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吃虧其實大賺,中國這一動作拯救了世界經濟

國際頭條| 2016-05-22| 檢舉

看似吃虧其實大賺,中國這一動作拯救了世界經濟

導讀:大家都知道1929年的全球大蕭條,然而第一個引爆點是木材的產業,在100年前木材是整個歐洲甚至美國最 終的建築原材料跟軍事物資,到木材崩盤後引爆了整個歐洲貿易產業,這些製造木材的公司發生連鎖性的倒 閉,而這個倒閉潮慢慢從英國影響到美國。

美國在經過1925年,1926年,1927年等貨幣寬鬆政策,創造了 1928年的股市繁榮,虛擬經濟的泡沫越抄越大,而實體經濟一片混亂,遠遠支撐不了過高的泡沫,實體企業 相繼倒閉,木材就是當年一個穿心針,形成了1929年的金融風暴,而對於現在來說,過高的房市可能就成了 下一個泡沫破滅的聚集地,而這個一個穿心針有可能就是石油。其實在去年很多人就在擔心石油,沙特俄羅 斯撐不住了,產油國撐不住了,美國的高收益債,美債即將要違約了等等話題在金融界引起廣泛熱議。

假如油價進一步下跌、這將會是全球性的災難、所有我們看到除了俄羅斯以外、過去伊朗、伊拉克沙特在增產、可是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是美國和中國、當全球都在為增產減產問題鬧得不了開交的時候、中國開始一個瘋狂關閉油井的動作、預估中國至少會減少5%的原油產量、而這個減少的5%啥好等於伊朗增產項目的總和、所以中國開始了一個快速減產的動作,我們來看看中國十大油田、第一大的長慶油田在陝西、今年減產規模是最大的。第二大油田大慶,第三大的勝利油田,現在全面在關井,這三大油田都是開採很久的老油田,通常來說這種老油井一旦關井以後再重新復產的可能性是0.日媒甚至比喻長慶油田鑽井機如墓碑般矗立,中國關閉油井不單單是經濟上的考量。

而對於俄羅斯而言,美國過去為了打壓俄羅斯經濟把油價打壓的很低,俄羅斯經濟曾一度陷入奔潰的邊緣,而現在中國跟美國都在減產原油產量,但從關閉的油井來看,要說全是經濟原因筆者認為不會這麼簡單,石油經濟1%是供需,99%是考量,從中美關閉油井來看對全球經濟有所指向性。石油它本身是開市的,(為什麼伊斯蘭國都可以賣油?)因為不管是哪個國家只要有需求就會有供給,不管是誰產的油都是一樣的。

而對於中國跟美國這樣的大國來講,中國本身是為了改變生態環境,為了供給改革,為了去庫存,降低產能等等,為了環境原因寧可去國外進口原油,這一切都是為了環境的因數考量。隨後中國開始在全球大規模的進口原油,其實也跟美國一樣,我要不要進口你的原油也是出於我的一種經濟上的力量,現在變得更加主動了一些,在進口原油方面用人民幣結算也為石油人民幣打下了重要的基礎。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以前大家會想一帶一路中的這些國家有什麼貿易可以做呢,現在回想一下一帶一路都是產油國,中國既然可以把原油路線延伸到國外,為什麼自己還要產油呢,同時也避免了鑽井出現地產下陷的可能。

中國對於原料供給可以自產自足,原油全世界都一樣,價格也差不多,都是按照市場價來進行買賣的,反倒是對於委內瑞拉,賴吉利這些只能生產原油的國家,他們沒有別的收入,只能靠賣油為生,他們現在的情況非常慘,連反轉的可能性都很小,他們國家所有的收入來源都靠這一能源。

中國這一戰略性的決策,可謂是一石多鳥,原油增產導致油價走低,產油國原油賣不出去,嚴重的供給過剩對油價的打壓將是一個惡性的循環,中國進口原油用人民幣結算,產油國拉動原油出口,對他們而言更像是雪中送炭,兩者是一個互贏的合作,目前中國已經從各方面慢慢領先於世界,超越美國只是時間問題,中國以後只會越來越好,最起碼我是這樣認為!

投資中的博弈就是個圓,有的人走了幾年也沒有走出市場畫出的圓圈,面對任何一波行情的到來,還能衝動,表示你還對投資有激情,總是衝動,表示你還不懂投資。沒有拐不過去的點,只有拐不過去思路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89984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