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中國在南海幹了件讓世人驚掉下巴的事
「重返亞太」這篇文章,美國人已寫了不少年了。歐巴馬上台後,就宣稱做第一位「太平洋總統」。果不其然,這幾年來,美國在亞太動作頻頻,隔三差五帶著小兄弟搞軍演,費盡心思另立山頭搞TPP。
南海問題上,時不時攪和一下。就在這兩天,美國人開始拿南海島礁建設說事了。
據報道,有專家在美國智庫東西方中心討論會上說,南海珊瑚礁正在遭到破壞,中國「圍海造島」是主要原因之一。美國發聲後,菲律賓立即聲援稱,中國在美濟礁等島礁的建設破壞海洋生態環境。
對於美菲兩國的「指責」,我外交部如是回應——我們採用「自然仿真」思路,模擬海洋中暴風浪吹移,搬運有關生物碎屑,逐漸進化為海上綠洲的自然過程。中方有關建設活動完成後,將大幅提升有關島礁的生態環境保護能力,有關做法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看罷,一種莫名的喜感油然而生,絕不僅僅是因為「自然仿真」一詞亮了。
古今中外都不缺掛羊頭賣狗肉的騙子,侃侃而談島礁建設破壞環境的專家,恐怕是不折不扣的美版或菲版南郭先生。
從技術上說,我國島礁建設,「自然仿真」——模仿海洋中暴風浪吹移、搬運珊瑚砂礫等生物碎屑,在淺水礁坪的綜合動力平衡點上持續堆積,形成穩定的潮上堆積體,並逐漸進化為海上綠洲的自然過程。
這種「自然仿真」技術,不僅把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而且確保了生態建設。可以說,南沙島礁擴建不是破壞生態環境,反而是大幅提升了南沙島礁生態環境保護能力。
從法律上說,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明文規定,國家對海島實行科學規劃、保護優先、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
國務院和沿海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海島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採取有效措施,加強對海島的保護和管理,防止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生態系統遭受破壞。
而中國南沙擴島建設是在立法完備的基礎之上,完全依照法律規定及程序要求開展的活動。中國是法治國家,造島,也必然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
無論是從技術層面看,還是從法律層面看,島礁建設並非如國外「專家」描述的那樣危言聳聽。有句話說得好——我們不「種島」,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專家,笑你無知。
再說說,島礁建設,關你什麼事?
自打麥克盧漢提出「地球村」這一概念,小夥伴就習慣於把地球看做一個小村落。的確,交通技術和大眾傳媒的發展,大大拉近國與國、人與人的距離。在這個村落,中國和美國無疑是兩個大戶人家,而且還是「隔塘相望」的鄰居。
我國有睦鄰友好的傳統,「遠親不如近鄰」。但是有個任性的鄰居,著實是件麻煩事。但凡我們在家裡做的事情讓鄰居不高興了,他就會跳出來指責。
就像這次,我們在自家的院子裡修修補補,建幾座假山,作為遠鄰的美國人是沒有發言權的。然而,這位十萬八千里外的遠鄰堅持在一旁指手畫腳,還拉著人家村子裡的七大姑八大姨一起說三道四,是否有多管閒事之嫌呢。
再者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在南海建造島嶼,是有法可依的。早在1999年,我國就已制定了《海洋環境保護法》。10年後,又通過了《海島保護法》。南沙作為中國領土,海島法完全適用於該區域。
所以說我們做事有法有據、問心無愧,反觀這位遠鄰,你的橫加指責是否也有法可依呢?並不見得。長安君還沒有見過,哪戶人家敢堂而皇之地把干涉別人的家事寫入自家家法,若真有這樣做的,也定是流氓。
鄰居,笑你多事。
最後說說,試圖拿島礁建設說事,不小心碰了釘子。
為什麼要在南海建設島礁?
南沙島礁南海海區遠離大陸,航線密集,海難事故頻發。這種條件下,島礁建設的作用大了去了——完善島礁功能,改善條件,能更好地履行海上搜尋與救助、防災減災、海洋科研、氣象觀察、環境保護、航行安全等方面的國際責任和義務。
實際上,島礁的功能是綜合性的,滿足各類民事需求的功能更加突出。比如,建設避風、助航、搜救、漁業服務等功能和設施,不僅為我國、也能為周邊國家以及航行於南海的各國船隻提供服務,實在是大國風範。
去年,中國外交部就表示「有關設施未來將向國際社會開放」。把島礁建設看做是建設綜合性救援基礎設施,那麼將大大提高海難發生後的救援率。僅憑這一點,島礁建設還缺正當性嗎?
無論是從歷史上我國對南海的開發利用看,還是從國際海洋法公約看,南海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當然,由於南海地理位置險要,自然資源豐富,一些國家虎視眈眈,試圖從中分一杯羹。恐怕對南海島礁建設的指責,不是出於對環境的擔憂,而是出於對自身利益的精打細算。
這些國家,笑你狹隘。
最後的最後,島礁建設破壞環境這一說,實屬故意找茬。說白了,一個國家在其領土領海內怎麼玩,與周邊國家和域外國家不相關。這樣一些言論,無非就是搞亂我國的擴建島嶼計劃,用輿論圍攻我國。請不要扔鍋,我們不背,不背!
文章來源: https://www.twgreatdaily.com/cat37/node1065136
轉載請註明來源:今天頭條