻城、鄉城和得榮三縣,零距離感受原汁原味的康巴風情和高原風貌,用鏡頭和紙筆記錄一個真實的四川藏區。

驚嘆

偏遠地區享有現代化基礎設施

「此前,我所有關於中國藏區的信息,都源自電視廣播和報刊書籍,這次採訪讓我看到了很多新鮮和不一樣的地方。」印度記者斯葉德·吉拉尼說。

「印度、尼泊爾記者團四川藏區行」記者團成員共9名,都是首次實地進入中國藏區,他們來自兩國有影響力的主流媒體,多為主編、高級記者等資深新聞工作者。

走出現代化的高原機場,經過通暢的柏油公路,參觀了配備超聲波設備的鄉鎮衛生院和擁有幾十台電子琴的鄉村學校……一路的細微點滴,被記者們詳細記錄,並紛紛拿起相機或手機,定格眼前的驚喜。

記者們參觀鄉鎮衛生院

印度記者納亞克說,「早就耳聞中國的建設成就,但讓人很難想像的是,在這些偏遠地區,基礎設施也保持了現代水平。」

新建的藏房錯落有致、打造的觀光水街即將完工。參觀了得榮縣瓦卡鎮地震災後重建項目後,經歷了去年尼泊爾地震的達哈爾·阿斯豪克感慨地說,「瓦卡鎮的重建工作在三年內就要完成,而且這裡有了很多新的設計,這讓我非常吃驚。同時為了安全考慮,很多高山居住的農戶搬遷到了河壩,我想這和中國政府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一路上,記者們看到的不僅是已完成的民生工程,也有不少正在進行中的建設項目。乘車經過了一段正在改建的顛簸道路後,斯葉德·吉拉尼說,「這是一個真實和完整的藏區印象。通過這些畫面,我感受到了中國政府的高效並富有決斷,他們做出的決定很快能夠實行。」

驚羨

傳統文化得到保護和傳承

「溫暖的太陽,升起在高高的巴姆山上,照耀著我們……」

在鄉城縣青德寄宿制小學,記者團遇到一場正在舉行的校園文化活動。兩三百名學生在歡快音樂的伴隨下,圍成幾重大小不一的同心圓,跳起本地鍋莊舞蹈。同樣來自歌舞之鄉的兩國記者,也按捺不住興奮,加入到舞隊中。

記者們與當地學生一起舞蹈

在金沙江畔的得榮縣瓦卡鎮,他們還跟著村民組成的學羌表演隊,學起了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動作雖有些生硬,但一招一式傳遞出他們對藏區文化的喜愛。「如果你想了解一個地方,首先你要了解這裡的文化和人民。」尼泊爾記者阿亞爾·高卡爾納·普拉薩德說,雖然不知道唱詞的意思,但是音樂和舞蹈沒有國界。

藏傳佛教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團用了近半天時間,深入參觀了在康南地區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鄉城縣桑披寺。這座古老的寺廟,雕塑、繪畫水平享譽藏區。記者們稱讚這是一座名符其實的藝術殿堂。

在訪問了一戶村民家的家庭經堂時,斯葉德·吉拉尼說,「我之前以為中國是一個文化上比較單一的國家,這次來了之後,發現中國也有不同的文化,並且和諧共存,宗教信仰自由也得到尊重。我認為這種多元性應該得到弘揚,並在現代化發展中堅持下去。」

藏醫藥的應用,正是傳統文化遺產在現代化中發展的一個縮影。在參觀兩所基層鄉鎮衛生院時,來自尼泊爾的記者施雷斯塔·普瑞特維·曼說,「尼泊爾也有蟲草、雪蓮等高山藥用植物,但還沒有很好地利用。在這裡,藏醫、中醫和西醫三種治療方式共存,而且可以相互轉診,這值得學習。」

驚訝

太多藏區旅遊扶貧經驗可學

香格里拉、香巴拉,這些美好的詞彙名,頻繁出現採訪行程中。

一行所到的鄉城、稻城、得榮三縣,均是大香格里拉國際精品旅遊環線上重要目的地。沿途的優美自然風光、多元的民族文化和友善的當地群眾,給記者團留下美好印象。一些記者頻頻用自拍杆,與美麗的風景合影留念。

記者用自拍杆留下美好的紀念

「私人汽車不能進入景區,遊客需要換成景區的觀光車,這種方式可減少污染排放,保護景區環境,實現景區的可持續發展。」在稻城亞丁自然保護區,印度記者對這種做法表示稱讚。

藉助政府投入基礎設施的鄉村旅遊,鄉城縣青德鄉仲德村的民居接待示範戶年收入超過10萬元。正在村裡講解養殖知識的農技員介紹說,「在發展旅遊接待的基礎上,村裡今年要養殖藏雞1萬隻。雞蛋可以賣到3元一枚,向遊客銷售供不應求。」得知這些數據,記者們感到驚訝。

記者團與當地群眾合影

「蓋房子政府有補貼?」「旅遊業收入占多數?」……採訪中,兩國記者向當地幹部提問最多的,是藏區群眾的生活發展方式。「經過這幾天在四川藏區的參觀,我不敢說已經十分了解中國的經濟發展,但是我敢說,中國在扶貧這方面做得很成功。」斯葉德·吉拉尼說,促進社會全面發展,提高貧困人口的收入水平,這才是正確的發展的方向。

「四川尤其是藏區,有很多值得借鑑的發展經驗,我們應該加強認識交流。這次採訪就是一次很好的活動。」活動結束之際,兩國記者都表示,回國後將發揮自身職業優勢,為兩國和四川的交流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92330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