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國讓我們失去2500億大單,中國:這個鍋我不背

今年4月份對於日本的軍工企業來說可謂是喜憂參半,喜的是折騰了10多年的心神驗證機終於順利實現了首飛,填補了日本20年無自行研製的戰機試飛的空白,日本也因此躋身成為世界第四個自行研製「四代戰機」的國家。憂的是法國的「梭魚」中標澳大利亞「海洋1000」潛艇項目,自家的「蒼龍」級潛艇落選,錯失了高達500億澳元(約合2500億人民幣)的潛艇大單。4月估計讓一些日本人難以忘懷。

澳大利亞現任總理」

蒼龍「的落選,讓信心滿滿的日本空歡喜一場,其後爆出的消息更讓日本人心痛,澳大利亞表明除開建造費用500億澳元,潛艇後期的維護管理費更高達1000億澳元(5000億人民幣)。憤懣之餘的日本,將他們落選的責任歸結到中國的身上。認為中國政治施壓澳大利亞,而新任的總統為討好中國故意拋棄」蒼龍「級潛艇,甚至一些日媒說中國讓他們失去了500億澳元的大單。這種盲目甩鍋的做法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急需替換的「柯林斯"級潛艇

澳大利亞「海洋1000」潛艇項目是是為了尋找合適的潛艇替換澳大利亞老舊的「柯林斯」級潛艇,因為巨大的資金成為澳大利亞至今為止最大宗的防衛裝備品採購,成為多國軍火商覬覦目標。前幾年,親日派的阿博特在總理任上時,澳大利亞海軍多次考察日本」蒼龍」級潛艇,屢屢傳出澳大利亞看上「蒼龍」級要採購的消息。然而現在澳大利亞購買法國「梭魚」級潛艇,確實給日本當頭一棒。 「蒼龍」級潛艇究竟怎麼樣,為何之前屢屢傳出澳要採購的消息?「蒼龍級」潛艇是日本最新一代潛艇,滿載排水量超過4000噸,配備不依賴空氣動力裝置,能使潛艇像核潛艇一樣下潛數周,而不必不斷上浮讓柴油機「吸氧」,被日本宣傳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常規潛艇。其龐大的噸位是澳大利亞看上它的重要原因,澳大利亞獨特的地理位置需要大噸位的潛艇,柯林斯潛艇3300噸的排水量體現了這一點。

日本「蒼龍」級潛艇

美國《華爾街雜誌》將參加澳大利亞招標的三型潛艇做出了詳細的對比圖,明眼人看了圖都知道該選誰。該圖是整合各競標廠商資料得出的。從圖中可以看出,日本的「蒼龍」級潛艇無論在續航力指標,轉移航渡速度(潛艇奔赴目標區期間長時間航行的速度)上,還是在武器攜帶量上都存在顯著的差距,甚至在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方面還有所保留。用通俗的語言來說,就是參加競選的「蒼龍」級潛艇是閹割版的,看來日本還是太小氣了,捨不得將自己家的技術給澳大利亞呀!

歐洲人就是大氣,法德都表示潛艇在澳大利亞本土建造,自己提供技術支持,還將培訓澳大利亞本土承包商使用先進的製造技術。小氣的日本表示為了保護軍事機密,潛艇要在日本國內建造。誰都知道潛艇造價高昂,短期能提供數千個就業崗位,長期的通過熟練工人提高自己的軍工生產發展。日本的做法就是拿人家澳大利亞當傻子看待。人家不淘汰你,還留著你幹什麼。

上面的圖片顯示,「梭魚」的優勢在於能夠應用法國在潛艇隱身方面的技術專長,劣勢在於以核潛艇設計為基礎來研發常規潛艇存在技術風險。216方案的優勢在於德國廠商具有非常豐富的出口及合作經驗,劣勢在於目前僅停留在概念階段,缺乏詳細設計。日本「蒼龍」級潛艇的優勢在於,便於獲取美國的先進技術,形成與美國更緊密的政治關係,劣勢在於日本缺乏軍貿合作的經驗。 圖中清楚地顯示,在三個排水量差不多的方案中,日本「蒼龍」級艇員數量是最多的,甚至達到了德國216型的2倍,反映出該潛艇的自動化程度是三者中最低的。

澳大利亞海軍所尋求的新一代潛艇是滿足2040年乃至未來更長時間的作戰需求,日本拿蒼龍級競標實質就是企圖用10年前的技術來滿足澳大利亞20年後作戰需求,法國「梭魚」級潛艇是核潛艇改進而來的常規潛艇,採用泵噴推進代替螺旋槳推進,低噪音能加強其水下隱匿能力。設計面向未來,還沒有實裝的法國「梭魚」級潛艇更符合澳大利亞胃口。 至於中國讓日本損失2500億潛艇大單,這個鍋就不該咱們來背了,日本應該反思反思自己的做法。我們也要警惕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則的日本在國際市場上躥下跳,不要一味的看熱鬧和笑話。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89263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