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亞太」是美國新的戰略擴張

【摘要】真正核心與要害的問題是,現在的中國似乎無意於抗拒抗衡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這也完全可以理解。因為現如今的中國十分醉心於同美國「不衝突、不對抗」的「合作共贏」,也十分醉心於同美國加強聯繫,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夫妻」生活。既然大方向、大政策如此,指望中國對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說「不」,實在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本質是什麼,根本目的又是什麼,這是一切關心國際政治、關心中國安全的人不能不思考和不能不回答的問題。

有的人把美國的「重返亞太」看成是戰略上的收縮。他們認為,冷戰結束後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美國想獨霸世界,力所不能,世界在向多極化方向發展。面對全球多個新興大國的崛起,美國只能收縮戰線,集中精力與資源確保要津與要害。在這些人看來,「重返亞太」就意味著美國要放棄中東、放棄非洲,放棄拉美,某種程度上還要放棄歐洲,這是美國霸權走向衰落的一種反映,他們認為,實施「重返亞太」意味著美國的力量將越來越弱而非越來越強。

我們說,這種看法,不過是書呆子們根據書本文字與課堂講義所進行的邏輯演繹,他們熱衷於美國衰落說,把一切國際戰略現象都與此掛鉤聯繫,「重返亞太」自然也不能例外。但可憐的是,這個「理論」與實際根本不沾邊,只不過是一些人的「理論」囈語罷了。

還有的人把美國的「重返亞太」看成是美國在戰略上的調整。他們認為,現如今全球政治與經濟重心已經向亞太地區轉移,並為此列舉一大堆經濟與發展數據,試圖說明歐洲的中心地位已不復存在,二十一世紀是亞太的世紀。於是乎,全球戰略上的重心當然也轉移到亞太地區,美國因之也做了相應的調整,也把自己的戰略重點轉移到亞太地區了,這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

我們說,這種說法只看到了表面與皮毛,這是對重大戰略問題的表象式描述,好像如果亞太不是全球經濟與政治重心,美國就不會做這樣的調整一般。所以,這樣的描述說明不了實質,更沒有指出這一戰略調整的核心指向與根本目的。

還有的人對美國「重返亞太」 的戰略根本不予承認。這些人說什麼,美國從來就沒有離開過亞太,何來「重返」一說?他們認為,美國方面之所以弄出「重返亞太」這一名號,不過是國內政治的需要,為此進行忽悠與炒作。這些人對美國轟轟烈烈正在進行的「重返亞太」的行動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採取一種可憐的鴕鳥政策。

不用說,這顯然是一些缺少起碼戰略悟性與理解力的人的想法,這樣想法既淺薄又可憐。但遺憾的是,想要這些人有一個起碼的戰略覺悟還真不大容易,大概得讓他們從國際關係與軍事戰略基本的ABC學起才行。

既然上述說法都不正確,那麼,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本質到底又是什麼呢?

筆者以為,美國「重返亞太」的戰略本質在於,這是美國新一輪的戰略擴張。

擴張是一切霸權的本質屬性,也是美國的霸權的本質屬性。自美國立國以來,美國就一直處在不斷的戰略擴張之中,從東海岸擴張到西海岸是一輪大擴張,從北美擴張到中南美直到夏威夷、菲律賓是一輪大擴張;從一戰開始到二戰結束又完成了一輪大擴張;冷戰結束完成了一輪空前的戰略擴張。現在,美國又要開始新一輪的戰略擴張了,這個新一輪的戰略擴張就是這個冠以「重返亞太」名目的戰略。

那麼,這輪戰略擴張的具體內涵是什麼呢?當然,對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筆者的而理解是:

第一,要空前加強和極大改善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戰略地位

首先是加強美國在這個地區的軍力。據此人們可以看到,大量現代化的美軍在源源不斷向這裡開進部署;其次是攫取更多的戰略立足點,比如重新進駐菲律賓的五個基地,正在打金蘭灣的主意等;最後是控制一切戰略上的要津要地。亞太地區有著世界上許多至關重要的海峽,如馬六甲海峽,龍目海峽,巽他海峽,望加錫海峽等,還有眾多極具戰略意義的島嶼島鏈,如台灣島,馬里亞納群島、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等,所有這一切戰略上的要津要地,美國統統都要將其置於自己的絕對控制之下。

第二,要將更多的國家置於美國的戰略領導之下,驅使他們服務於美國的戰略擴張

美國「重返亞太」的第二個要義,是要在戰略上領導更多的國家,使之圍繞美國的指揮棒轉。須知,藉助並驅使盟國的資源與力量,歷來都是美國最基本的戰略策略,在中國古代,這叫「趨虎吞狼」之計。自實施「重返亞太」戰略以來,美國加大了動員和組織盟國力度,加大了拉攏中立國家和戰略邊緣國家的力度,因此,現在人們已經看到,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等國的戰略潛力正在得到釋放,給以美國為核心的戰列體系提供著越來越多的能量支持。應該說,釋放日本的戰略與戰爭能力,拉攏、扶持並利用印度的戰略與軍事能力,釋放並加強澳大利亞的軍事力量,這是美國「重返亞太」整體大戰略的一部分,也是美國出於霸權需要所做的一個「非常正確」的選擇。

第三,升級以美國為核心的力量體系,打造一個亞洲版的「北約」

美國之所以能夠取得冷戰的勝利,「北約」組織功不可沒,這是一條相當重要的歷史經驗,美國的戰略家與政治家不可能忽略這一法寶。所以,儘管冷戰結束了,北約並沒有淡化,也沒有削弱,而是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在亞太地區,類似北約這樣的組織事實上還不存在,這是美國所不能允許的,也是重返「亞太戰略」也不能允許的。因此,自從提出「亞太戰略」以來,美國就一直在極力打造這一亞洲版的「北約」,力圖通過各種經濟與政治形式,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印度、菲律賓、新加坡等國捏合在一起,從而組成強大的力量集團,給戰略對手施加以強大的戰略壓力。同時也為集團內部各小國支起一張龐大的保護傘,使其在這張保護傘下有恃無恐、敢於向強大對手發起勇敢而無畏的挑戰。配合美國的行動,日本安倍政權發起了價值觀外交,聲稱要打造一個什麼「價值觀同盟」,其實質就是為美國主導的亞洲新北約張目。在美國及日本的共同努力下,這一強大的軍事戰略集團不久就將誕生,不但將包括上述國家,可能還將包括越南、緬甸、以及中國的台灣等。

綜合以上三個方面可以看出,美國「重返亞太」,其戰略實質是強有力的擴張,相比如冷戰後北約大規模東擴,這一論擴張無論是規模還是質量也都毫不遜色。

那麼,美國這一擴張的根本目的又是什麼呢?

目的很清楚,因為在美國看來,一場爭奪世界第一的戰略大博弈已經拉開了帷幕,不管這是不是新冷戰,但都事關美國霸權的生死存亡,如果美國失去世界第一的寶座,美國的世界霸權地位也將不復存在,美國所主導的世界秩序也將不復存在,連同整個西方的世界地位,都將一併顛覆。所以,這場新的大博弈,其激烈、艱苦與漫長,甚至將超過曾經的冷戰。對此,美國的政治家與戰略家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也就是說,美國就是要通過實施「重返亞太」戰略,打贏這樣一場空前的戰略爭奪戰,而這個戰略對手,無疑就是中國。在戰略上戰勝中國,這就是「重返亞太」戰略的根本目的。

為著這樣的目的,美國就要為自己的「重返亞太」戰略找到足夠冠冕的理由與堂皇依據。美國絕不會說這是為了霸權自己的利益,而一定說是為了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穩定與安全,因為只有這樣的理由才足夠高尚、足夠聖潔,美國就是要將這些大帽子高高戴上,將這等正義鮮亮的旗幟高高舉起,把自己打扮得如同救世主一般。其實內里不過就是一個自私自利的婊子,這一點,地球人都知道。

為著這樣的目的,美國必須把「中國威脅」渲染、炒作到空前的程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拉弄凝聚那些三心二意的國家,才能為美國的軍艦飛機橫行亞太遭到合法性依據,才能讓美國大兵在駐在國姦淫婦女等罪惡行為免遭審判驅逐,才能映襯出山姆大叔行俠仗義現代戰略佐羅的偉岸形象。也只有這樣,才能把中國押上戰略審判台,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應該說,在這方面,美國一直做得不錯,現如今中國已經在輿論上被美國判刑,有關「中國威脅」這樣的戰略輿論,美國方面的準備十分充分也十分到位。

同樣為著這樣的目的,美國必將對中國發動一波又一波的戰略攻勢,發起一次又一次的戰略圍剿,為此要在中美之間尋找並製造更多的「分歧」,以這些「分歧」為抓手為立足點,在戰略上圍剿中國,取得一個又一個顯性或者隱形的勝利,從而為更大的乃至最後的勝利奠定良好的基礎。積小勝為大勝,由量變到質變,戰略博弈從來如此,從來沒有一戰定乾坤、一招決勝負的。在這方面,美國經驗豐富、手段老辣,對於其中五味的可謂爛熟於胸。

也還是為著這樣的目的,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必須還是一項綜合性的戰略。軍事先行是美國戰略的一貫特色,但美國從來不搞單打一,從來都綜合運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手段,並以各種方式齊施並進。「重返亞太」戰略也是這樣,軍事戰略先行,經濟政治隨後跟進。現在,TPP已經進入到具體操作階段,今後還將有更大的舉措出台。筆者曾經說過,不要低估美國的戰略設計與籌劃能力,這歷來是美國的強項。世人往往被美國國內的民主爭鬥與某種亂象所蒙蔽,以為這就是美國。這真是一種驚人的誤解,其實,在對外戰略上,美國的整體性與連續性都堪稱典範,甚至比冷戰時期的前蘇聯還更優秀。至於中國,筆者以為,與美國根本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因此,美國實施「重返亞太」戰略並不意味著放棄歐洲,也不意味著美國會放棄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而只是要調整美國在世界各地的行動,使之服從和服務於主戰略,聚焦於主戰場,這就是美國為什麼在「重返亞太」的時候,還設立非洲司令部,加強在非洲的戰略攻勢;這就是為什麼歐巴馬急於同古巴和解與古巴和解,並非是美國良心發現,而是圍繞主戰略進行戰略大調整的一個小步驟。

這也意味著,在美國在「重返亞太」框架下,美國不會允許中國控制南海,更不會允許中國打開第一島鏈衝進太平洋。中國一切擴展其戰略安全邊界的努力,如試圖收復台灣、釣魚島以及建立海外基地等,都將遭遇美國強有力的打壓狙擊,中國的「一帶一路」 戰略也難免這樣的厄運,中國的發展及中國正當的戰略權益都要被美國視為戰略擴張與巨大威脅,這是美國戰略邏輯下的合理結論。

這也映射出美國全球戰略的新藍圖,這一藍圖就是,以「重返亞太」戰略為核心,同時在歐洲利用北約以及新老歐洲對付俄羅斯在中東與中亞,扶植沙特、土耳其等盟友力量對付ISIS;而美國則以主要資源與精力對付中國。看來,美國在上個世界六十年代冷戰時期的「兩個半戰爭」戰略又殭屍還魂了。也就是說,美國已經做好了同時對付中俄的戰略布局。

當然,不能不承認的是,就現在情況來說,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目前仍然還處於初級階段,也就是布局布勢的階段,今後還要發展深化,在完成第一階段後進入第二、第三階段,未來的變化發展還將加更複雜、更加驚心動魄。

據此,展望未來,中國周邊的一系列地區「熱點」「焦點」就只能越來越激化,而美國的介入與干涉將越來越多、越來越深,中美之間的「分歧」也將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在這種情況下,指望中美之間能夠解決「分歧」,是痴心妄想;指望中美之間能夠管控「分歧」,同樣是痴心妄想。美國所插手的地方,從來都要戰火連天、彈痕遍地,亞洲太平洋地區將迎來多事之秋,將出現激盪不已的嚴重局面。而美國將再次坐收漁利,謀求美國戰略利益的最大化。

同樣,在這種的背景下,想同美國建立什麼「新型大國關係」,完全是與虎謀皮、水中撈月。美國是中國崛起最大的戰略威脅,稍有一點戰略頭腦的人,都應該有這樣一個清醒的認識。

接下來最後的問題就是,有沒有讓美國這一戰略歸於失敗的可能呢?

我們說,這種可能性完全存在。但這種可能性不像某些中國人那樣,基於美國換屆換總統的幻想,以為下一屆美國新總統上台,有可能自動廢止這個「重返亞太」的戰略。筆者以為,這種可能性根本不存在,某些中國的「專家」、「學者」向中國人灌輸這等戰略迷幻藥與致幻劑居心十分不良,做法也十分可惡。要想美國「重返亞太」歸於失敗,不能指望霸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只能做長期的堅決與艱苦的鬥爭,需要準備這樣幾個必要的條件:

一是建立強大的聯盟體系。現實的辦法是以大陸同盟對抗美國為核心的海上同盟,有關這一點,筆者在以前的相關文章中已經做了很多闡述。否則,以中國一國之力,抗拒抗衡以美國為核心包括美日印等國在內聯合力量,獨力難支。不要以為有朝一日中國的國力會超過他們的總和,這種指望就像指望人類大同一樣遙不可及。

二是要推動世界戰略力量的大體平衡。推動世界的多極化發展,改革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現如今世界戰略力量對比嚴重失衡,所謂多極化僅僅停留在紙面,而所謂的國際秩序,不過是美國主導下的霸權秩序,這樣的秩序沒有較大的變化,中俄等國在戰略上總體被動的情況就不會改變。

三是中國要有自己針鋒相對的對應戰略,而不能對美國「重返亞太」戰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像一些「專家」、「學者」一直所教唆的那樣,「淡定」、「淡定」再「淡定」,什麼事都「淡定」了之。

但是,上述這些都是筆者的想當然。真正核心與要害的問題是,現在的中國似乎無意於抗拒抗衡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這也完全可以理解。因為現如今的中國十分醉心於同美國「不衝突、不對抗」的「合作共贏」,也十分醉心於同美國加強聯繫,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夫妻」生活。既然大方向、大政策如此,指望中國對美國的「重返亞太」戰略說「不」,實在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8278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