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謎一樣「最危險的人物」

穆克塔達·薩德爾(Muqtada al- Sadr)是一個謎。他被稱為「伊拉克甘地」、「引發伊拉克地震的人」,這名頗具人格魅力的伊拉克什葉派教士同時還是「伊拉克最危險的人」。早在薩達姆·海珊時代他就已聲名鵲起,當時什葉派穆斯林在遜尼派政府的統治下備受壓迫。但在過去十年間,他一直行事低調,遠離宗教事務,幾乎不怎麼拋頭露面。直到這周末,他出人意料地重回伊拉克分崩離析的政壇,不早不晚正好趕上即將到來的2018年大選。

圖片來源:網絡

作為反美什葉派馬赫迪軍隊的前任領導人,此次重回公眾視野的薩德爾一改教派民兵領袖的形象,轉而以伊拉克反腐鬥士的形象示人。「薩德爾宣稱自己將為所有國民服務,他稱自己是一個狂熱的伊拉克民族主義者,也是一個聯邦主義者,他將通過非暴力手段推動民主化進程,」《衛報》報道稱。

最近,伊拉克首都大規模的抗議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薩德爾的指使。後來伊拉克議會部長未能就選拔新部長舉行投票。不同於現任執政黨部長官員的是,提名的新部長們都是技術型官員。此事推動抗議示威遊行達到了高潮。

投票的流產惹惱了數以萬計薩德爾的追隨者,他們走上巴格達街頭,衝進了重兵把守的綠區(Green Zone),大量中央政府的辦公大樓坐落在綠區中。抗議者攻占了伊拉克議會大廈,要求徹底改革這個國家腐敗的政治體系。

「當政治家在議會中玩著政治遊戲,努力捍衛他們的錢財特權之時,Muqtada al-薩德爾麾下數萬名支持者走上街頭要求改變,」戰略風險評估公司蘇凡集團(Soufan Group)在一份報道中寫道:「抗議者憤怒的主要原因其實更加簡單:伊拉克政治體系已經土崩瓦解。」

伊拉克現行的政治架構是一個多黨派的體系,什葉派總理阿巴迪(Haider al-Abadi)掌握了最高行政權,並任命內閣成員。但伊拉克政治真正存在的問題其實是嚴格的政治配額體制。

什葉派總理阿巴迪(網絡圖片)

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並建立了伊拉克臨時管理委員會。每個教派在臨時管理委員會下設的25個分支機構中的官員分布與國內各教派人口相一致,這也就意味著什葉派官員占據了絕大多數。伊拉克分析家Joel Wing在他的博客Musings on Iraq中寫道,配額體制對於伊拉克來說並不陌生。早在上世紀90年代早期,伊拉克政府就曾非正式地執行過這一措施。

從表面上看,薩德爾和阿巴迪應該站在同一陣線上。兩人都屬於政治上占據主導的什葉派(薩德爾集團是執政聯盟中的一部分,他的政黨在上一次選舉中贏下了328個議會席位中的34席)。此外,兩人都公開譴責教派配額體制,認為這個體制在很大程度導致伊拉克政治生態的惡化,造成了腐敗橫流。

5月1日,抗議示威者聚集在綠區的廣場上。圖片來源:路透社

今年2月,阿巴迪宣布在他的領導下,伊拉克將開展一輪「激進的內閣重組」,內閣中單純因為填補政黨配額上位的平庸官員將被技術型官員取代。儘管內閣和議會都批准了他的提案,但阿巴迪至今未能兌現他的承諾。

薩德爾在阿巴迪的失敗中看到了自己政治晉升的機會。阿巴迪提案通過後不久,薩德爾發起了伊拉克有史以來最大的集會運動,要求政府改革。

「阿巴迪能夠實現內閣改組嗎?答案是否定的,」來自約旦阿曼的分析人員Kirk Sowell告訴《華盛頓郵報》,「薩德爾知道這一點。這全然是一場政治遊戲。」

3月,伊拉克議會給了阿巴迪 45天的最後期限,敦促其落實提案中所承諾的改革。近期,阿巴迪的最後期限已過。薩德爾在最近一次講話中譴責了那些致力於「完全透明改革」的政治家之外的所有政客,並宣誓他和他的追隨者將不會支持或參與「存在任何形式……政黨配額的政治活動。」

「我期待著人們走上街頭,爆發一場大規模的革命,來阻止腐敗者作惡,」薩德爾說。

在他發表了這番言論後,薩德爾的追隨者在他的指揮下衝進了綠區。後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IS)武裝襲擊了巴格達,抗議者離開了綠區,但示威遊行遠未結束。據地域政治風險和研究諮詢機構Levantine Group報道,近期伊拉克安全部隊開始在綠區周圍築起護欄並加強安保。

在薩德爾要求抗議者撤出綠區後,遊行組織者之一Akhlas al-Obaidi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時表示:「我們暫時撤退了,但我們會回來的。」

(翻譯:韓宏)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76921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