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為何拒絕與中國結盟?普京一語點破真相

國際頭條| 2016-05-10| 檢舉

俄為何拒絕與中國結盟?普京一語點破真相

據悉,2015年4月,俄羅斯決定向中國出售了S-400防空飛彈。此後不久,中俄又簽署了價值20億美元的蘇-35戰鬥機購買協定。

對於中俄武器交易,一些中國軍事分析員認為,作為能夠購買俄羅斯先進武器的國家,中國就是俄方武器交易的「規矩改變者」。然而,中俄軍事合作關係真的有這些分析員想像的那麼好嗎?

近日美國媒體文章稱,中俄兩軍之間還存在著不信任、猜疑和一些根本分歧,兩國有著完全不同的軍事發展戰略考量。在某些關鍵領域,中俄可以算是地區和全球霸主的激烈競爭。

美國媒體稱,俄羅斯總統普京雖然樂意出售先進武器給中國,但他更願意把更致命、更先進的武器給印度和越南等國,幫助這些國家建立對華防禦能力。

近年來,俄羅斯已經把許多潛艇、航空母艦、飛彈和戰鬥機賣給了印度和越南。連S-400防空飛彈這樣的俄羅斯鎮國之寶,俄羅斯也準備與印度簽署類似協議,而協議中的S-400數量是中國的兩倍,越南也可能將在未來幾年內拿到和中國一樣多的S-400飛彈。

美國媒體認為,究其原因,俄羅斯始終忌憚中國,最直白的證據就是普京直到現在仍然拒絕和中國建立亞洲共同防禦聯盟。在領土爭端上,俄羅斯也不願站在中國一方。

更有甚者,俄羅斯正在尋求對日關係的突破,並加強與越南、印度等中國周邊國家的軍事聯繫。經濟方面,兩國經濟表現也比宣傳所說的要差許多。根據日本媒體統計,2015年中俄雙邊貿易額下降了30%。

在一些美國媒體看來,俄羅斯的忌憚並非沒有理由,在地區安全和經濟組織的影響力上,俄羅斯確實面臨著中國的挑戰。特別是在烏克蘭危機中,這對戰略夥伴也是貌合神離。

不過,軍事專家黃強先生告訴記者,美國媒體的報道有離間中俄關係之嫌,實際上,按照西方觀點,構成軍事同盟,都是一方要依賴另一方的安全保障,但中俄兩國同為大國,誰也不肯屈於誰膝下,雙方並立,互無高低,又談何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

俄羅斯總統普京的一段話很有參考價值,他說「毫無疑問,在軍事領域,中俄從未有過像現在這樣的信任關係,但俄羅斯不會考慮與中國結盟,因為這種聯盟形式已經過時」。

現在,有關中國要不要結盟的問題爭議很大,有的人認為,在以美國為首西方霸權集團日漸咄咄逼人的戰略壓迫下,中國也應該團結一起可以團結的力量,合力抗擊美國,不能美國到處拉盟友群毆中國而中國只能單打獨鬥。

所謂結盟過時論,要麼是無稽之談,要麼就是別有用心;而另外一些人則認為,中國應該堅定不結盟的立場,中國只有不結盟才能與美國打交道,只要一結盟,美國就會看不上並進而不要中國了,與美國的「婚姻」也就完蛋了。

上述這一爭論當然事關重大,但是,有關哪一方意見正確的問題暫且放在一邊,這一爭論倒折射出另外一個問題,即當今世界究竟有多少個國家願意與中國結盟呢?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完全必要的,因為結盟畢竟是雙方的事情,並不是只要中國願意,隨時就可以拉過一個來。

俄羅斯——中俄關係具有互為戰略後方、優勢互補的特點,在安全上互相倚重,不僅如此,兩國事實上面對共同的強大對手,而中俄各自與之抗衡都倍感吃力,危機重重。

可以說,巨大的戰略壓力把中俄向一起擠壓,中俄聯盟已經具有雄厚的基礎(有關這個問題,請參閱筆者文章《中國需要一個強大的俄羅斯,俄羅斯需要一個強硬的中國》)。

中俄聯盟之所以依然可望而不可即,主要原因在於主觀思想上還存在諸多障礙與顧慮,因而導致中俄兩國在行動上一直落後於實際。朝鮮——中國的血盟,當代朝鮮是幾十萬中國人的鮮血所拯救下來的,不然今天就不會有朝鮮這個國家。

朝鮮是中國的安全門戶,與中國在戰略上唇齒相依,朝鮮的安危是中國安危的延伸,二者之間有密切的連帶關係。正因為如此,所以歷史上中國多次發起援朝戰爭。

迄唐代至今,舉國規模的援朝戰爭已經有四次之多。今日中國同樣必須捍衛朝鮮,捍衛朝鮮就是捍衛中國,所有一切棄朝論是連袁世凱、李鴻章都不如的賣國論,因為連袁世凱、李鴻章都知道並主張援朝。

極度孤立的朝鮮渴望中國的支援,現如今朝鮮在法理上本來就是中國的盟國,因為有《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存在,只不過中國一些人對此刻意選擇了「健忘」而已。

巴基斯坦——這是中國「全天候」的「鐵桿」朋友,共同的戰略利益把中巴兩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並在歷史的長河中發酵,成為兩國人民心中的感情積澱。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關係事實上具有同盟的屬性,並且這一屬性也是中國開國那一代領導人所締造、所構築的。

如果現如今中國想進一步加強、深化這一關係,無疑會得到巴基斯坦的熱烈響應。至於中國會不會有人也想刻意淡化中巴之間的同盟屬性,把中巴關係也降低為與其它「戰略夥伴關係」一個水準,實在在所難言。但巴基斯坦肯定願意與中國結盟,這大概沒有什麼疑義。

除此以外,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願意與中國結盟嗎?或者進一步說,除了上述三個,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願意與中國結盟並且也值得中國與之結盟嗎?回答是,僅此三家,除此之外大概沒有了。這說明什麼問題呢?

這說明,儘管當今中國各種形式的「戰略夥伴」滿天飛,但實際上都不過是戰略泡沫,與中國經濟上的許多泡沫如出一轍,這些東西平常可以裝點門面,狐朋狗友,你來我往,酒肉賓朋,好不熱鬧,但關鍵時刻根本靠不住。

也就是說,當代中國在戰略上是相當孤立的,在這種孤立的背景下,想打造一個廣泛的反霸統一戰線何其艱難?非漫長艱苦的努力不可為。所以,一旦世界風雲突變,中國將缺少強有力的外援,這一點非常危險。

這裡面還潛藏著的一種危險是,結盟也需要一定戰略機遇,時機並不常在,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俄羅斯等並不是任何時候都需要中國。等什麼時候連俄羅斯、朝鮮、巴基斯坦都不需要與中國結盟了,中國在戰略上就更有淪為孤家寡人的危險,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68808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